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其对策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王群 时间:2013-02-14
  第二,由食品安全问题而产生的治疗费用,或是由个人支付,或是由国家进行报销,这将给个人或国家造成严重的经济负担。我国正在为破解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而不断谋求有效的方法。如果某个家庭此时因食品安全问题需要对患者进行治疗,需要支付大笔的医疗费用,则对于一个普通家庭而言,很可能因此致贫。如果这个家庭购买了医疗保险,则国家将会承担起大部分的经济压力。这种情况对于已经捉襟见肘的医保来说,犹如雪上加霜。在此情况下,个人的消费能力急速降低,不可能成为拉动内需的一部分,而对于国家而言,有限的医疗资源需要分配给更多的患者,则可能降低其他医保人员的受助水平。
  
  第三,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最近我国的食品不符合出口国卫生标准而遭扣留的情况呈上升趋势。由此带来的经济损失会使企业背负巨大的经济压力,甚至可能导致破产,由此会带来工人失业。这种情况恶化到一定程度时,社会失业率将上升。而社会失业人员的增多则是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不稳定的社会因素之一,使得投资环境恶化,反之继续影响经济的增长。
  
  三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优化经济环境的对策。
  
  食品安全问题不但是我国要面对的,也是其他国家曾经面对的。为此,各国积累了很多好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英国在监管方面,成立了不隶属于任何政府部门的独立监督机构,负责食品安全的总体事物,制定权威的食品标准。
  
  同时还建立了食品安全报警系统,将食品中毒通知系统、化验所汇报系统和流行病学通信以及资讯网络系统统一。法国农业部则制定一系列的政策来鼓励农民发展理性农业,发展可通盘考虑生产者经济利益、消费者消费需求和环境保护的具有竞争力的农业,具有可持续性,同时实现食品安全信息公开,保证食品安全。
  
  针对我国现阶段的实际情况,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解决视频安全问题。
  
  首先,政府职能部门需要加大对食品企业的监管力度,坚决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的企业与个人。在进行经济处罚后,还应当追究其刑事责任。应当从食品的原料、生产、流通各个环节进行监管,提高市场准人条件,淘汰不合格企业,建立企业与企业主诚信档案,使得一次违法,终身接受监管。建立健全举报机制号陕速反应机制,避免出现执法者无权处罚、有处罚的权力者无权执法的尴尬现象。制定一把手负责制,出现问题,一把手直接承担责任,形成从匕至下的监管。
  
  其次,针对我国相关法规与标准落后的情况,相关部门应尽快完善与健全食品安全法规和标准,并且在法律法规执行的过程中建立更新机制,根据市场经济中出现的新的违法现象做出快速反应,在情况恶化前提前更新完善相关法律,使得不法分子无漏洞可钻。法律法规的制定应尽快做到与国际标准接轨,以消除国际“绿色壁垒”对我国一我国税收宣传存在的问题。
  
  1. 税收宣传的实用性较差。
  
  税收宣传的目的是让人们知法、懂法、守法,而只有在知法、懂法的前提下才能谈到守法。从近几年的税收宣传来看,形式重于内容,过分强调“守法”的概念,而对法的本身宣传得较少。如果纳税人连法的基本内容都不了解,又如何能做到守法呢?因此,税收宣传除了应该采取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之外,要着力提高宣传的实用性,把重点放在如何让纳税人知法、懂法上,让纳税人在宣传中真正得到自己需要的法律知识,在知法、懂法的基础上做到自觉守法。
  
  当然税务部门在宣传方法和实用上要有讲究,在大力开展税务机关依法治税、规范执法、优化服务及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宣传的同时,加大对查处税收违法案件的曝光力度,有选择地向社会曝光一批涉税违法犯罪的典型案例,震慑犯罪行为。对纳税信誉较好的纳税人,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宣传,以的限制。这不但是我国适应国际市场的策略,同时也是避免国外相关企业两套标准向我国进口劣质食品,优化国内食品安全环境的举措。
  
  最后,从消费者自身来讲,应当注重食品安全基本知识的学习。一方面,学习判断食品质量的方法,提倡从正规渠道购买食品,对于一些以廉价为诱饵得的促销手段具有判断力。另一方面,学习相关法规,增强维权意识。对食品安全问题及时举报,配合相关部门做好调查工作。
  
  四总结。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还处于总结与完善的阶段。经济利益的驱使使部分企业与个人不惜以违法为代价铤而走险。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不能只寄希望于企业自律,还需要从法律、监管与消费者个人三方共同努力,这才是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正确途径。
  
  参考文献。
  
  [1]郑宇鹏、夏英。食品安全问题研究综述[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6(7)。
  
  [2]徐海萍。食品安全与控制对策探讨[J].青海科技,2010,(4)。
  
  [3]徐晓新。中国食品安全:问题、成因、对策[J].农业经济问题,2002(10)。
  
  [4]孙耀武。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及对策研究[J].改革发展,2009(2)。
  
  [5]郭松渊。浅谈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做好食品安全问题[J].文化教育,201l  .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