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出口产品竞争优势演进的经验分析
一、引言
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认为,一国应专注于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但是,比较优势理论是一种静态理论,家根据该理论开展国际贸易,将可能陷入“比较优势陷阱”,永远无法赶超发达国家。
面对比较优势战略的天生缺陷,一些国家以竞争优势理论为政策依据开展对外贸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根据迈克•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一国的产业政策应注重提高国家的竞争力,重点扶持目前也许不具有比较优势,但具有潜在竞争优势,并且对其他产业发展有较大带动作用的产业。
我国成功地利用比较优势战略,大量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对外贸易迅速发展。但随着我国的发展,劳动力成本开始上升,低成本劳动的优势受到影响,同时遭遇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同类产品的激烈竞争。将竞争优势作为对外贸易战略的出发点,能使我国从贸易获利的能力得到增强。
二、我国外贸竞争优势的相关研究
我国加入WTO以来,国内学者从国家、产业、产品三个层面对我国外贸竞争优势进行了相关研究。苑涛(2005)认为,我国应该把对外贸易竞争优势作为我国贸易战略的出发点。一方面增加产品的净出口,另一方面通过战略性贸易政策改善出口产品结构。刘重力、赵军华(2004)从竞争优势四要素出发,对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竞争优势要素对工业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具有显著贡献。徐力行、陈奇(2005)认为,比较优势是难以持久的,中国应该利用产业调整的契机,用产业政策刺激制造业的适度竞争,并且通过实证得出了装备制造业是我国具有潜在竞争优势的产业的结论。汪素芹(2005)对我国工业制成品的出口结构的变化以及当前竞争力的水平进行了分析,认为资本密集型领域出口产品的竞争力水平较低,但发展很快。
本文在以上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出口产品外贸竞争优势的演进进行了分析。
(一)外贸竞争优势的含义及衡量
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本质意义是一国生产率的提高。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不但要有价格优势,还要有其他优势,如品牌、质量、垄断力等,这些所有优势称为竞争优势。所以,比较优势只是竞争优势的一种,竞争优势才是一国出口产品的充分必要条件。因此,我们给外贸竞争优势定义为,一国向众多国家持续、大量出口并获得大量贸易利益的能力优势。这里包含了两层含义:一是一国出口产品结构的优化;二是一国出口产品市场份额的扩大。
在第一层含义的衡量上,以我国初级产品和制成品所占贸易总额的比重变化为指标。一般而言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体现为同等价格质量更高或者同等质量价格较低,但这样的数据可得性较差。在产品外贸竞争优势的第二层意义衡量上,本文选取贸易竞争力指数(TC)。该指数指一国某种产品出口与进口的差额与该类产品贸易总额的比率,公式如下:
其中,TCi表示一国i产品的贸易竞争力指数,Xi表示一国第i类商品的出口额,Mi表示第i类商品的进口额。该指标取值范围为[-1,1],数值越大,表明该国在该产品上的生产和贸易方面具有的优势越大。一般而言,指数大于零意味着本国该产品的生产效率大于国际水平;指数小于零,意味着该产品生产效率小于国际水平;指数在零附近,表示生产效率与国际水平接近。
(二)出口产品竞争优势变化分析
1.出口产品结构变化分析
出口产品结构是衡量一国对外贸易状况的重要指标。根据产品附加值的高低,一国的出口商品可以分为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初级产品附加值低,贸易获利能力弱;工业制成品附加值高,贸易获利能力强。因而,我国出口产品结构是否优化(即工业制成品出口所占比重是否提高),成为衡量我国出口产品整体外贸竞争力的一个方面。
表1为我国历年出口商品结构变化表,按1位数的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代码进行分类,共有10大类产品,根据《统计年鉴》各期汇总,其中(0)-(4)类为初级产品;(5)-(9)类为工业制成品。
由上表可知,我国出口产品结构的变化趋势:我国出口产品结构变化明显。初级产品出口比重迅速下降,而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呈现急剧上升趋势,由1980年的49.7%上升到2004年的93.2%。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出口商品中,初级产品与工业制成品比重几乎平分秋色,1986年,工业制成品比重首次超越初级产品比重,经过近三十年的,目前工业制成品出口占据了我国产品出口的主导地位,2005年达到了93.6%,出口金额由1980年的90.05亿美元上升至7 129.60亿美元,增长了72.9倍。
在10个大类产品中,20世纪80年代占出口比重最高的是SITC3(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在20%以上;目前我国出口比重最高的是STIC7(机械及运输设备),将近所有出口额的半壁江山。在工业制成品分类中,STIC5(化学品及有关产品)、STIC6(轻纺产品、橡胶制品、矿冶产品及其制品出口)比重逐渐下降,而STIC7(机械及运输设备)、STIC8(杂项制品)等比重上升。
由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基本结论:我国出口产品结构优化进程较快,工业制成品比重迅速上升;工业制成品出口结构升级,资本、技术、知识密集型产品出口量上升;从外贸竞争优势第一层面看,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优化使得出口产品竞争优势有所加强。
2.产品贸易竞争力变化分析
与上一部分不同,在分析产品贸易竞争力变化时,本文采用世界海关组织制定的商品分类标准——协调制度(HS),来产品的贸易竞争力指数。因为,HS按商品的原料来源,结合其加工程度、用途以及所在的工业部门编排商品,这里原料来源为编排的主线条,加工程度及用途为辅线条,以此计算的竞争力指数便于我们根据产品的要素密集度比较分析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等产品的竞争优势的变化。
计算1994年至2004年我国按HS分类的19类出口产品的贸易竞争力指数,如表2所示(略去第19类其他类),为简化起见,仅列出1994、2000、2002、2004年的指数值,基本反映了十年间我国出口产品竞争力变化的趋势。
1994年18个大类中具有竞争优势(竞争力指数大于零)的产品共有9类(指数值大于0.45的有6类),除了HS04类外,其余8大类产品皆为劳动密集型产品。这说明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具有外贸竞争力的产品集中在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上。
2004年,我国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大类为10类,分别是HS01、04、08、09、11、12、13、14、16、17。其中,劳动密集型产品占7类;资本密集型产品占3类,分别是HS04、16、17,特别值得注意的是16、17类产品实现了由不具有竞争优势到具有一定竞争优势的转变。由此可见,我国出口产品的竞争优势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资本密集型产品开始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竞争力。
我们发现十年间贸易竞争力指数上升的共有10类商品(略去第19类其他类)。在贸易竞争力指数上升的10类产品中,劳动密集型产品共5类,分别为08、09、11、12、13;资本密集型产品也是5类,分别为07、10、15、16、17。在这10类产品当中,有些由不具备竞争优势转向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而另外一些产品原先的竞争优势得到了加强。其中15、16、17类产品的竞争力指数上升非常明显,而这三类都是资本密集型产品,并且1994年时都不具有竞争优势ʍ
77;按照比较优势理论,我国产品出口应该集中在具有优势劳动密集型产品上,但我们发现不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本密集型产品竞争优势得到了显著加强,可见比较优势并不是竞争优势的唯一来源。通过产业培育,原来不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也可以获得竞争优势,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我国竞争优势战略取得初步成效。
在贸易竞争力水平下降的7类产品中,劳动密集型有5类,资本密集型有2类。出现这种情况的部分原因是我国出口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越来越受到来自其他发展中国家(如印度、越南)同类产品的竞争,另一方面,由于我国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扩大具有高附加值的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所致。在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过程中,停留于比较优势理论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上不是长久之计,既无法带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也不利于我国从对外贸易中获利。
四、结论
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为发展中国家上赶超发达国家提供了理论依据,也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道路。一些发展中国家运用竞争优势战略发展对外贸易取得了良好成效。通过上文的分析可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也服从了一个从比较优势转向竞争优势的。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点结论:
(一)我国出口产品的整体竞争优势有所加强
不管从出口产品结构,还是产品的竞争力水平,都体现竞争优势的加强。出口产品结构得到优化,贸易获利能力强的工业制成品出口占据主导地位,尤其是机械运输设备的出口。在产品竞争力水平上,共有10大类产品竞争能力增强,不具有优势的资本密集型产品开始具有一定竞争优势。
(二)竞争优势战略取得一定成效
竞争优势战略使得我国原本不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本密集型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备了一定的竞争优势,出口能力增强。可见,我国应该继续将竞争优势作为对外贸易战略出发点,对各种朝阳产业、高技术产业、有较大外部效应的产业、有带动作用的产业进行扶持,使得这些产业在对外贸易中获得竞争优势。
(三)比较优势只是竞争优势的一个来源
竞争优势是一国出口产品的充分必要条件,拥有比较优势不一定拥有竞争优势,没有比较优势也不一定无法获得竞争优势。从我国出口产品的竞争优势变化情况看,我们一方面要利用好我国现有的比较优势,并且向竞争优势转变,另一方面需要大力发展具有潜在竞争优势的产业,获得规模经济,打破发达国家的先行优势,不断提升产业结构,提高从国际贸易中获利的能力,最终使得本国对外贸易竞争优势得到提高。
:
[1] 迈克•波特.国家竞争优势:中文版[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2] 苑涛.论中国应将对外贸易竞争优势作为贸易战略出发点[J].经济评论,2005(1).
[3] 刘重力,赵军华.以竞争优势提升中国工业产业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J].南开经济研究,2004(5).
[4] 徐力行,陈奇.产业潜在竞争优势理论与中国制造业发展方向[J].经济探讨,20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