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背景下印度农村基础教育家庭支出及其影响分析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陶军明 时间:2010-08-16
摘  要:印度自独立以来随即宣布实行免费基础。但是,由于国力有限,在实行所谓的免费基础教育时,家庭在很大程度上承担了教育所需的费用。文章就家庭在教育支出方面的决定性因素和支出特征以及其影响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印度;农村基础教育;免费;家庭支出

    印度自1947年独立后,即承诺普及免费的基础教育,对公民普及知识和鼓励思想自由等。然而,在印度,教育完全没有免费的迹象,家庭在教育上的支出是非常之大的。为了接受教育,包括本应由邦政府提供的免费的特殊教育,即便是那些来自低社会背景的表列种族/部落、低收入群体都要付出数额巨大的费用。

    一、印度农村地区家庭教育支出的特征

    (二)家庭教育支出随教育层次的提高而提高

    如表1所示,印度农村地区家庭教育支出随教育层次的提高而提高。

    表1    不同层次教育和不同类型学校每生每年家庭教育支出情况(单位:卢比)

    (二)教育支出随所上学校类型的不同而不同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指的公办学校不仅指政府举办的学校,而且还包括地方实体如市政、村务委员会等管理的学校;政府赞助的学校,通常指由私人出资,包括接受邦赞助由私人管理的学校(在这里,除非有特殊说明,私立学校仅指那些没有得到邦赞助的学校)。在公办学校,家庭为每生每年的基础教育花费为322卢比;在政府赞助的学校,将增加20%;而在私立学校这一费用则要高出近3倍。换言之,家庭每生教育支出最少的是公办学校,政府赞助学校次之,最高的是私立学校,这样的情况也普遍存在于各种不同层次的学校。

    (三)教育支出的构成中,课本和校服占大部分

    在公办学校,课本和校服占了家庭教育支出大部分,超过70%;第二位的是学费,包括测验和其他费用,占12%,而这在私立学校则高达35%。私人辅导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支出项目,即便是在基础教育领域,情况也类似。有趣的是,支出的各项目之间是有关联的,详见表2。

     表2    每生基础教育家庭支出构成

    (四)家庭在对男女童教育支出方面存在不同

    性别差异是广泛存在的,且通常总是表现为对女童不利,家庭在教育投入方面偏向于男童的现象普遍存在。无论是在进入公办学校还是私立学校均是如此,这种差异的程度随着教育层次的提高而增加。从总体来看,家庭趋向于在女童教育方面比男童花更少的钱,当然,这种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

    (五)不同阶级组织每生家庭教育支出的差异

    表列群体(表列种族和表列部落人口之和)的教育支出比其他人群(非表列人口)要少。通常来说,在表列群体内部,表列种族比表列阶级的支出要少,当然也有例外,特别是在私立学校。需要强调的是,社会和经济弱势群体如表列种族和表列部落家庭为了接受教育,包括小学教育和高小教育,都要付出数额和比率相对巨大的费用。

    从家庭支出的情形来看,在公办学校里,花费相差无几,也许是因为所有的公办学校都大同小异,在教育的花费上没有太多不公平的余地。而那些在私立学校上学的人则有形式多样的付出。也就是说,在公办学校里,不同收入群体对教育的支出相同,但在私立学校,情况则有很大的不同。这可能是由于私立学校的包含各种各样的类型,从尚未得到认可的到昂贵的寄宿学校,使家庭支出呈现出不同的层次。

    (六)任何职业群体的家庭在教育上花费都很大

    不同职业群体的家庭支出在公办学校和政府资助的学校里没有太大差异,然而,在私立学校里这种差异则得以显现出来。有正式职业家庭的教育支出最高,其次是涉及贸易和商业的家庭。尽管中产阶级倾向于在私立学校中作最大的投入,但在不同阶级的家庭教育支出上没有涉及到任何制度差异。

    (七)贫困家庭在上的花费比富裕家庭相对更多

    低收入家庭在教育上不得不花费他们总收入的

69%,这一比例随着家庭收入水平的上升而稳步下降,而高收入家庭在他们子女的教育花费仅为他们收入的36%。所有的群体——表列种族、表列部落和其他阶级,宗教组织包括印度教、穆斯林和基督教,在男女童教育上,以及在不同的土地所有者群体中,情况都是如此,各邦亦均无例外。在教育上,贫穷家庭的支出占家庭收入的比例远高于富裕家庭。

    (八)邦与邦之间基础教育家庭支出的差异很大

    这种差异从229卢比到826卢比不等。有趣的是,家庭教育支出与邦在教育方面的表现并无相关。但是,这种差异是与邦的教育表现成反比,教育、落后的邦,如比哈尔邦、北方邦和拉贾斯坦邦等,比发达的邦,如马哈拉施拉特邦和古吉拉特邦花费更高。

    二、“免费”教育不免费的负面影响

    (一)教育政策难以得到有效地执行,政策价值目标难以达成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印度虽然为消除贫困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至1998年仍然有43%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下。从1973年到1997年,贫困人口的绝对数字几乎始终保持在3亿以上。在有大量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一下,无力支付高额的教育费用,很难想象义务教育会达到普及的程度,毕竟教育的实施需要基本的保障条件。因此,政府不断推迟义务教育的普及日期,教育政策价值目标难以实现,导致教育政策失真。

    (二)辍学率长期居高不下

    导致儿童辍学问题的主要因素涉及家庭和社会环境等诸方面,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底下必然对送子女入学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辍学问题的首要原因是家庭经济困难,教育的不免费使得许多学生家庭负担不起学习所需要的费用,有的家庭甚至还需要孩子在家或外出工作以增加家庭的收入。印度1—5年级儿童的辍学率在1980年男孩为56.2%,女孩为62.5%,总计为58.7%。《国家教育政策》公布以后的努力,虽有显著效果,但是人口基数大,这仍是一个巨大的教育和社会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未来,因此要真正实现全民教育目标,应使每一个儿童都能完成基础教育阶段的学习,政府的保障机制尤为重要。

    对此,印度政府也有比较清醒的认识,在提交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四十二届国际教育会议的报告中提到:“由于社会经济的不平衡性增加了在地区实施全民教育的困难。目前,仍盛行的一些体现社会不平等的习俗,妨碍了人民获得均等的教育机会。更严重的是,由于经济困难,大批儿童过早地进入劳动市场,以帮助家庭维持生机,童工问题是普遍存在的。

    三、结语

    和印度都是幅员辽阔,悠久的文明古国,又是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农业大国。在,除社会制度外,两国在资源、人口数量、历史遭遇、当今任务等方面都有许多类似的地方。两国有许多的经验和教训可以相互学习和借鉴。我国13亿人口中约有80%生活在农村,普及义务教育的关键是发展农村基础教育,这是一个浩大的社会工程,我国虽然“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但是为了巩固我们的教育成果并尽早实现“全面普及”的目标,我们应该吸取印度的教训,加强政策和财政保障力度,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的精神,扎扎实实地推进农村教育工作,使其能更好地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工程的需要。

    :

    [1]许建美。论影响印度基础教育政策的因素[J].比较教育研究,2005,(10):42.

    [2]赵中建。中印两国全民教育比较研究[J].外国教育资料,1996,(2):51.

    [3]国家教育委员会政策法规司。世界教育发展新趋势(1988-1990)(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第四十二届国际教育会议文件、国家报告选编)[Z].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266.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