坚持中国经济学理论研究的主体性原则
摘要:理论研究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获奖,而是为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国经济的转型和发展为产生世界级的经济学家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中国经济学理论的发展,既要吸收借鉴世界一切经济学理论资源,又要摆脱一切现成理论观念的束缚,从实际问题出发,坚持理论研究的主体性原则。
关键词:中国经济学;理论研究;主体性原则
就像国人的奥运金牌情结一样,中国经济学界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情结实在是太强烈了。自上世纪90年代,我国有的学者明确表达了对中国学者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热切期盼,一些老一辈经济学家也按捺不住激动之情,撰文呼应,一时间似乎中国很快就要出现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了。那么,中国在未来不太长的时间里究竟能否摘取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桂冠呢?如果可能的话又是凭什么样的研究成果折桂呢?2009年的两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获奖作品都是三十年前研究发表的成果。自1969年瑞典银行首次颁发诺贝尔经济学纪念奖以来,迄今共有64位获奖者,其研究成果从发表到获奖的平均时间超过了三十年。如果未来三十年内我国将产生诺贝尔经济学奖可能的获得者的话,其研究成果现在就应该已经出现了。
学术研究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获奖,而是为了认识世界获取新知识,人类科学研究的终极目的则是为改造世界。由于事物的无限复杂和发展变化,人的有限理性和认识的可错性,对新事物和新知识的探索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航程,科学和理论的发展也就永远不会停止。知识就是力量,它会改变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从而改变社会及其发展演化的道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和一个社会的理论水平决定着这个民族、国家和社会的精神文明发展的高度。正因如此,恩格斯说:“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创造是人的一种本性。科学理论研究的探索性质决定了它从不重复。它在满足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同时,总是在挑战前人和自我,是最具有创造性的活动,因此是一种最符合人的本性的工作。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研究本身就是对研究者的最大报偿。研究过程的复杂艰巨和取得成果时的喜悦,就是激励学者不断探索的强大动力,因为他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满足了自己强烈的好奇心,而且也为人类社会的发展留下了个人的印记。凡是真正的思想产品,社会总会以某种方式承认。至于奖励之类,只是社会承认的一种方式罢了,实际只是科学理论研究结果的一个副产品。副产品当然也有其价值,甚至是非常重要的价值,但决不应本末倒置,喧宾夺主,淡忘了科学和学术研究自身的目的。更何况,奖励作为科学发展的激励机制,在催生出更多研究成果的同时,实际也在控制、引导和限制着科学理论发展的方向,诱导功利主义和机会主义行为,排斥和扼杀着真正的学术兴趣和学者个人的选择自由。过多和过度使用奖励机制对科学与理论的发展弊大于利。
中国当然应该出世界级的经济学家。中国作为一个有五千年悠久文化传统的伟大民族,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体制转型国家,改革开放以来又是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经过三十多年高速增长,中国的面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际地位越来越重要,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中国经验、中国道路和中国模式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中国的经济问题已经有了世界性的意义。毛泽东曾说过:人民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过去的文学作品不是源而是流。”其实,这话同样适用于科学和理论的研究。作为理论物理学家的杨振宁认为,即使最纯粹的理论科学,也是从实际现象和社会实践中发现和提出问题,进而形成理论的。如果没有学术传统的传承和思想理论的渊源,学术的发展就难以达到深邃浩瀚的境界,难以形成蔚为大观的气势。如果不是面对现实生活中的矛盾提出问题,科学的生命就将枯竭。什么人能成为重要的甚至是伟大的经济学家?就是那些研究了影响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乃至人类福祉的最重要经济现象的人。当今的中国为经济学家提供了这种历史性的机遇。但把握住机遇不仅需要有时代的责任感和理论勇气,而且还要有心智力量,选择正确的研究方向。在信息化和全球化的时代,中国经济学的发展首先需要的是理论研究的主体性,这就是:在经济学的理论研究中明确中国的立场,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不分理论流派,充分吸收和借鉴国内外各种经济学说,为解决中国的问题而进行理论研究,并以此来推动中国经济学的发展。近年来流行的说法是,中国经济学研究要现代化、国际化和本土化。然而,科学理论虽然有着新和旧的区别,但却并不存在所谓的先进和落后的问题,存在的只是解释力的强弱和对所研究的问题是否适合及其程度大小的问题。因此,所谓经济学现代化的说法是很荒谬的。所谓国际化,实际就是理论研究要以北美主流的新古典主义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为本位,是为了使西方经济学的理论能够适合中国的需要,所以要将其本土化。这种主张颠倒了科学理论发展中的源和流的关系,因此是不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