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DI对我国贸易结构优化的影响分析及政策建议
摘要:FDI大规模的流入弥补了我国资金的不足,产生技术外溢效应,进而优化了我国贸易结构,但同时也存在着潜在的问题。文章对此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FDI;贸易结构
一、出口贸易结构优化理论综述
(一)小岛清理论
20世纪70年代中期日本一桥大学教授、经济学家小岛清从国际分工的角度提出比较优势论。他将国际直接投资分为“顺贸易型”直接投资和“逆贸易型”直接投资两类。前者是指投资国利用直接投资转移出本国没有优势的产业,扩大比较成本差以最大促进国际贸易;而后者是指投资国将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利用直接投资投向东道国。他认为,日本对外投资之所以成功,主要是由于投资企业把国内失去优势的部门转移到国外,在国内集中发展那些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使国内产业结构更趋合理,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由此,他总结出“日本式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即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投资国已经或即将陷于比较劣势的产业进行。
(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费农于1966年提出的,他从技术创新的视角对不同国家之间比较优势的变化做了阐述。他认为,产品和人的生命一样,要经历形成、成长、成熟、衰退,国内产品要经历研制、规模性生产、市场饱和几个阶段,工业技术处于领先的国家就可以凭借产品的技术及资本方面的比较优势,与工业相对落后国家当地的廉价劳动力等资源相结合,从而加速工业落后国家生产能力的形成以及该种产品比较优势的加强,最终使产品以更低廉的价格回到本国市场。我们可以看到,从工业先进国家和落后国家之间比较优势的不断转化的过程中,同时实现了出口贸易结构的相对优化。
(三)雁行理论
雁行理论是由日本经济学家赤松提出的,它是指某一产业在不同国家伴随着产业转移先后兴盛衰退,以及在其中一国不同产业先后兴盛衰退的过程。这一理论认为在一个经济相对落后而且对外开放的国家,某一产业可以通过吸收国外资本和技术而获得发展。这一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进口国外产品阶段;第二阶段是国外先进技术与国内低成本劳动力等相结合的生产阶段;第三阶段即向国外出口产品阶段。该理论从工业先进国家和落后国家两方面强调了FDI对于工业落后国家国内产业形成和发展、产品比较优势变化以及由此产生的贸易结构变化的作用。
分析以上理论,我们可以得到结论:随着技术进步和资本积累,一国的贸易结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贸易结构可以随着比较优势结构的变化不断的得到优化。而贸易结构的优化,可以通过接受FDI的资本形成效应和技术外溢效应来不断优化。一国从原来劳动相对丰裕变为资本相对丰裕,需要依赖于本国经济的发展,本国的储蓄和资本积累的速度,以及外资的引进。FDI具有资本积累,技术外溢效应,这些效应影响东道国贸易结构的变化。
二、我国利用FDI存在的问题
(一)核心技术含量不高
从我国引进外商投资的情况来看,产品停留于较低的层次,以劳动力密集型产品、技术含量低的产品、“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产品为主。所引进的技术大多数属二流技术,即使有些外商提供了高新技术,但也没有真正将最新的、关键的技术提供给中方。外资进入的同时,并没有带来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技术,而只是将在国外已失去比较优势的产业转移到我国,最终丢了市场却没有换回先进技术,从而给我国进一步优化贸易结构带来障碍。
(二)投资产业结构不合理
总体上看,外商在中国投资的产业结构存在着技术层次偏低、规模较小、地域分布过于集中等问题,使得未来结构调整的难度增大。在外商投资中第一产业较少,外商主要投资在第二产业中的一般性加工工业中,基础工业项目和综合技术服务业的投资所占比重都很低,这些都将进一步阻碍了我国贸易结构的优化。第三产业则集中于房地产业,而房地产业沉淀的资金则会给经济增长带来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