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宏观经济走势及政策调控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谢子健 时间:2013-02-14

  我们过去的政策目标是稳增长,下一步的政策目标是,即要稳增长、又要防通胀,中间的目标是调结构。这样的一种背景,需要我们及时的调整财政货币政策,进一步深化经济财政政策,以促进经济增长动力。下一步的宏观政策可以采用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有利于扩大需求,应对国内的内需不足的现状。宽松的货币政策,通过提高货币供应增长速度来刺激总需求,在这种政策下,取得信贷更为容易,利息率会降低,而央行近期降息27个基点,正是政策宽松信号。
  2、加大政策力度,提高支出结构
  我们财政政策必须把握四大投资支柱,一是民生的投资,二是结构调整的投资,三是创新的投资;四是三农的投资。特别是最近几年来,对农场品生产供应方面,没有提供相应的保障体系。水利设施方面,包括农村的灌溉设施和水库,已经遭到严重的损毁。在农村的公共服务和农村道路方面,都有明显的先兆。所以为调动农村生产的积极性,我们就要建立长效稳定的农产品供给机制和价格保障机制,而不应该仅仅是一些短期的、临时性的措施。
  3、改革税制、推动结构性减税
  结构性减税并非是单一的减税,在税收上存在着有增有减,但总量上是在减少。目前我们的消费呈现升级的趋势,前一阶段消费升级主要是依靠政策扩大消费,而我们下一步的政策目标是推动消费升级,将提高人们的消费能力作为主攻方向。因此,扩大内需和治理经济萧条的可行的政策选择是改变收入分配格局,加大财政向贫穷阶层的转移支付力度,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其具体举措如下几个方面。(1)认真贯彻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在适当时候取消农业税。(2)公平税负,对高收入者征收超额累进所得税、财产税、利息税,通过税收调节收入分配。(3)健全社会保障机制,加大政府对低收入阶层的转移支付。
  4、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
  加大政府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力度,减少权力对国有资产的侵蚀,建立起抑制不法侵占国有资产和谋取非法收入行为的监管机制,同时建立对非法收入攫取者的惩戒机制,从制度上限制和减少因“灰黑色收入”大量存在而导致社会收入分配不公和贫富悬殊现象。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司法体系和民主法律监督体系。在财政体制改革上,应该进一步调整中央和地方的财权,给地方正常的融资渠道,以便于地方政府控制土地价格,使房价得到有效打压。
  结语
  今后经济工作的重点,即要适度、适时的调整宏观经济政策,保证经济的正常运行,同时还要在经济稳步运行的基础上,采取适当的改革措施,不断建立和完善健康的经济体制,以迎接未来不断出现的挑战。
  参考文献:
  [1]王俭贵.劳动与资本市场的双重过剩.宏观经济形势的新概括.经济学家,2002.
  [2]于祖尧.解析经济形势探讨经济政策走向.经济学动态,2002.
  [3]于广义.积极财政政策淡出前的几点思考.宏观经济研究,2002.
  [4]王炜:.楼市调控尚未结束.房价下调趋势更加明显.人民日报,2012.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