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及启示
第一,公司披露社会责任信息有助于降低公司的资本成本。 作为与财务信息披露同样的机制,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可以直接或间接地降低公司的资本成本。 Richardson和 Lanis认为,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或者通过投资者偏好效应,或者通过减少信息不对称和预测风险来实现降低公司资本成本的目标。 如果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内容与企业前景预测有关,那么增加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增加财务信息披露具有同样效用[11]。 Dhaliwal等以美国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后发现,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企业资本成本是负相关的[12]。 Goss和 Roberts以财务费用作为企业债务成本的衡量变量,检验了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对公司债务成本的影响,结果表明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降低了策和产品策略方面的投资对降低权益资本成本起到很大的作用,而那些社会责任履行差的行业(如烟草和核能)则增加了公司权益资本成本[14]。
第二,公司资本成本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即资本成本反过来对公司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情况也有影响。 Dhaliwal等研究发现,上年度权益资本成本高的公司倾向于当年开始披露社会责任活动情况,也就是说,高权益资本成本促使公司加大对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 初始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较好的公司由于吸引着专注的机构投资者和分析师追随,而且这些分析师可以帮助公司实现其相对低的预测误差和离差,从而有利于降低公司的权益资本成本,公司发生的权益资本也要比那些没有进行初始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公司多[15]。
(三) 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普遍存在于非强势有效资本市场中,而且影响投资者对公司价值的判断。 Luo和Bhattacharya研究发现,作为公司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表现,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可以潜在地降低公司与利益相关者的信息不对称,较高的社会责任信息透明度将会降低公司的个别风险,进而带来较低资本成本的好处[16]。 另外,有些学者从信息需求者之一———证券分析师的角度具体论证了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对减少信息不对称的作用机制。 Hong和 Kacperczyk研究发现,“罪恶”的公司(如烟草公司)得到分析师的报告少,隐含之意就是分析师和媒体更愿意花时间去分析和报告那些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好的公司,因为这些公司披露的社会责任信息多,面临的不确定性就低,风险预测就会更加准确[17]。 Dhaliwal等以发布独立的社会责任报告作为非财务信息披露的代表对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信息不对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论证,按照劳工保护法律地位、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要求、公众对发布社会责任披露的意识三个方面的不同,将所研究的国家分为较高利益相关者导向和较低利益相关者导向两组。 他们在控制其他影响财务透明度的因素后发现,发布独立的社会责任报告与较低的分析预测错误率相关,这种关系在社会责任履行情况更会影响公司业绩的国家中表现得更为强烈,同样在财务信息披露不透明的公司和国家中也表现强烈,这表明发布独立的社会责任报告在补充财务信息披露方面起着重要作用[18]。
(四) 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公司业绩
公司业绩和市场表现是投资者关注的主要方面,而且对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影响重大。 公司社会责任信息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公司的社会声誉,对公司形象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因而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公司业绩和市场表现。 Lev等指出,在消费者具有较高社会意识的市场中,良好的社会责任表现可以提高公司的品牌价值和声誉,公司产品更容易得到市场的认同,尤其是在那些对消费者认知高度敏感的行业,公司未来的收入增长受社会责任活动投资的影响更大[19]。 Fiori等以意大利上市公司三年的数据为样本研究了公司社会责任的自愿披露对公司股价的影响,但实证结果未显示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其股价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20]。 Ducassy和 Jeannicot选择了 50个巴黎 CAC40指数组成公司,通过检验 CFIE的企业社会报告评级与企业 2005年至 2007年三年的超常回报率之间的关系发现,市场对企业社会报告评级的公布情况有反应,但不是对评级高的公司反应强烈,而是对那些前进或倒退大的公司反应更强烈,这表明了公司社会责任信息动态对市场表现具有重要影响[21]。
三、启示与建议
当前,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及其对公司经营发展的重要作用已经得到全球企业的普遍认同,国外企业已经将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上升到战略高度。 相对国外,我国无论是在理论研究上还是在实践运用上都较为滞后,学术界对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研究还主要集中在其影响因素上,对其经济后果的研究还有待丰富和完善,实践中只有一些大型企业积极开展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活动。 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国外关于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加以借鉴。 从上述关于西方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相关研究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和建议。
(一) 关注西方公司社会责任最新发展动态,完善我国理论研究
从国际背景来看,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已经成为一项国际化活动,国外关于公司社会责任理论研究系统化的程度已经达到较高水平,而我国开展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的时间相对较短,理论思想还不够成熟,研究思路还比较狭窄,且很多研究是在借鉴国外研究的基础上来开展的,缺乏独创性和必要的适宜性。 因此,在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理论界要转变研究思想,在适当借鉴外国研究的基础上,应更多地结合我国公司和国家的实际情况来确定研究课题;要放宽研究视角,多研究一些别人涉足较少的重要问题,而不是亦步亦趋地仿效前人研究。 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的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理论体系得到充实,并真正起到指导实践的作用。
(二) 强化公司社会责任意识,完善信息披露机制
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体系的发展完善关键要靠公司实践,即将可用的理论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并在不断的实践中检验理论的适用性,促进理论的持续发展。 为此,公司要做好三方面工作。第一,公司要树立正确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观念。 公司社会责任是公司应当承担的责任,当前一些公司的经营依然是粗放型的,公司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而且近几年来公司的道德问题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按道理讲,公司在享受利益的同时也要承担必要的责任,以实现公司与环境、社会的和谐共生,这样才能保证公司的长远持续发展。 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是公司让外界了解其社会责任履行程度的工具,这不仅便于公司的利益相关者对其信息进行搜寻,而且有利于提高利益相关者对公司形象、产品或服务、经营效益、资本市场价值等的认同,从而能够给公司带来更多利益。公司需要切实认识到其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带来的利益将远高于所付出的成本,树立长远意识,并将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提升到公司发展的战略高度,以形成公司的独特竞争优势。
第二,公司应建立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战略管理体系。 一方面,公司应建立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制度与组织体系,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为起点,消除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内部障碍,充分发挥董事会在增强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中的桥梁作用。 建立独立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管理部门,明确公司内部各管理层的职责权限,尤其要保障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管理部门的独立性,赋予其自由开展管理活动的权利。 另一方面,公司应制定明确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程序。 一是明确信息披露内容。 社会责任信息管理部门要全面识别其主要信息需求者,了解需求者关注的社会责任重点,并结合内部管理保密的要求,合理设计信息披露报告的内容。 二是采用多样化的信息披露形式。 公司应当尽量采用独立的社会责任报告形式来详细地展示其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并且要保持社会责任报告的连续性,以年度报告为最大周期,形成稳定的信息供应系统。 三是保障信息披露质量。 公司应在基本社会责任信息基础上增加自愿性披露的内容,以简明易懂的方式传递信息,保证社会责任信息的真实可靠,并作出其真实性的保证声明,提高公众的信任度。
第三,公司应完善监督和激励机制。 公司要强化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相关人员的自我约束意识,加强对其日常工作的监控,并建立内部社会责任信息报告的审计监督机制,由专门的审计部门开展审查和复核工作,切实保证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减少因内部人员信息舞弊而导致的不良社会影响。 同时,公司应严格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管理的激励惩罚机制,对日常监督检查和审计复查中发现的违规行为要及时进行处理,加大惩罚力度,强化内部制约。
(三) 完善公司社会责任的相关法律法规,强化外部约束
目前,我国关于公司社会责任的相关法律法规相对较少且比较分散,缺乏系统性法律法规的支持,而且已有的法律法规多是原则性的规定,不能对公司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形成有效约束。 因此,我国的公司社会责任法律体系亟须建立健全。 具体来讲,应在借鉴立法较为先进的西欧国家关于公司社会责任相关制度规定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公司实际制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要求,以原则性指导为切入点,逐步由指导性的制度过渡到强制性披露的制度,而且要规范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标准体系,强化法律责任约束,以切实保障社会责任信息利益相关者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