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电大办成基础大学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刘天禄 时间:2010-08-16

(一)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改革的洪流滚滚向前。它以摧枯拉朽之势、排山倒海之力向着一切不适应生产力的僵化体制和僵化观念进行着猛烈地冲击。体制在改革,体制在改革,教育体制当然也要进行改革。
   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是我们当前的首要任务。而进行经济建设的首要战略措施就是发展教育和科技。教育事业既担负着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充足物质基础,这就必然使教育的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当教育发展受到限制的时候,经济发展又必然受到一定的影响。这就形成恶性循环。这个矛盾在需要较大投资的高等教育方面表现得特别突出。由于缺乏足够的资金来兴办更多的大学以满足升学和建设的需要、结果形成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局面。中学生是“千军万马”,而大学却是“独木桥”。经济建设需要“千军万马”而“千军万马”又过不了“独木桥”。这是一个很大的矛盾。如何解决这个矛盾?

   我认为,要解决教育发展与经济基础不足之间的矛盾,除要采取多方集资办学外,还有两种方法:一是找到一种投资不多而又行之有效的先进的教学手段。我认为电视教育就是这样的教学手段。充分利用电视教育对于解决所述矛盾是有很大作用;二是将高等教育部份地商品化,依据推受益谁投资的原则,让受高等教育者承担更多的所需费用。但这样作有可能使一些优良学生因经济困难而辍学,这对发展教育是不利的。利用电视教育可以缓解这个矛盾。因为电视教育成本低学生的负担也就相对轻一些。电视教育为学生提供了费用不高的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上述两种方法最后都归结到充分利用电视教育这一点上。而要充分利用电视教育,又必须对现有教育体制进行改革,以使教育体制更适合于电视教育这个先进的教学手段。教育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二)一个大胆的设想
   
如何利用电视教育以解决教育的发展和经济基础不足之间的矛盾?如何进行教育体制改革?
    我的具体设想如下:将大学分为基础大学和专业大学两部分,就像将中学分为初中和高中一样

    基础大学:由电视大学担任。学制二年,也可实行弹性学制。招收高中毕业生。电视大学可设想分为五个大类: 理科类(包括数、理、化、地学等) 工科类 农、林、生物、医学类 财经类 文史类。电视大学各类相应的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电大毕业生经统考后择优录取到各专业大学。未被录取者国家承认其大专学历,自谋职业。
   专业大学:由目前各高等院校担任。招收电大毕业生。学制二年。只开设专业课和部分基础专业课。专业大学毕业生享受本科生一样待遇。
  
于是,我们就形成了下列体制:
   小学→初中→高中→电视大学→专业大学→研究生。
   这个教育体制有两个特点:一是将大学分为基础大学和专业大学两部分,二是电视教育成了整个教育体制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这就充分发挥了电视教育的作用。
 
   所述设想有以下优点:
    ① 大大缓和高等教育的发展与经济基础不足之间的矛盾。电大可在投资不多的条件下大量招生。专业大学由于其学制缩短一半,故可在投资不多条件下将招生人数扩大一倍。
    把愿意学习的青年吸收到电大来学习,这将为社会减少许多待业青年,当然,也就为社会减少许社会问题。未被录取到专业大学的电大毕业生,是地方上“留得住,下得去”的人材,这对于偏远地区的发展是有意义的。
  ② 促进高等教育迅速发展。
    按所述设想,可大大增加大学生的数量,促进高等教育迅速发展,这是没有疑问的。但能否保证质量?答案也是肯定的。其理由有下列三点:
  第一、电大具有保证质量的特有的优越条件。我们知道。只要作到下面两点就可以保证质量;一是有严格而准确的质量检查手段:于是不让不合格者出校。这两个条件电大都具备。电大的质量手段是统一和统一评卷。这种“统考统评”与主讲教师自己出题,自己评卷相比是有相对的准确性。至于不让不合格学生出校门,电大是完全可以作到。由于电大容量大,不怕学生多,故可将不合格学生全部留级。电大可适当采取“低进高出”的办法来保证毕业生的质量。

   第二、由于电大招生多,故出人才的可能性就大。“广种广收,多中选优”不愁没有优良人才出现。由于电大毕业生不能全部进入专业大学,这就必然会产生竞争。这个竞争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电大学生多数已是成年人了应该让他们在竞争中增长才干,在竞争中出人才。竞争可以消除“中学是拼出来的。大学是混出来的”这种不良现象。由于电大是远距离教学,学生不可能靠教师“抱着走”,必须靠自己独立思考。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是有好处的。由于电大可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这有利于学生半工半读,有利一救灾生与社会联系,所有这些都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第三、目前各本科大学的学生,在经历了两年基础课学习之后,各方面都优良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其中必有一些学生由于种种原因而掉队。这显然会影响大学生的质量。按所述设想就可克服这个弊端。因为电大毕业后再考入专业大学的学生是经过考试和挑选的。只有各方面都相对优良的人才有可能进专业大学。
   为成人高校和自学成才提供方便。

   将电大办成基础大学,这对于各种岗位上有志于升造的人,对于各种想要文凭的人显然提供了一个方便的条件。他们可以通过电视大学自学,然后参加考试,合格者就会得到各种相应的文凭。以后只要他们愿意,他们又可报考各类专业大学。电视大学可将高送到各厂矿,机关,街道,以至穷乡僻壤。“普天之下,莫非电大”。高等教育的殿堂就为一切愿意进入者开放,其意义是异常深远的。
  
(三)电大应如何?
  
电大自成立以来,主要担负着成人教育的任务。目前电大已发展成包括理,文史,等的综合性专科大学。电大的成就为国内外一致肯定。如何更好地发挥电大的作用?电大应向什么方向发展?如何发展?
  
一种意见认为电大今后应逐步兴办四年制本科,把电大办成与其它高等院校并驾齐驱的大学。
  
但我主张将电大办成基础大学。首先,这是因为电大可将全国变成一个大课堂,这适合于基础课的教堂。电大可交将第一流的教师提供给全国共同使用,这使电大在师资上占有一定的优势。电视课可以依据需要播放特写镜头以表现各实验现象和结果,各种现象和社会现象。这相当于课堂配备了一部电影机,这是一般课堂所难以企及的。再加上前面提面的电大的实行的“统考统评”对质量的保证作用这使电大完全有能力完成高等学校基础课的教学任务。我认为,在基础课教学方面,电大是可以和正规院校竞争。但在专业课方面电大却有难于克服的缺点。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师“言教身带”而专业课比基础课更需要身带。电大是远距离教学。故难于作到“身带”。电大这个缺点使它在专业课方面难于同正规高等院校竞争。与其将电大办成与目前正规高等院校并驾齐驱的本科大学,还不如将电大办成基础大学。这样目前的正规高等院校和电大都可以作到“扬已之所长而避已之所短”。电大和正规高等学校分工合作,是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的好方法。
   在目前条件下,电大可采取“分散办班,就近入学,食突自理”的办法以求得迅速的发展。具体地说就是县办电大分校,乡镇办电大班。电大 学生与中学生一样就近入学,食宿自理。这样的电大班与中学班比较只是多一部电视机和收录机。每个县都可以迅速办班。实行分散办班,学生就不向大城市集中,也不在学校集中食宿。这一方面避免了大规模富丽堂煌的基本建设,另一方面也避免了由于学生集中而产生的复杂的后勤问题,节省了大量地后勤人员,因此也就可以避免“学校办社会”的现象,同时也为家长节省了开支,这样办班也许有人会对质量有怀疑。关于质量问题,前面也有所论述。这里要补充一点。就是要加强员大分校的建设。必须将电大分校的师资和设备配齐全。同时要配备必要的车辆,让教师到各乡镇去巡加辅导。也可装备仪器车。开到各乡镇大学去巡回作实验。这些措施对于保证质量是必要的。

   (四)展望
   所述设想是为了解决当前与基础不足的矛盾而提出的。今后我国经济将逐步由“发展中经济”变为“发达的”经济。到家 那时所述设想是否还有意义?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来展望一下世界教育今后发展的趋势,看所述设想与世界教育今后发展的趋势是否吻合。
  
九一年十月八日“上海译报”刊登了一篇陈伟庆的标题为“信息时代呼唤教育彻底改革”的文章。文章说:“在美国高能低效的教育加教室的课堂教学已不能适应信息射代急剧增长的学习需求。学习将成为一种生产方式,一种消费品。”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文章提出要改革“教师加教室”的教学方法。文章说:“现在有一种远距离学习——用电信技术实现任何地方和任何讲课者与听课者之间的沟通——从根本上消除了选择空间的障碍。但我们认识到学校只是一种方法而非建筑,我们就会向人们提供许多像闭路电视那校的学校。”这里明确提出了利用电视来扩大教室空间。当教育成为一种消费的时候,只有电视教育能为消费者送货上门。
   文章又说:“反对教育改革的最有害的论调也许是象技术代替不了课堂里的教师这种陈词滥调。”我认为教师从根本上说是不可代替的,但教师不一定要站在课堂上。文章又说:“二十年来的研究表明,电脑辅助教学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能使学生多学30%的课程而学习时间减少50%教学成本降低40%

   显然,今后教育改革的走向之一就是要充分利用技术来改革“教师加教室”的教学模式。将来听大学究竟是什么样子?“国外科技”杂志九一年第一期刊刊登了石国文翻译的题名为“二十一世纪大学”的文章。文章说“二十一世纪大学或学院是由地或实体地联系在一起的资源网。资源是指教师、学生、信息和设备。一个工厂必须是实实在在的。但对一个大学或学院来说有比建筑更重要的东西。”显然,这里所说的“电子地联系在一起的资源网”就是电视大学。“实体地联系在一起的资源网”就是目前的正规大学,也就是设想中的专业大学。显然该文作者认为,将来的大学是由电视大学和正规大学组成。这和我的设想是不谋而合。
   在简单地展望了世界教育发展趋势之后,我们可以说所述设想是符合今后世界教育发展趋势的,所述设想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一个长远之计。
 
(五)电大应在竞争中争取基础大学的地位
   把电大办成基础大学,这是一个牵涉很广,难度很大的教育改革,我们当然要谨慎行事1,只能成功,不能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