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国际会展中心空调设计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佚名 时间:2010-08-24

提要:
  本文介绍了武汉国际舒展中心的空调、供暖、防排烟设计。着重介绍了蓄冰、蓄热系统的形式、特点及运行方式。蓄冰系统采用主机位于上游的串联形式;蓄热设备为分层的垂直层流型蓄热槽。大空间展厅采用了喷口送风分层空调。


关键词 蓄冰系统,蓄热系统,散流器,分层空调,防排烟

一、 工程概况
  武汉国际会展中心(以下简称会展中心),位于汉口解放大道与京汉大道之间,是目前武汉市最具规模、配套设施最先进的国际展览、会议中心。占地面积7.69万㎡,总建筑面积12.6万㎡,地下五层,地下二层。展厅面积为4.7万㎡,其中7000㎡超大型展厅一个,4000㎡的大型展厅五个及一批中、小展厅;会议面积2.1万㎡,其中800座的大会议厅,除具有一般会议、放映、演出功能外,还具有同时进行8种语言同声传译的功能;另外配套有快餐厅、商务中心等。武汉国际会展中心已成为武汉市的又一标志性建筑。


二 空调冷热源
  会议展览类空调负荷,随会议和展览的规模、内容及时段的不同有很大变化。而且整个空调系统所耗电能也十分巨大,这就要求空调系统不但具有较强的应变及调节能力,还应具备一定的节能功效。而蓄能系统,能切实满足上述要求。它是由主机及蓄能槽两部分组成,能够根据负荷变化情况灵活的进行多种方式组合,提供空调所需冷热负荷。它还具有很强的备用性,在电力有限的情况下,仅需很少的电量,通过释能而满足空调负荷的要求。
  近年来武汉市推广实施了分时电价政策,峰谷电价比值达到4:1。市供电局对采用蓄能系统的工程,不仅分时计量电价,还降档收费。根据电价政策,综合其初投资、运行费用及投资回收年限等多种因素,会展中心空调系统的冷热源采用了夏季部分蓄冰,冬季全额蓄热的方式。
  1.空调蓄冰系统
  会展中心空调设计日最高冷负荷为12230kw,全日总冷负荷为87870kWh。制冷主机采用美国约克公司生产的四台1800kW双工况螺杆式冷水机组,载冷剂为25%(质量)乙烯乙二醇水溶液。蓄冰设备为美国BAC公司生产的蛇形钢盘管,共24组,沉浸在钢筋混凝土水槽内。夜间制冰蓄冷,其盘管进液温度为-6℃,总蓄冷量35860kWh,蓄冰率为38%。白天供冷时,由板式热器回来的11℃溶液经制冷主机降至7℃,再进入蓄冰槽,盘管出液温度3.3℃。
  考虑到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及性,蓄冰系统制冷主机位于上游的串联方式,即经板式换热器回来温度较高的乙二醇溶液先进入制冷主机降温,再到蓄冰槽降至空调负荷所需的温度。较高温度的溶液先进入制冷主机,可以提高制冷主机效率,降低装机容量,节约运行费用。与常规空调相比,会展中心制冷主机装机容量减少41%,冷冻站内配电容量减少36%。
  系统运行通过阀门控制,可实现蓄冰槽单独融冰供冷、双工况制冷主机单独供冷、蓄冰槽与双工况制冷主机联合供冷等不同运行模式。图1为设计日冷负荷平衡图,图2为蓄冰空调系统流程图。系统运行策略实行优化控制,在设计日工况采用制冷主机优先,为降低运行费用,在峰值电价时段,只开三台制冷主机,平价时段四台制冷主机全开,冷负荷不足部分由融冰补充。非设计日工况采用融冰优先,根据负荷预测及实时监控,合理分配各时段融冰量,最大限度减少峰值电价时制冷主机的开启,随着负荷的减少,直到采用全融冰供冷。这样无论什么情况,储存的冰量都可以得到充分利用,充分发挥蓄冰空调削峰填谷,减少电网高峰用电量,节省运行费用的作用。
            
             
                     图2 蓄冰空调系统流程图

  2.空调蓄热系统
  (1) 蓄热槽设计
  本工程在初步设计时,曾考虑采用蓄冰槽兼作蓄热用,这样可以减少因采用蓄能系统而增加的建筑空间。但在后来的调查讨论中发现,冷热共槽,由于腐蚀的原因,使得运行效果很不理想,冰盘管在两、三年时间内就腐蚀穿孔。如果在水中加防腐剂,可以减轻腐蚀的影响,但会改变水的冰点,使得蓄冰过程无法控制。若冬夏季换水,则会大大增加水处理费用,故在施工图设计时,采用冷热分槽。
  会展中心设计日最高热负荷为6830kw,全日总热负荷36280kwh。制热设备为美国富尔顿公司生产的三台1800kW的电锅炉,蓄热设备为垂直层流型热水槽,蓄热终温90℃,用热终温52℃。系统正常运行时为夜间蓄热,白天关闭电锅炉,完全利用所蓄热量供暖,在特殊情况下,也可用电锅炉直接供暖。图3为蓄热空调系统流程图。
  蓄热槽位于地下一层,为一23.7×16×6.5m的钢筋混凝土池子,与主体建筑联为一体,为减少温度应力对主体结构的影响,水池采用内保温,保温材料为100mm厚聚氨酯发泡板材,内衬五布六涂玻璃钢防水层。
  (2) 散流器设计
  垂直流型蓄热槽,为实现自然分层的目的,要求在蓄热释热过程中,温度较高的水始终从槽上部流入或流出,温度较低的水始终从槽下部流出或流入。故在槽内设置了上下两组均匀分配水流的散流器,并且上散流器开口向上,下散流器开口向下。蓄热时锅炉送来的热水由上散流器进入蓄热槽,而冷水由下散流器流出,进入锅炉加热。在释热循环中,水流方向相反。
       
  影响蓄热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斜温层,即由于冷热水间自然的导热作用而形成的一个冷热温度过渡层,它的存在减少了实际可用蓄热量,但它也能有效的防止蓄热槽下部冷水与上部热水的混合,散流器设计的要点就是要在蓄热槽内获得较薄的、稳定而明确的斜温层。
  根据流体力学原则,当槽内流体浮力大于惯性力, 即弗劳德数Fr<1时,可以形成很好的密度流。而较低的雷诺数Re也有利于减小斜温层的混合作用。其中Fr和Re分别为
          
           
    式中 q----散流器单位长度流量,m3/s·m;
       g----重力加速度,m/s2
       h----散流器进口开口高度,m;
       ρi----进口水密度,kg/m3
       ρa----槽内水密度,kg/m3
       v----进口水的运动粘度,m2/s。
  从式(1)、(2)中可以看出,Fr、Re除与流量、供回水温差有关外,还与散流器的设计密切相关,好的散流器可以形成稳定的斜温层实现较佳的分层效果。
  会展中心的设计中,每台散流器设计成H型,由于槽体较长,为使流量分配均匀,每组散流器均设计成三台并联形式,每台散流器设一流量平衡阀。取Re=850,同时控制Fr<1,x 经散流器开口角度120°,开口宽11mm,出口流速0.26m/s。

  3.热力交换系统
  蓄冰蓄热系统与空调末端用板式换热器隔开,可减少乙二醇及软水处理量,通过热交换,夏季向末端供给7/12℃冷水,冬季供给50/40℃热水。

三、空调水系统
  空调末端水系统采用一次泵变流量系统,由于冬夏季空调循环水量相差很大,为节省电能,冬夏分设循环水泵。水系统共分为五个环路,其中地下展厅两个环路,地上东、西展区各一个环路,中心花篮为一个环路。每个环路的回水总管上各设一个流量平衡阀。


四、 空调方式
  1.高大展厅:会展中心高大展厅较多,如果采用全空调方式,势必造成很大的能源浪费,对这类面积、空间都很大的展厅,设计采用分层空调方式,根据射程及建筑空间造型,在4~9m的高度上采用德国妥思公司生产的DUK型远程投设喷口侧送风。空气处理机组设在展厅的局部夹层内,夹层下部一般采用散流器下送风。
  2.展示大厅:位于中心花篮五层的城市展示大厅,为全玻璃造型,层高25m,不仅热工性能差,而且给空调管道的敷设带来很大的困难。设计将空调机组设在四层吊顶内,通过六根异形风柱向大厅内人流区送风。每根风柱风量约12000m3/h,送风口高度3.5m。
  3.大厅:一层的交通大厅,空间较高,且形成有南北贯通的穿堂风,空调系统在冬季很难实现设计温度。因此,在该大厅内采用了空调送风与低温地板辐射相结合的供暖形式。低温地面散热量为105w/m2,新风负荷,由空调系统承担。
  4.中小展厅:层高≤7m的中小展厅、会议室等采用散流器或条缝型风口下送风。
  5.办公及洽谈室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方式。
  6.信息中心,运行方式不同于展厅,且有较大面积的内部区,为保证过渡季节的空调效果,采用VRV系统;消防控制中心采用分体式风冷热泵机组。


五、 防排烟设计
  1. 地下二层汽车库,停车位450个,分为两个防火分区。设计的机械排烟系统,兼作平时排风系统,排风、排烟量均为6次/h。
  2. 地下展厅的排烟系统与空调系统相结合,经过阀门切换,利用空调送风管作火灾时的排烟管道,在过渡季节也可利用此系统作排风用。
  3. 地上展厅、会议厅等部位,均利用平风系统与专用排烟风机共同作火灾时的排烟系统。对于室内净高大于6m的空间,不划分防烟分区,排烟风量参照中庭排烟的方法确定。
  4. 四层多功能厅、五层大会议厅,面积大、人员多,火灾时,疏散困难。建筑设计时,在这两处均设计了疏散走廊。在设计中,将疏散走廊视为避难间,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阻止烟气进入走廊,使滞留人员,迅速地疏散至安全地带。
  5. 凡不具备排烟条件的防烟楼梯间、消防电梯前室或合用前室,均设置正压送风系统。


六、 结束语
  武汉国际会展中心,建筑面积大、空间变化多样,使用功能复杂,建筑热工性能差,对空调设计极具挑战性。在空调系统设计中,合理确定蓄能比例,优化蓄能系统设计,并且根据具体的空调对象,选用不同的空调末端送回风方式,不仅能实现较好的空调效果,还能获得较好的效益。目前,会展中心已建成使用,空调系统尚未全面投入运行,从部分运行情况看,空调效果良好。


七、
  1.华泽钊,刘道平,吴兆琳,邬志敏.蓄冷技术及其在空调工程中的应用.北京:出版社,1997.
  2.严德隆,张维君.空调蓄冷应用技术.北京:建筑出版社,1997.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