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绍兴纺织品的外贸竞争力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6-25
【关键词】竞争力;集群效应;创新;战略??
纺织业是绍兴的传统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绍兴成为纺织业发展最具活力、最有影响力的地区之一。纺织业是绍兴的支柱产业,在全市的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全市的经济发展、出口创汇和劳动力就业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从今年起,发达国家将取消纺织品服装配额,这意味着纺织品可以自由地出入任何国家,全球纺织品贸易竞争将进入自由化时代。纺织品服装配额的取消有利于国内纺织降低出口成本,扫清扩大欧美市场的政策障碍。在这次全球纺织服装业30年来最大变革中,中国是世界公认的赢家,但中国纺织在面临机遇的同时,也面对世界范围内的各种巨大的挑战。?
一、绍兴纺织品外贸竞争力现状分析?
纺织业是绍兴制造业的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目前,绍兴的纺织业已在全市经济中占据了“半壁江山”,并成为全国最重要的轻纺基地之一。到2003年底,绍兴市共有纺织单位5.6万家,从业人员59.2万人,规模以上纺织企业2003年实现销售收入906亿元、利润44.5亿元,分别占全国纺织行业的7%和12%。纺织作为绍兴县的主导产业,2003年实现总产值647.5亿元,销售628.9亿元,自营出口22.3亿美元,分别占全县总量的73.3%,73.0%,94.2%。据绍兴海关统计,2003年,绍兴纺织品出口额为26.76亿美元,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额为8.17亿美元,共占全市出口总额的77.05%。2004年,绍兴纺织品服装出口44.03亿美元,占全市出口额的74%,浙江纺织品服装出口额的22.4%,占全国的4.52%。?
绍兴纺织品外贸竞争力不论在国内地区间,还是在与国外的竞争对手比较中,都呈现较强的竞争优势。但在各个评价的要素之中,影响绍兴纺织品外贸竞争力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同样明显。?
1、有利的因素
(1)明显的集群效应?
绍兴纺织产业无论从产业结构还是企业个数已具备了产业集聚的特征。目前,以绍兴城区为中心,包括绍兴县和周边四个县市已形成了以纺织生产为特色的专业化产业区:市区和绍兴县以化纤产品为主,上虞以棉纺织和印染染料为主,嵊州以领带为主,诸暨以袜子、衬衫为主,新昌以毛纺和纺机为主。创造了化纤布生产量、领带生产量、袜子生产量、纺织品成交量4个全国第一。?
纺织生产的迅速发展培育各具特色的纺织专业市场,主要有中国轻纺城、钱清化纤原料市场、越城区轻纺原料市场、装饰布市场、大唐袜业市场、嵊州领带城、上虞伞布市场、新昌兔羊毛衫市场等,带动了区域内运输等配套服务产业的快速发展,构成了一个从生产纺织原料到纺织制成品、市场、服务等相关产业组成的产业群。纺织产业集群是绍兴纺织品获得外贸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2)创新的体制和企业?
1998年前后,政府推进企业体制改革,以建立化为目标,进行股份制改革,为绍兴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也大大增强了纺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活力,而绍兴企业主“敢为天下先”的企业家精神与市场经济意识,促进绍兴纺织企业实现了企业转制,其对市场形势的判断比较准确,善于把握机遇。经过十年全面彻底的产权制度改革,全市基本建立了产权清晰、权责明确、富有活力的企业制度,初步形成了混合型、多元化的所有制结构,解决了企业内生动力不足问题,使得企业效能挂钩,管理成本较低,营销机制灵活,投资决策快捷,员工积极性得以充分调动,企业创新能力增强。绍兴市纺织企业在1998年遭受风波受到沉重打击。政府适时出台了鼓励扩大自营出口的一系列配套政策,企业看到“提高产品档次、打向国际市场”的巨大商机,于是在纺织企业中掀起了“外贸”革命。绍兴纺织业经过多年的国际市场开拓,使绍兴纺织业保持生机和活力,纺织品获得良好的国际竞争力。?
(3)低廉劳动力和先进设备?
目前,绍兴纺织产业整体技术水平较低,以生产中低档纺织品为主,劳动力对成本影响较大,劳动力成本是影响纺织品出口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绍兴以至浙江省纺织工业之所以更具有劳动力低成本优势,与其用工相对较少和企业绝大多数建在乡镇以下地区等因素有关,绍兴纺织企业绝大部分建在乡镇和乡村,因此赋予了绍兴纺织产业突出的成本优势,而这种低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会在相当长时期内对绍兴纺织品的外贸竞争力产生影响。?
2、不利的因素
(1)无序竞争激烈?
由于绍兴纺织、印染行业,长期以来低水平重复建设,导致生产规模总量失衡,生产能力相对过剩,不少企业基本处于无利经营,直接影响整体效益增长。以及缺乏行业商会、协会的监管约束,企业间恶性竞争,导致纺织面料、服装等比较优势明显的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大幅下降,影响企业的营利能力。贸易配额虽然取消,但国际贸易保护势力增强,国际贸易壁垒加剧。而绍兴纺织品出口以同质化的中低档产品为基础、以价格战为手段的无序竞争比较突出,出口方式的不合理,其后果,不仅干扰出口秩序,影响出口效益,还危及国际市场的保有。我国已成为纺织品出口国中受国际贸易壁垒限制最多的国家,而绍兴成为受反倾销立案调查的重灾区。?
(2)产业结构和增长方式不合理?
从产业结构来看,绍兴具有竞争力的产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上,出口产品基本处于国际分工和价值链的低端。在科技和资本投入要求高的新型纤维和面料、染整、产业用纺织品、环保型产品和纺织机械等领域,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很大。从增长方式看:纺织品增长以“跑量”为主,过多依靠价格竞争。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特别是设计研发能力、品牌经营能力和快速应变能力较弱,成为制约绍兴纺织品外贸竞争力提高的瓶颈。
(3)资源要素紧缺?
浙江是资源小省,资源要素成为绍兴纺织品出口竞争力提高遭受严重影响。第一、电力供应缺口较大。2004年是绍兴市用电形势最为紧张的一年,部分企业因缺电而造成开工不足,生产无法安排,影响了出口交货、资金流转和效益的提高。第二、资金供应日趋紧张。随着央行一系列货币信贷政策的出台,特别是连续两次调高存款准备金率、实行再贷款浮息制度、大额贷款审批权逐级上收等,导致资金供求矛盾日益突出,使企业产成品存货资金占用和应收帐款拖欠额均有所上扬。第三、土地资源紧缺。随着土地管理政策的进一步加强,可用土地资源越来越少与用地大幅增加的矛盾日益尖锐,经济增长空间受到明显制约。各种要素资源短缺导致生产成本逐步上升。?
二、提高绍兴纺织品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1、优化产业结构,推进产业升级
引导绍兴纺织业结构调整。推进企业由数量型出口向质量型出口转变,从中低档市场为主向中高档市场为主转变。转变,要优化纺织业内部结构,拉长产业链,提高整体质量,并提高纺织产品个体质量。通过开展“染整革命”,进一步提高印染加工的附加值;通过开展技术革新,提高具有较高科技含量的纺织新产品的研发水平和生产能力;通过加快品牌培育,扩大服装家纺产品的出口。绍兴织造、印染业已经形成了很大的生产规模,政府应该积极推进产业升级。?
2、加强行业协会作用,维护市场秩序
目前的纺织业基本上都是依靠单打独斗进入国际市场,企业间相互压价的现象普遍,如果不加强行业自律,不但会失去应得的利益,而且容易引起反倾销报复。而随着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换,对行业管理的职能大大削弱。因此,成立绍兴纺织业协会,加强绍兴市纺织业的行业自律管理,实在十分必要。?
3、培养大型优势企业
培育优势企业集团就是要培育世界级的纺织企业,即鼓励企业纵向一体化,它是不同于战略联盟的另一种涉及产权交易的制度安排,是以资产和业务两重纽带所形成的企业联合,是企业创造价值的另一种形式。对于具有技术、管理、资金或品牌优势的纺织企业,可以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将产业链上其它创造价值的环节纳入其产权范畴,主要集中生产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对规模效益反应敏感的产品,通过如前所述的纵向联盟,使小企业生产技术要求不高的半制成品等,以提高产品的生产集中度,提高上下游产品的关联度。?
4、学习WTO规则,加强预警机制
配额取消后,“绿色壁垒”将成为影响纺织品出口的最大障碍,反倾销、特别保障措施、技术标准和社会责任条款等,也将成为制约纺织品出口的主要贸易壁垒手段。行业协会应对重点企业、主要产品、主要市场实行跟踪监控,建立预警机制,主要市场贸易壁垒数据库等,密切关注国际市场动态和流行趋势为企业积极应对国际市场变动和贸易壁垒提供支持和依据,采取多种形式和渠道进行政策介绍、法规宣传,案例详解、典范推广,信息通报与反馈,为企业做好服务。认真执行国家关于纺织品贸易的政策和制度,规范企业出口行为,及时发现和制止不正当竞争。合理运用国际通行规则维护行业正当权利,增强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支持企业积极应对国外反倾销调查和贸易壁垒,维护产业安全。?
5、大力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始终把技术革新摆在重要位置,尤其是要在高附加值纤维开发与应用、高档纺织面料生产技术、新型产业用纺织产品开发、新型纺织技术与装备、纺织行业信息技术应用方面下功夫。进一步推行技术、管理、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通过技术参股等方式形成有利于技术创新的良好机制;进一步健全企业技术开发机构,产学研联合;加强技术的引进、消化与吸收,注重引进国外智力,特别是引进纺织面料开发、印染后整理工艺、服装设计等关键技术专家,尽快缩短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绍兴是纺织之城,通过竞争力的比较可以得出,绍兴的纺织品具有极强的国际竞争力。但由于粗放的经济模式,无序的竞争,导致纺织品利润不断下滑,虽然2005年以后纺织品配额取消,但面对欧盟的重重贸易壁垒,绍兴长期进行“高劳动含量、低附加值”成品加工,以及产品结构严重失衡的国际贸易的弊病顿时显露出来,2005年绍兴纺织,纺织业利润、资产投入各项指标都出现下滑,显然如今绍兴纺织业面对的更多的是考验。绍兴纺织必须痛定思痛,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才能真正使绍兴成为纺织强市,使绍兴纺织品在劳动力成本优势逐渐抵消的将来,拥有真正的国际竞争力。?
?
[1] 浙江省统计局.浙江统计年鉴.(2001-2004),中国统计出版社.?
[2] 倪鹏飞.2005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社会文献出版社出版.
上一篇:外贸企业如何应对绿色贸易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