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资本流动、原油价格形成及国有化问题研究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6-25
关键词 国际资本流动 原油价格形成机制 石油国有化
现货市场是国际石油贸易基准油价格形成的基础,但期货市场具有价格发现功能,并能大幅提高交易的流动性。因此,通过标的原油品种的交易,期货市场已经逐步取得了形成世界原油价格的主导地位。期货市场的金融性质及其在原油价格形成中的主导作用决定了国际原油价格形成过程中资本会发挥较大作用。在原油价格从上涨到下降的周期性转变中,凭借着对国际金融市场的主导地位,美国成为原油消费国中受益最大的国家,而产油国则在油价上涨周期中受益,并通过国有化等手段来提高受益程度,在油价下降中则面临着财政收入萎缩的风险。
一、21世纪初以来的国际资本流动
国际资本流动性的变化会造成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巨大震荡,这已是国际共识。国际资本流动导致商品价格波动必须具备几个条件:一是国际资本的聚集与分散呈周期性波动;二是资本聚集或分散要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三是资本要对在国际商品价格形成中起主要作用的市场产生影响。如果不具备这样的条件,资本对商品价格的冲击就是暂时的,如果具备了这样的条件,商品价格的波动就会产生从属于国际资本流动的特征,金融属性得到显著加强。从21世纪初以来的国际资本市场的变动情况来看,这几个条件都已经具备。
(一)国际资本的波动周期与世界周期呈现高度一致性。
“9·11”事件之后,为推动经济增长,美联储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1%的低利率保持了两年以上,为经济注入的大量货币资本流入房地产和资本市场,推高资产价格。同时,美国不断放松对金融市场的管制,金融市场创新极大地提高了资金的流动性。由于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和美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其他国家将贸易盈余所得的大量美元资产都转化为对美国证券的持有,美国财政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02年国际资本拥有的美国证券大约是4.338万亿美元,而到2007年中,这一数字已经激增到了9.7717万亿美元。同时贸易盈余国因贸易盈余而造成国内货币扩张也加剧了全球流动性。
在美国实施宽松货币政策的同时,日本经济刚刚结束了“停滞的十年”,而在这十多年中,日本一直采取低利率甚至是零利率政策。在欧洲,欧洲央行也将欧元2%的低利率保持了五年之久。三大经济体竞相向经济中注入货币,而这些货币都具有国际货币的功能,从而使得国际资本的流动性空前增长,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的预期越来越大,并逐渐演变为事实。
为抑制通货膨胀,三大经济体开始提高利率刺破泡沫,从2007年开始,国际经济进入衰退期。伴随着前期的繁荣泡沫和金融创新,金融市场中积累了大量的信贷风险,经济衰退将这些风险暴露出来,演变成美国的次贷危机和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与商品流动相比,资本流动的一个明显特征是短期内可以迅速的聚集和分散,这也就造成了2008年上半年国际资本市场还呈现流动性过剩的局面,而下半年却转变为流动性不足。因国际资本流动形势的巨大转变而引发的大宗商品价格的剧烈波动进一步对全球实体经济造成了伤害,并引发了更大的经济衰退。国际资本市场的一体化进程使得国际资本流动表现出与世界经济周期的高度一致性。
(二)资本向发达国家集中,资本集聚冲击商品市场成为可能。
国际金融市场快速,金融创新日益活跃,可交易标的的种类和总量不断扩大,金融市场对流动性的吸纳能力越来越强。证券投资已经成为国际资本进入金融市场的主渠道,在规模上已经超过国际直接投资。国际证券投资是指以在境外公开市场流通的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为投资对象的投资行为,主要包括国际债券投资和股票投资两种。不同于国际直接投资和私人股权投资基金的跨境投资,国际证券投资的流动性强,而且偏好资本市场发达的发达国家如美国,尽管美国多年来在国际贸易的经常项目下一直表现为巨额赤字,但其具有绝对优势地位的金融市场却吸引了远超过贸易赤字的国际资本的流入,从而弥补了经常项目逆差,维护了国际收支平衡。国际资本的这种流动格局推动了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金融市场的繁荣,强化了现有金融市场的格局。目前美国几乎占到了全球资本净流入量的70%。而英国和法国等也是重要的资本净流入国。大量的资本流入并集中于少数发达国家为大宗商品市场的价格上涨创造了条件。但在美国的次贷危机逐步转化为世界性的金融危机后,资本也迅速撤离了发达国家市场。流动性中断必然导致畸高的资产价格难以为继,资产价格的暴跌也会对国际经济产生持续的负面冲击。
(三)美国、欧洲和日本是世界上主要的金融交易中心。
资产价格的膨胀必须要有充足流动性的支持。目前,全球金融衍生品的规模高峰值达到了415万亿美元,是世界GDP总量的20多倍,这其中的大部分交易都是在美国、欧洲和日本完成的。
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构建了以美元为核心的国际金融体系,美国国内也形成了世界上最发达的金融市场,世界主要大宗商品的交易都受到美国资本市场的影响。美国拥有纽约商品期货交易所、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等国际性的期货交易所,进行各种金融工具的期货交易,主要交易品种有货币、利率、股票指数的期货交易。由于美国在本世纪初放松了对金融创新的管制,美国期货与金融衍生品交易数量增长很快。从总体交易情况来看,金融期货交易的规模已经走在商品期货交易的前面,占整个期货市场交易量的80%。根据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的统计数据,1998年美国的交易所内期货和期权合约交易量总共大约为6.3亿手。到2007年,交易量达到32亿手,增长了四倍多,占全世界交易量的50%左右。2008年,成交量继续快速增长,1月至7月成交量已经超越2007年全年的17.3%。美国的期权交易则从1997年的5亿手,增加到了2007年的25亿手以上。2007年,美国金融期货和能源期货交易量同比增幅超过27%,农产品期货和金属期货分别增长23%和38%。
此外,英国也拥有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期货交易所,与美国一起左右着世界商品和金融期货的走势。伦敦拥有排名世界第四的国际金融期货交易所,2007年该交易所的交易量达到了9.49亿手(单边),同比增长29.95%,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是世界第二大能源期货和期权交易所,以布伦特原油期货合约为核心的价格体系涵盖了世界原油交易量的65%。
总体来看,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基本囊括了世界主要的期货交易所,通过期货交易所,资本的大量流人和流出发挥着左右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作用。
二、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原油价格形成机制
资本流动性、以美元为核心的国际金融体系和美国期货交易所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形成中的核心地位成为本轮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制度基础。国际原油价格形成机制也是这一制度安排的产物。
目前,国际原油价格的形成通常采用如下的公式进行
P=A+D
其中:P为原油结算价格;A为基准价;D为升贴水
这种算法就是选用一种或几种参照原油的价格为基础,再加升贴水。公式中的升贴水综合考虑了运距、运力、支付方式等,由交易双方协商决定,因此公式中基准价就成为国际原油价格形成的核心,能够影响基准油价,就能够影响国际原油价格的均衡位置。
在国际原油定价体系中,定价参照的基准油有很多种,比较重要的有布伦特油(Brent)、西得克萨斯轻质油(WTI)、阿曼和迪拜原油等。其中,纽约商品交易所的WTI价格是其他两个市场的风向标,欧佩克的油价则作为Brent油延伸而与WTI同向浮动。WTI原油实物交割很少,因而更具金融色彩,而Brent原油交易则具有一定的实物特征。由此,这两个品种互相补充、互相依赖,前者提供价格指导,后者提供现实保证。有关研究表明,国际石油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主要来自期货市场,从长期来看,期货市场在国际石油市场价格发现中的作用占99%以上,现货市场不足1%。这一研究结论也证明了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已经在国际原油价格形成中居于核心位置。
经过五年时间,WTI期货日交易量的规模达到了国际原油日产量的规模,而达到两倍规模用了十二年,达到3.5倍用了一年,达到六倍仅用了一年。2007年布伦特(Brent)原油期货共成交5973万手,接近WTI期货交易量的一半,即这两个期货的日交易总规模几乎达到国际原油日产量的九倍。如果将其他原油期货交易量加在一起,规模会更大。2008年1-5月的WTI期货日交易量规模较2007年又上升了16%,与此相伴的是原油价格的暴涨。很明显,在国际原油价格形成中WTI无疑居于核心位置。 WTI是国际原油价格形成的核心基准油,但它并没有完全客观地反映国际原油供求情况、国际地缘、季节波动等因素对油价的影响,而是更多地叠加了美国国内的供求情况、季节波动、天气变化、战略储备变动等因素。这一判断得到了实证研究的支持,对纽约商品期货交易所四种WTI期货合约价格的连续时间序列数据,以及在美国俄克拉马荷州库所交割的WTI现货价格研究显示,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即在短期内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可能有所偏离,但在长期走势和波动情况上具有良好的协整关系。WTI现货原油仅在美国交易,如果期货价格偏离了美国的原油市场情况就有可能出现供给过剩或者供应不足,现货价就必须与期货价脱钩以实现市场的出清,这种假设与上述实证研究结论是矛盾的。因此,WTI价格走势含有较多的美国因素是一个客观存在。
这个结果就为美国影响国际原油价格走势提供了可能。美国影响WTI期货价格,甚至是国际原油价格的具体机制可以分为这样几个层面:
首先是美元计价体系。二战以后,美国凭借其政治、霸主地位,使美元成为最重要的国际储备和结算货币。“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以后,美元与黄金脱钩。为了维护美元的价值和国际地位,1971年美国与沙特达成一项“不可动摇”的协议,沙特同意把美元作为石油的唯一定价货币。随后,欧佩克其他成员国也接受了这一协议。从此以后,石油美元成为国际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全球超过80%的外汇交易和超过50%的全球出口是以美元来计值的。产油国的外汇储备大部分都是美元,美元将美国与产油国捆绑在了一起,同时也为产油国向美国的利益输送提供了基础通道。在2007年以来的原油价格上涨中,美元贬值对原油价格上涨的贡献度接近30%。尽管美国经济也受到了高油价的伤害,但由于美元贬值而导致的债务减轻使美国受益更大。近期内,世界各国经济形势恶化超出预期,除日元外,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货币都出现了相对美元疲软的现象,美国俨然又成为危机时期的资本避风港。危机的策源地成为国际资本最具吸引力的地区,资本流入会为美国发行国债拯救其经济提供资金来源。由此可以看出,无论美元贬值还是升值,世界各国都要为美国的经济危机买单,贬值时向美国提供更多实际财富(减少债务),升值时资助美国摆脱经济萧条(提供资金和低价原油)。产油国实际收益远低于名义石油美元收入,产油国和贸易净出口国以自身的美元储备为美国债务买单。
其次是美国的信息发布机制。美国能源部下属的美国能源信息署一直在不遗余力地收集和研究全球能源数据、信息,并发布对未来的预测信息。近期国际原油价格已经大幅回落,这主要是因为国际经济已经明显陷入衰退,人们对原油需求下降的预期也越来越强烈。在此期间,我们可以看到,面对原油价格的下降,美国宣布其原油库存出现意外减少,原油价格即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回升,以阻止原油价格的下降,事出突然还是有意为之,不能不引发人们的思考。即使是国际能源署也是以美国为首的OECD国家的能源信息机构。美国通过这些能源信息机构,配合政府的政策意图调动国际资本影响WTI价格的走势,从而使得国际能源价格按照美国希望的方向变动,以维护美国的经济利益和石油安全。尽管这一举措并不能改变油价下降的总体趋势,但其影响力仍可见一般。
最后是美国的石油储备调控。这实际上是对美国国内供需情况的直接调控。近十多年来,美国战略石油储备数量与原油价格之间具有高度且稳定的正相关性,尤其是2006年以来,美国战略石油储备与油价之间的相关系数高达0.953。2007年,在国际油价仍处于每桶65美元以上的高位时,美国宣布增加战略原油储备量,有力地支撑了油价的攀升。在今年油价超过130美元以后,美国总统布什于5月19日签署一项议案,暂时停止增加美国战略石油储备。此后,油价冲高到147美元/桶后逐步回落,再加上美国停止降息,美元逐步由弱转强,国际油价终于止升回跌。在国际油价形成中,美国战略石油储备的增加尽管只是美国的内部事务,但其影响却是全球性的,包括美国使用玉米加工乙醇而引发的粮价上涨,都表明美国在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形成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国际原油价格实际上主要受到WTI和Brent原油价格的影响,而前者的金融属性又决定了其极易受到国际过剩资本的青睐。因此,本轮原油价格波动的路径非常清楚,在全球经济强劲增长带来的石油实际需求增加的支持下,美元贬值和资本在美国国内的集聚引发国际过剩资本流入期货市场,从而推动了原油期货价格的上升,而在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石油需求下降预期下,国际资本撤离期货市场回避风险和美元升值则推动了油价的大幅下降。
三、国际原油价格波动与国有化
过去三十年里,跨国石油公司在世界范围内拥有的油气资源储量显著下降,已经从1970的85%跌至2007的7%。与此趋势相反,随着石油资源国有化进程的反复进行,国家石油公司掌控的世界石油资源却越来越多,目前已经超过了90%。外资国有化的补偿形式在外国公司同东道国之间一直存在争议。但1974年第六届特别联大通过的《关于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宣言》却为资源国将外国公司所拥有的资源国有化提供了法理基础。《宣言》重申对自然资源的永久主权原则:“每一个国家对自己的自然资源和一切经济活动拥有充分的永久主权”,规定各国有权使用适合本国情况的方法,包括国有化或将股份转给本国公民等,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实施有效的控制。这一权利是国家充分的永久主权原则的体现,任何国家都不能诉诸经济、政治或任何其他形式的压力来阻止对这一不可剥夺的权利地实施。
(一)国际原油价格高企引发了石油资源的国有化运动。
从石油国有化的来看,国有化与私有化是一个反复的过程。在高油价时期,产油国更倾向于将石油资源国有化,加强对石油资源的控制,以使本国从大幅上涨的国际油价中获得高额利润。随着油价的走低,产油国的国有化政策逐渐变弱。进入低油价时期,产油国纷纷采取私有化政策,向私人资本开放石油领域,利用外资以及外国石油公司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促进本国的勘探开发水平。这种关系表明,原油价格高涨对于石油国有化起到了主要的促进作用。
为了正确理解促进石油国有化的各因素在这一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石油大学(北京)中国能源战略研究中心运用Logit回归方法,通过大样本数据的定量研究揭示出导致国有化产生的内在因素。从研究结果来看,油价冲击和国家石油资源的丰富程度是促成产油国有化的最主要的原因。油价冲击与国有化之间存在高度的正相关关系,也意味着产油国从这一过程中会获得更多的利益。从国家石油资源的丰富程度来看,产油国除了从国有化中获得经济利益以外,也获得了国际交往中的重要政治筹码。例如,俄罗斯通过控制天然气出口对乌克兰和欧洲产生的影响,以及委内瑞拉减少对美国的石油出口而对抗美国的敌对态度等。对于石油资源不丰富、不能满足国内需求的国家而言,国有化只能获得部分经济利益,却不能获得政治利益。因此,国家石油资源越丰富的国家,在油价高涨中国有化的总体收益就越大,也就越有国有化的内在冲动。
(二)新一轮石油国有化的进展及其前景。
虽然石油国有化并非始于拉美国家,但拉美国家的石油国有化却是本轮国有化进程中最为密集和突出、影响最大的事件。
2004年,俄罗斯政府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强对石油业的宏观调控,将尤科斯公司收归国有,然后通过收购的方式将俄天然气股份公司(Gazprom)打造为俄罗斯“石油业龙头”。同时在上,《矿产资源法》和《天然气出口法》将石油天然气资源及其基础设施牢牢控制在政府手中。2006年,委内瑞拉、玻利维亚、厄瓜多尔等国先后通过政策或法律,大幅提高对石油公司的利润分成,或者直接将油田国有化。在非洲,乍得也采取了类似措施。在中亚,哈萨克斯坦也早已开始提高分成比例和限制外国公司在原油开采中的控股权,土库曼斯坦强化了总统对资源开发的绝对控制权,并削弱了油气生产和贸易企业(各康采恩、国家公司)的权力。
原油价格的高涨和国有化给产油国带了丰厚的收益,各国普遍增加了对国内各项事务的开支,包括对经济和公共事务的投资,稳定了各国的政治状况,改善了民众福利。但是,这一良好势头也隐含着巨大的风险,即国民经济支柱的单一性和原油价格下降所导致的良好势头的不可持续性。产油国政府的财政支出规模具有刚性特征,扩大容易,收缩比较困难。目前,国际原油价格下降到了接近50美元/桶,而且还有进一步下降的可能。而委内瑞拉的2008年财政预算是按照100美元/桶的价格编列的,情况较好的沙特也是按照50美元左右的价格编列的,2008年全年油价预计平均略低于100美元,这些产油国的预算仍基本可以得到满足。但目前国际原油价格已经跌破40美元/桶。2009年,国际原油价格在低位徘徊乃至继续下降的可能性非常大,这就要求产油国必须大幅压缩预算开支,否则就需要大幅增加原油出口以保证预算规模,而这又反过来导致原油价格更大幅度的下降,产油国已经再次陷入了两难处境。收入的减少同样也会影响国家石油公司的投入能力,甚至是产出能力。这样一种反向循环减弱了产油国将石油国有化的内在动力,如果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低迷,产油国仍有将其石油资源私有化的可能。
(三)本轮石油国有化的本质。
从更本质的角度看,本轮石油国有化是产油国同国际资本与跨国大型石油公司的较量和对现行国际石油市场秩序的挑战。虽然跨国大型石油公司在国际石油储产量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下降,但其凭借着强大的技术、管理和资本运作能力仍对世界石油市场起着主导性的作用,而国家石油公司的崛起正在改变这一局面,已经形成了与跨国大型石油公司的正面竞争和冲突。广大资源国一直依赖石油出口换取外汇,可是石油出口不仅价值量低,对带动国内经济、工业化和就业等作用微弱,而且出口价格也依赖于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市场,没有价格上的话语权。石油国有化运动彰显了主权国最大利益原则,对于现行的跨国大型石油公司和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石油市场秩序形成了挑战。产油国正在全力发展国内完整的石油化工产业链,重点吸引外资进入下游领域是主要措施之一。此外,产油国还积极开拓新兴消费市场,降低对发达国家的依赖,为争取石油定价的话语权做准备。但应该看到的是,在国际原油供需紧张的时候,这样一些做法也许会取得一定的效果,但一旦出现原油供给过剩,国有化措施最终还是有可能伤害到产油国自身。原油价格的快速下降表明,短期内产业的单一性决定了产油国挑战现行国际石油市场秩序仍难以取得明显进展。
四、新形势下的中国石油企业跨国发展的对策
石油国有化对现行国际石油市场秩序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原油价格的迅速下降则为中国石油企业开展国际业务提供了机遇。石油国有化虽然冲击了原油的供需格局,但在原油价格高涨时,产油国处于强势地位。中国是后来的预期石油消费刚性增长的大国,因此中国企业在业务谈判中较为被动,而国际原油价格的下降则为中国扭转被动局面提供了机会,在积极有效应对国有化风险的前提下,与产油国的合作将会取得双赢。
(一)深入研究资源国动向,有针对性地调整投资结构。
加强投资选择地区政治风险的评估,从宏观上把握国有化风险。在微观层面具体分析投资方案的区域特点与国别特点,确认计划项目最易遭受国有化风险的地区、风险发生的可预见性、概率以及后果。识别潜在的国有化风险源,预测将来国有化风险可能发生的概率与时间,从而根据目标国的总体政治、经济形势和石油战略动向有针对性的投资。
(二)积极创新与产油国的合作模式,拓展合作空间。
策略性地加强与产油国的合作,不断拓展合作领域。投资要统筹考虑盈利性和资产的安全性,可以采取以市场换资源,以技术、劳务换资源,油气合作与经贸合作相结合,资产互换,交叉持股等多种方式提高应对国有化风险的能力。特别是针对产油国近年来大力发展下游业务的情况,中国石油企业立足于利用国内下游业务和市场资源开展多方面合作,实现“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合作模式也非常有利于防范风险。
(三)转变投资方式,全方位加强与石油消费国的合作。
单一的股权投资风险较高,应对风险应该努力提高投资方式的灵活性。股权投资和债权投资互换、投资币种的转换、本地融资等是降低石油国有化风险的有效投融资方式。加强与石油消费国的密切合作,控制市场销售,提高与产油国谈判的实力。
上一篇:服务贸易发展:上海的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