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国有企业如何融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3-02-14
关键词:国有企业;自贸区;改革;发展
一、广西国有企业的特点及现状
(一)广西国有企业的发展历程及成就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主要指除国有金融企业以外的中央部门所属企业、中央管理企业和地方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以下简称国有企业)。
广西国有企业的发展历程与全国国有企业发展历程基本相一致。在广西国有企业的发展历程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广西对国有企业的改革:经过近三年企业改革整顿的强力推动,广西区国有企业改革与脱困三年两目标基本实现。至2000年11月,广西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2.32亿元,脱困率达58%,增幅排在全国首位。2004年,自治区国资委挂牌组建、全区国资监管体制改革启动。截至2009年底,全区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资产总额达6058.63亿元,实现销售(营业)收入2194.95亿元,利润总额94.59亿元。
从广西国有企业的发展历程及发展数据表明,国有企业呈良好的发展状态,继续担当着广西经济的主导力量。
(二)广西国有企业发展的当前优势
国有企业以政府作为投资主体,拥有任何个人无法比拟诸多优势:雄厚的资源优势;更低的交易成本。此外,还拥有政策优势和垄断优势。
在看到国有企业优势时,我们也应看到其面临的诸多问题,如效率不高,劳动生产力低下,产品与投入相比效益不高;体制不完善,机制不活,政策不配套等。
面对全球化竞争格局与区域合作不断深化的现实,国有企业能否抓住机遇,增强企业活力、凝聚力和核心竞争能力,关乎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自贸区建成对广西国有企业的重大影响
(一)自贸区建成对中国乃至广西的意义
2010年1月1日,涵盖19亿人口和1400万平方公里土地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成。该自由贸区的建设,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性举措,极大地促进了双方经济增长、贸易往来、投资合作,促进了双方合作关系的全面深入发展。
广西是中国唯一与东盟既有陆地接壤又有海上通道的省区,是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的举办地,是中国对东盟进行经贸交流与合作的前沿和窗口,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自贸区的建成对广西的投资市场、农产品市场、渔业乃至更多的行业都有深远的影响,为广西优势企业带来“走出去”的发展契机。而广西的通道作用以及平台功能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广西与东盟的经贸交流将更加密切,广西利用自身的区位优势,打造多项专业平台,促进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合作的经济发展大趋势。
(二)广西国有企业在自贸区建设中的作用
在自治区党委、政府正确领导下,自治区国资委充分抓住广西深入区域合作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管好管活国有资产和做大做强做优企业,有力发挥了国有经济在促进广西经济发展和深化区域合作的重要作用。截至2010年11月底,全区国资监管系统企业实现增加值349.95亿元,销售(营业)收入2068.35亿元,利润总额108.32亿元。
此外,柳州钢铁(集团)公司、广西建工集团、广西投资集团等3家监管企业连续几年入围中国企业500强。这些信息表明,广西国有企业在促进经济发展、带动就业等方面起到了顶梁柱、领头雁的作用,为广西深化区域合作,融入中国—东盟自贸区起带头作用。
(三)自贸区建成启动对广西国有企业的机遇和挑战
自贸区的建成对广西乃至全国企业来说都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就机遇来说,东盟国家有大量的劳动力、丰富的土地资源、广阔的市场。自贸区的建成给双方带来更广阔的经济合作前景。如东盟国家钢材生产成本较高,产能不足,为中国钢材出口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而中国可以通过东盟进口的原油、成品油、塑料原料、天然橡胶、铁矿砂和煤炭等能源型商品,有效地解决中国生产性原材料不足和能源缺口的困境。
在我们看到双方贸易互补性的发展潜力不断凸显,极大丰富国内外双边市场的同时,也应看到,自贸区建成对广西国有企业的冲击与挑战。
自贸区建成后,传统的“关税壁垒”逐步被打破。当广西企业“走出去”后,常有降价竞争,以致经销商和传统的竞争格局乃至价格秩序进行重新洗牌。此外,广西企业还面临着边境贸易优势进一步削弱,产业结构调整与承接产业转移的困难,来自广东、云南、海南等周边省份的竞争压力以及东盟各国机制、文化等方面差异的挑战。
面对这些情况,国有企业如何适应自贸区发展的需求,主动迎接挑战,改革、创新,是发展的必然道路。
三、广西国有企业如何融进自贸区
(一)战略指导,提升核心竞争力
多年来,广西国有企业改革发展通过放权让利、股份制改革、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等一系列措施,取得了显著成就。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国有企业要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从思想、政策、产业规划等方面进行全局的战略部署。
——广西国有企业在发展的大潮中必须运用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精神,遵守国际规则及所在国家的法律,以双赢、共同发展为合作理念进行企业生产经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