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地理教学的认识误区透析
要推进新课程,要贯彻新理念,就必须认真、深入地分析教学现状,必须清醒地把握和透析教学中的认识误区,才可能用新的教学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方式,才可能避免穿新鞋走老路,才可能避免搞教学中的花架子,从而真正达到新课程的教学要求。
误区一:教师包办得越多越好
著名数学家波利亚指出:“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经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性质和联系。”因此,如果学生主动地亲历知识的探究过程,那么在同样的时间和相同的学习资源的条件下,学生探究的程度可能不一致,探究的结论也会有差别,但是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会更容易理解地理知识,会更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根据新课程的要求,教师就应该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提高地理教学的实际效果,但是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一些教师还是存在“教师包办得越多越好”的认识误区,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教师讲得越多越好。一些教师在教学中不敢大胆放手,特别是针对有一定难度的地理问题,总觉得自己讲解会更放心,学生也更容易懂。其实对于有一定难度的地理问题,应该让学生去探究、讨论,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反复地“比较和揣测、推理和归纳、分析和整理”,而如果学生没有通过自己的思考,或者对问题的思考只是蜻蜓点水,对问题的探讨只是浅尝辄止,那么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例如,气候类型的判读方法是学生的思维难点,学生应该从气候特征、气候分布、气候成因等方面展开探索,才可能得出和理解气候类型的判读方法,否则学生是很难真正通过自己的探究来掌握气候类型的判读方法。
2.课堂提问越多越好。教学中,一些教师改变了过去的满堂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把大量教师灌输的时间改为大量的提问时间,从表面的感觉上看,课堂气氛更浓了、更热闹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更高了,但是应该透过“热闹”的现象看“虚浅”的本质,这种满堂问的教学方式,看似学生积极参与,看似师生间配合好,其实是外表热闹而实质空泛,学生并没有真实地参与“问题的探究、思想的碰撞、心灵的对话”,因而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也就大打折扣。例如,关于高一气候的教学,就可根据学生的已有水平和认知规律并结合世界气候类型图进行设问:气候的类型和特征是什么?气候的分布和成因是什么?气候分布的规律是什么?气候的特殊分布和成因是什么?气候类型的判读方法有哪些?这种适度而有思考价值的提问,可促进学生知识的掌握和思维的深化。
3.问题分析越透越好。一些教师对于地理的主要原理和规律,总是想方设法讲清、讲透,才觉得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其实教师只要在充分把握教材、大纲和学生学习情况的基础上,对于地理的主要原理和规律,讲解精辟透彻,画龙点睛,抓住实质和关键,讲在点子上,然后通过变化问题情境,让学生去思考、探索,从体验中去领悟规律和原理,这样的效果会更好。
4.知识讲得越全越好。一些教师对教学的“重点、难点”把握得很准,因而所占用教学时间也就必然比较多,还可以理解。而一些教师对“非重点、难点”,也在孜孜不倦地讲解、分析,这种面面俱到的教学方式,其实反而会造成教学重点不突出,难点不突破,必然出现吃力不讨好的结果,其实对于“非重点、难点”,教师只要稍加引导,让学生独立思考,就可以了。
误区二:练习做得越多越好
教学中讲求“讲练”结合应该说是没错的,但是一些教师误认为做题越多越好,因而使学生在学习中身陷题海,这种机械、盲目的大量训练,只能使学生疲于应付,而没有时间去反思、和矫正,由于沉沦于题海、埋头于练习,使得练习陷入了盲目性和低效性。
1.由于高考地理试题更加重视考查学生思维的过程、解题的方法,而学生又很少进行解题方法的归类和总结,如地形剖面图、等值线图、日照图、气候类型图、影响因素类、措施类、意义类等的解法提炼,当然也就难以灵活面对新情境、新问题。
2.由于学生缺少练后的反思,对于练习中存在的问题,没有或很少去加以清理和思考,对错误的种类(如答题规范、审题技巧、文字表述、答题习惯)和出错的原因也就必然很少去顾及,使得问题如同影随,一直伴随和困扰着自己,从而造成高考时不必要的失分。针对以上问题,平时应该做到精练,并讲究练习的性。
(1)选取高质量试题、试卷,限时解答、临场演练,直接训练思维能力。
(2)演练过程中特别要深刻领悟这些好题的知识价值、思维价值、能力价值;
(3)总结解题的经验教训;
(4)感悟提高思维技能、技巧的过程和效果;
(5)制定改进提升思维能力的措施;
(6)研究和分析高考经典试题,特别是最新高考题,领悟、体会、理解其中的命题思想、设问意图、命题规律、思维价值,从中受到启发,启迪思维,加深理解高题考查能力的方法和训练提升能力的对策,总结归纳解题技能、技巧。通过这种精巧、科学的训练,就可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误区三:媒体用得越多越好
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强调信息技术在地习中的应用,因而多媒体等教学辅助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也就成了评价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依据,因此许多教师认为“只要应用了多媒体,就是成功课”。由于地理知识中的地理部分抽象性强,对学生的空间思维要求高,而传统教学媒体中投影仪、幻灯机、挂图、模型等有像无声,录音机有声无像,因而教学的直观性受到了约束,学生对自然地理的学习存在很大的困难。而多媒体正好能综合处理语言、文字、动画、等信息,且可以声像并茂和动态模拟地球转动、大气运动、海陆变迁、岩浆喷发、生物演化等,并能够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并达到化难为易的效果,多媒体的应用给地理课堂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不可否认,正是因为多媒体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地理教师确实应该积极钻研和探索如何“运用多媒体辅助地理教学”,使其发挥最大的效用。多媒体的应用给地理课堂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多媒体毕竟只是辅助地理教学,不能过分夸大其作用,它的最终目标是为了更有效地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否则会适得其反。例如关于气候复习,如果教师只通过多媒体来展现气候的分布和特征,而没有通过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讨论和归纳、检查和反馈”等环节,学生难以自主建构主干知识,难以提高读图分析能力、绘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与人合作学习能力,那么教学目标也就难以实现。
误区四:小组合作越多越好
新课程认为,地理课堂教学不仅仅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边互动的过程,它还涉及诸如单向型互动、多向型互动、成员型互动等多种互动过程,是多种互动过程的有机统一性,是一种复合型的活动。因此,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和推进,合作教学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合作教学能提供较为广泛的思路和反馈信息,能够促进学生思维的有序,能够大大地提高思维活动的有效性。学生通过合作来集思广益、协作攻关,从而使知识趋于完整,结论趋于完满,因此合作教学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但是一些教师认为,“合作教学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体现,因而应该大胆放手,小组合作越多越好”。其实这是对合作教学的曲解,因为在这种学生之间的合作中,一些学生往往会一遇到问题,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独立思考,而是问同学或问老师。如果过多地应用小组合作,一些学生不但不能够理解知识,提高能力,反而会在“小组合作”的幌子掩盖下,失去自我。常此以往,学生就会失去独立思维的意识和习惯,当然也就会缺失独立思维的能力。为此,适度的小组合作是取得教学实效的正确途径,同时还应该发挥和强化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1.合理搭配小组成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水平,并让学生自主选择合作伙伴,教师作适当的调配。
2.关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应该给学生足够的探究讨论的时间,让学生得到有效的思维训练。
3.在合作学习中要引导学生主动质疑。教师应该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主动质疑,而不是让学生还是顺着老师的思路来进行。
4.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小组合作下的地理课堂,依然还要体现教师的主体性,地理教师应该充当好“管理者”、“促进者”、“咨询者”、“合作者”等角色,不能因为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而把教师与学生完全对立起来,不能因为把主体权还给学生,就缺失了教师应有的作用,否则教学的实效性也就会大打折扣。
误区五:教材用得越多越好
新地理教材的编写,突出案例教学,强调教学的创造性和个性,这为教师的教学创新提供了施展的平台。因此要求教师能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创作,但在教学实践中还存在死抱教材、照本宣科地教教材的现象,把教材当作金科玉律,不敢越雷池一步,在这种“教材用得越多越好”的指导思想下,教师不敢对教材进行大胆取舍,不敢对教材进行合理的调整、删减、补充、延伸和挖深,因而不能适应新课程的要求。例如,地理意义类知识是学生觉得“难以把握思维线索,难以把握答题”的一部分内容,在教学时完全可打破教材的约束,进行创新式教学。
1.知识的归类和梳理。在中学系统地理的内容中有关宇宙中的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海洋污染、陆地资源开发中的生态问题、工农业生产活动中的环境问题、城市化中产生的环境问题,以及运输建设中的环境问题;区域地理中有关区域与区域生态存在的问题;有关重大工程和决策,如西气东送、西电东输、南水北调、青藏铁路、石油战略、开发等都涉及到地理意义的内容。
2.思维的建模与养成。在遇到意义类问题时,思维的切入点应该围绕“经济、生态、和战略”四个方面来宏观把握,并按照题意和试题的具体要求,再从以上四个方面或根据试题要求的某一个或某几个方面进行微观深入,以便养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
3.案例剖析与展示。例如在思考“修建青藏铁路的地理意义”时,应该根据试题要求从“经济、生态、政治和战略”四个方面来着手分析,从而容易得出结论。(1)政治意义:有利于增进民族团结,建立民族平等关系,加强国防建设,维护社会稳定。(2)经济意义:有利于加强区域合作,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加强西藏同北京及内地省市的联系,加快经济发展;有利于缩小东西部越来越大的经济差距,实现共同富裕。(3)战略意义: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需要。(4)生态意义: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通过这种活用教材的教学新方式,学生所掌握的知识也就能够在头脑中“活”起来。
误区六:学生越认真听课越好
心研究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实际教学中,教师包办得多,学生没有经过质疑、判断、比较、选择,以及相应的分析、综合、概括等认识活动,没有思维的碰撞、论争,结论也就难以获得,知识也就难以真正理解和掌握。过去教师常认为,课堂安静、秩序井然、学生在认真听课,说明教师上课水平高。其实,如果教师满堂灌,一说到底,没有为学生的自由探究创造空间,学生只有认真听课的份,学生也就只能被动接受,而无法主动参与,无法主动探索和质疑。这种教学方式,学生的能力无法锻炼,学生的潜能无法发挥,即使教师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却无法参与到知识的发生与发展中来,课堂效果是不明显的。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通过创设各种外部因素来诱发学生的内部因素,要积极创设质疑的情境,激发学生的认识冲突,并主动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来,以便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引起疑问,获得新的发现。在此过程中,使学生的认识潜能得以开发,创新能力得以培养。
例如,地球运动中有关太阳高度角的内容是高中地理的重点,在地理教学中,可通过“设置问题和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的方式来进行:1.太阳高度角的日变化规律是什么?如何应用?2.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周年变化规律是什么?如何应用?3.正午太阳高度角的纬度分布规律是什么?如何应用?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规律的提炼、问题的探讨,在这种主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不断得到能力的锻炼,同时学生还能够更加理解和应用地理规律,这显然比只专心听老师讲解所取得的效果还要好。
在新课程的推进过程中,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新课程理念发生激烈的碰撞和冲突。一些陈旧的教学观念仍在持续地影响地理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方式,为此地理教师必须主动更新理念,清醒地把握并走出教学中的认识误区,从而可以通过教师自己的教学方式变革和教学理念的更新,来带动和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和学习行为的改变。
:
[1]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7
[2]《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朱慕菊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