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交际中的语码转换研究
至少到目前为止,在网络环境下,人们之间的交流基本上还是依靠言语交际来实现,因此笔者以为,探讨网络人际传播基本的落脚点应该是对虚拟环境中的交流双方的言语分析。
本文对网络虚拟环境中的交流作了相应的分析,将网络虚拟环境交流划分为人机交流与虚拟人际交流两个部分,并进而借用社会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的相关研究成果来讨论在虚拟语境中的言语交流。本文将研究的焦点集中在网络言语交流中的语码转换现象上,希望通过对网络言语的语码转换现象的研究,更深入的揭示出网络交流中的人际心理以及网络语言的社会意涵。
关键词:言语交流,语码转换,虚拟环境,非言语交流
一、引言
互联网是一种集大众传播、组织传播、人际传播等各种传播功能于一体的新的传播环境,它的出现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虚拟环境的交流机会。在这个虚拟环境中,人们的交流、信息的传播都与现实环境中有着相当的区别。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在这个虚拟的传播环境中,人们会采取怎样的方式、依靠怎样的规则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与需求,而他们又会以怎样的心理在这种虚拟环境中交流生存。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无疑将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网络传播的本质,也因此,对网络环境中的人际传播的研究成为许多研究者关注的重点,
至少到目前为止,在网络环境下,人们之间的交流基本上还是依靠言语交际来实现,因此笔者以为,探讨网络人际传播基本的落脚点应该是对虚拟环境中的交流双方的言语分析。
而事实上,已有不少的研究者注意到了网络环境中言语交流研究的重要性,也已有一些初步的研究,不过目前大多数的研究一般都集中于对网络语言的形式、特色以及风格所做的分析,在网络言语分析的深层面研究开展的还不够。有鉴于此,本文对网络虚拟环境中的交流作了相应的分析,将网络虚拟环境交流划分为人机交流与虚拟人际交流两个部分,并进而借用社会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的相关研究成果来讨论在虚拟语境中的言语交流。本文将研究的焦点集中在网络言语交流中的语码转换现象上,希望通过对网络言语的语码转换现象的研究,更深入的揭示出网络交流中的人际心理以及网络语言的社会意涵。
二、关于网络虚拟环境交流
笔者认为,网络虚拟环境交流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简化为人机交流与虚拟人际交流两个部分(见下图)。其中人机交流主要是指用户与机等网络终端之间的交互,在这方面,很多研究者的注意力集中人机接口以及信息系统的设计等方面。而虚拟人际交流则关注网络用户在虚拟环境中的交流心理行为。
传统的人际交流包含有言语交流与非言语交流两种形式,言语交流主要指语言与文字上的交流,而非言语交流则通常是指"在一定交流环境中言语因素之外的,对输出者或接受者喊有信息价值的那些因素。这些因素既可人为地生成,也可由环境造成"(Samovar et al,1981),例如交流过程中交流者的手势、面部表情,坐姿、以及语气等。而研究者们更发现,交流活动中非言语交流似乎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虽然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随着互联网各项服务功能的不断完善,诸如可视电话这样的可视交流系统也会逐渐,但至少到目前为止,网络还只能给我们提供一种虚拟的环境,人们不可能在虚拟环境中利用自己的形体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心情,所以人们的交流主要是依靠语言文字来进行(事实上,我个人还以为,即便在以后可视交流系统已逐步普及,但网络用户为了确保自己在网络虚拟环境中的表现能有别于现实环境中,网络用户应该还是会大量依靠语言文字来进行交流),所以一般人都认为在网络虚拟环境中,并不存在有如同传统交流环境中的非言语交流现象。但我以为,仔细考察网络虚拟环境中的交流现象,其中实实在在的存在着能够表达出如同传统交流环境中交流者的手势、面部表情,坐姿、以及语气等非言语交流功效的替代形式,这些形式主要是图像、动画以及各种自创的符号等。实际上,早先也有部分研究者将这些形式称之为副语(electronic paralanguage)。例如Turner(1988,转引自潘美岑,2002b)指出常见的电子副语有图形、谐音、转喻和简写四种。吴筱玫(2001)认为中文副语的现象和Turner所说的相似,但是的状况是国、台、夹杂使用,面貌更为复杂。卢谕纬(1997,转引自潘美岑,2002b)对电子副语中图形符号的使用曾做了分类:表情状态类、声音语气类、动作类以及个人形象四类。表情状态类是指微笑、哭泣等表情符号;声音语气类是指像~这类可表达语气效果的符号;动作类是含有动作意味的符号,例如p(^o^)q很像是在帮对方加油打气;个人形象类则是描写外观这类的符号,例如@_@很像是戴眼镜。
不过仔细分析电子副语,我们可以看出电子副语的引入其实也是因为计算机中介传播以文字为主,缺乏情境线索,难以传达非语言信息,如表情、手势等,所以产生了电子副语这种用以补偿非语言线索的方法(Yates,转引自吴筱玫,2001),也就是说,电子副语所具有的功能其实与传统环境中非言语交流是完全一样的。但电子副语包含面较广,不仅包含了图形、动画,还包含了谐音、简写等,而这又与言语交流存在着交叉的地方,象谐音、简写等形式其实都可以归入言语交流中的语码转换现象或言语变异现象。我个人认为,我们完全可以按照传统的人际交流的划分,也将网络虚拟环境中的人际交流区分为言语交流与非言语交流,其中非言语交流包含有象图片、动画、符号等可以反映交流者交流心理的各种形式;而其余的象谐音、简写等则归入言语交流体系中,这样的分类一方面可能更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网络人际交流的真实本质,更重要的是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刻的理解网络虚拟环境中的人际交流与传统环境中的人际交流存在着怎样的不同,我们是否能利用我们在现实环境中积累的交流经验来引导虚拟环境中的人际交流,如果能,我们该如何引导? 网络虚拟环境中的非言语交流的各种形式:
1、以图片或动画等指代交流者的心理。我们在网上交流时有时会注意到有些用户在聊天或发贴子时经常会在其中加一些图片或动画,虽然我们不能认为所有这些行为都含有一定的意义,但不可否认,的确有一些图片或动画是代表着交流者当时的心境的。
2、以各种符号指代一定的含义:例如::)表示微笑;:P表示舌头; >:< 表示愤怒等,关于各种符号的使用及其所代表的含义在许多中都有详细的描述(程乐华,2002;潘美岑,2002b),在本文中就不再赘述。
从整体情况来看,网络虚拟环境中的非言语交流的形式与现实环境中的非言语交流相比,显然还显得比较简单,远远不足以表述清楚交流者的心境,更不用说表述交流者的潜在交流目的了。不过,我们也相信随着网络交流的日益深入普及,网络非言语交流的形式应该会变得更加多元化。
相比较而言,由于在当前网络虚拟环境下,交流主要的渠道是依靠语言文字,因此网络虚拟环境中言语交流的研究就更具有代表性,在这方面可资研究的主题应该极为丰富。考虑到由于现实环境中的言语交流与网络虚拟环境中的言语交流两者研究的对象相同,因此几乎目前在现实环境中有关言语交流的所有主题都值得我们在网络虚拟环境中展开研究,而且更进一步的比较研究显然会有助于我们更深入的理解网络虚拟环境的本质以及虚拟环境中的人类的心理行为。笔者以为,以下几个主题是值得研究者在开展网络虚拟环境中言语交流研究时需要关注的:
1、关于网络人际交流中(虚拟)面子与权威建立的问题。
在社会学、传播学和社会语言学研究领域,对于个体人际身份的理解一直都是个重要的议题,这里面涉及了诸如认同、面子、礼貌体系、权势等概念。社会语言学领域关于面子的研究来源于交流的实际需要:在交流中必须明白交流参与者是如何判定他们之间的相对地位的,他们使用什么语言来对他们归于地位差异的预测做编码的等(罗纳德.斯考伦、苏珊.王.斯考伦,1995;施家炜译,2001),而这种判别方式同样适用于网络虚拟环境中。我们需要理解:面子的"关联"与"独立"这两个悖论特征在虚拟环境中是否依然存在,是否有更强烈的表现,亦或是有其它的表现;我们还需要理解,构成面子(礼貌)体系的三个主要因素:权势、距离与强加程度,在网络虚拟环境中的表现和变化。
2、 码转换现象的研究
所谓语码转换可以定义为在一次语言交流中出现了属于两个不同的语法体系或亚体系的言语片段(甘帕兹,1982,徐大明、高海洋译,2001)。人际交流中的语码转换其实含有非常丰富的社会用途,虽然早期的研究者一直都把语码转换看作是个边缘性的、过渡性的现象,好象只是一个在学习新语法过程中的干扰现象。但现在的研究表明,语码转换在交际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在社会语言学领域,语码转换正成为近年来的热门话题。而在网络人际交流过程中,语码转换的现象十分普遍,我们都可以注意到网络言语交流中大量的中夹杂、中文文字与拼音夹杂或者方言与普通话夹杂使用的情况,这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研究的思路,网络虚拟环境中的这种语码转换与现实环境中有何不同,它们是否能反映出网络受众独特的交流的机理。
3、网络社团的话语系统
互联网给人们提供了各种虚拟的交流场所,这种场所不再受到地域和时间的限制,因此,它也会如同办公室、会所一样为同一群人提供一种社团式的交流。众所周知,话语体系对社团的重要性,每个社团通常都会具有自己独特的话语体系。我们需要考察的是,在网络虚拟社团中,不具有相同社会背景的网络受众是如何组建并完善自己的话语系统的,这种话语系统的开放性如何。
除此之外,象网络言语交流中的语境规约、网络跨文化交流、跨民族交流等也都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课题。
三、相关研究进展概述
1、对网络语言形式与特色的研究
Voiskounsky(1997,转引自周君兰,2001)描述计算机中介传播的交谈情形,并探讨网络言辞使用的属性(attributes)时。他发现,网络中的对话兼具书写和口语的特质,也同时存在对话和独白的形式。因媒介的特性使然,发展出计算机中介传播的独特文化。包括没有发言时间及顺序限制、参与者可以同时发言、常引述前人的信息、发展出辅助的表情符号、使用缩写、简化的文法结构等等。邬敏(2001)对网络中出现的新词语进行了分类,包括旧词新义类新词语,创新的新词语,缩略语新词语,符号词语等四类,并进而对网络新词语的特点进行了讨论。潘美岑(2002a)以汉语的理论来探讨网络语言,研究发现使用者常搭配符号的使用来加强语音的效果;使用新构词、语气词的情形频繁;错字多;自由运用拓展标点符号、甚至产生语音的效果;用空格或换行来分句;多属口头语体等现象。在这些特色之中,又以语气词和新构词的使用最为普遍,可以推估网络语言的自由度相当发达。至于网络中不同语言风格的研究,Baron(1999,转引自潘美岑,2002b)选择电子邮件为研究范畴,他认为电子邮件在格式上混合了口语和书面两种格式;在文法上,电子邮件的用词较接近口语形式,但在句子的构成上,则是混合的。另外,就网络语言的特色而言,卢谕纬(1999,转引自潘美岑,2002b)针对社交性讨论区作研究,研究发现使用者喜好采用大量的"拟声语气词"作为语气的修饰,并且数量不会因话题和对象的不同而有太大的差异。而这些拟声词多是情绪的抒发,以传达笑声的用词最多,多半用比较愉悦的字眼,以表现较和谐、明朗的沟通语气。而江臻(2002)也从词语和句子的运用特点,数字元元元、字母和非文字元号的运用特点,运用网络机器术语为材料的修辞方式等三个方面归纳了网络语言的基本特点。
2、对两性在网络语言运用上的差异的探讨
Herring(1993)研究了网络上两性语言使用上的差异,质疑计算机中介传播是否真的促进了民主的讨论。她的研究结果发现,尽管新科技拥有民主的潜力,但实际情况却是一小部分的男性主宰了整个讨论。男性使用的语言倾向于敌对(adversarial),从不必要的展示知识、强烈主张自己的观点,到反驳、轻蔑不同意自己意见的人。两性使用的语言修辞有着明显的差异。男性在语言修辞上采用自我推销和敌对的策略,在沟通的过程中,女性受到男性的检查;男性的反应不是忽略女性的发言,就是试图显示她们的参与讨论不合法(delegitimize)。这种语言沟通的方式使女性感到不舒服,因此较少参与讨论。方念萱和苏彦豪(1995,转引自周君兰,2001)则以女性主义站的女性主义版为例,运用哈贝马斯的交流行动理论,检视其中的讨论过程;探讨网络提供公共参与的可能性。结果发现:网络上的对话,椰油能够推进到理论层次的,但因为话题通常是个人设定,多方响应形成,初始话题的定义仍然属于主流论述,但在对话过程中,也会出现不同的定义和框架。他们指出网络上的讨论需要认明个人议题与公共议题、对话与放话、取得了解与寻求共识的差别。晏毓良(2000,转引自周君兰,2001)研究了台湾BBS上的男女在对话型态上是否有所差异,他以对谈话量(amount of speech)、回馈语(minimal responses)、笑(laughs)、语尾助词(final particles)、符号表情(emotions)、和创意语言用法(creative language uses)等六方面来进行分析。
3、语码转换现象
从笔者的调查来看,利用言语交流、话语分析等相关领域的视角来开展人际交流的研究还比较少见。Werry(1996,转引自潘美岑,2002b)曾以IRC(网络实时聊天系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包括法文与两种语码的研究,研究发现由于暂存的、空间的、情境的以及社会的种种限制,组合成相当复杂的一套限制,使得一些新的沟通和互动的形式出现。
四、网络虚拟环境中的言语交流:对一个案例的初步探讨
4.1 研究方法
在本案例研究中,我们采取参与观察法来进行研究。本文观察时间为2002年1月9日至2003年1月13日,以南京大学的小百合的每日十大热门贴子做为观察对象,考虑到一些具体原因,例如如果我们对每一个热门帖子的跟贴都进行统计的话,工作量极其庞大(每个热门帖子的跟贴都在100以上),因此我们只选择了跟贴显示的第一页(每页显示30个跟贴);其次考虑到样本选择的普遍性与代表性,我们对样本进行了连续5天的跟踪观察;我们认为,由此产生的样本已基本能反映出总体的情况。笔者在下文中对这些样本进行了初步的统计分析,用以思考网络虚拟环境中的言语交流与非言语交流现象,并希望能深入了解在这种虚拟的沟通情境中网络言语交流的某些特征,如网络交流中的语码转换问题,以及语码转换的社会意义等。
这里所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可能会有研究者认为研究网络言语交流最好的方式应该是观测聊天室的聊天现象,因为这种情景与现实环境中的言语交流最为相近。笔者个人也赞同此观点,但一方面考虑到BBS也提供了一种虚拟环境中的交流空间,而且至少在目前为止,深受国内青少年网络用户的喜爱,对这一形式的交流空间显然也应有深入的认识;另一方面,BBS的交流与聊天室相比,存在的最大区别是聊天室提供的是交流双方点对点的交流,而BBS提供的则是点对面的交流形式,但显然这并不妨碍我们做网络交流语言上的研究,因为交流者所面对的交流环境都是网络虚拟情景;而且根据笔者在此实验中的观察,即便是BBS,实际上也不缺乏,甚至有很明显的较多的点对点的交流存在,只不过这种点对点的交流不象聊天室中那样集中和互动,通常都是发贴者响应跟贴者的意见,但跟贴者的进一步反馈则比较缺乏,这也算是BBS交流的一个特点吧。
4.2 基本结果
观察日期 总贴数 带有非言语交流的发贴数 言语交流发贴数 备注
语码转换贴数 无语码转换贴数
1月9日 300 14 55 234 有3个跟贴中既有非言语现象,也有语码转换现象
1月10日 270 23 37 214 本日十大热门贴中有一个热门贴因主题错误被删除,其余被统计的跟贴中有4个贴既有非言语交流现象,也有语码转换现象
1月11日 300 32 85 194 11个跟贴中既有非言语交流现象,也有语码转换现象
1月12日 300 24 62 218 有4个跟贴中既有非言语交流现象,也有语码转换现象
1月13日 300 19 80 207 有6个跟贴中既有非言语交流现象,也有语码转换现象
(1)从统计结果看,有非言语交流现象的占8%左右,我们认为这一比例对于网络虚拟环境中非言语交流的实际情况而言可能偏低。因为我们选取的研究对象为南京大学的BBS,此BBS并没有提供大部分BBS有可能提供的一些象征性符号。
(2)存在有语码转换的样本占了总样本数的22%,占了言语交流样本数的30%,这显示,在网络虚拟环境中,言语交流中的语码转换现象还是比较普遍的。
(3)无语码转换的样本占了总样本数的70%,而同样也占了言语交流样本数的70%
4.3 语码转换现象研究
正如我们在上面指出的,网络虚拟环境的言语交流包含的研究课题众多,我们在本案例讨论中不可能全面进行讨论,我们在这里仅选择了网络言语交流中的语码转换现象进行研究。
1、语码转换的语言结构讨论 Huang与Milroy(1995)在对语码转换进行语言学分析时指出,从语言结构角度看,语码转换有轮换式(alternational)和插入式(insertional)之分。插入式转换属于分句内(intra-clausal)转换,而轮换式转换则是分句件(inter-clasual)转换。其中插入式转换现象又可区分为"语篇性插入"、"分句性插入"、"词组性或单词性插入"几种。
(1)轮换式语码转换
轮换式语码转换在网络言语交流中极为少见,在我们的观察统计结果中,仅有一例:
例1:"kaichu 开除的说!"
在该例中,语码转换是在文字与汉语拼音中完成,虽然按照甘帕兹的界定,语码转换应该是在一次语言交流中出现了属于两个不同的语法体系或亚体系的言语片段(甘帕兹,1982,徐大明、高海洋译,2001),但事实上,在许多研究中,尤其是在文字交流的研究中,这种现象也可被视做为语码转换现象,这有点类似于语言交际时的方言与普通话这类的转换,而这类转换也同样被视做为语码转换现象。
(2)语码转换的语篇性插入
在我们收集的样本中,我们很难说有标准的语篇性插入的例子,所谓语篇性插入,是指在基础语中插入有一定篇幅的嵌入语篇。考虑到BBS的跟贴一般都是由跟贴者自己来写,所以整个语篇本身就比较短,用短句和词组的现象比较多,比较少的会出现语篇性的跟贴,而出现语篇性插入的可能性就更小了。不过在我们的样本中,还是有一例可以看成是语篇性插入的,因为整个语境都是中文语境,而其中有一个跟贴使用的是,且并非只是短句。 例1:what do u want to express? maybe u should first shut fuck up if u wanna the students of NJU to be silent here ,damn u
从上面的这个语篇性插入的例子中,我们还能清楚的看到网络语言的某些鲜明特征:大量的使用谐音字、简化字,口语化并带有一定的攻击性。
(3)分句性插入
相比较轮换式插入以及语篇性插入,分句性插入的现象就比较常见了。 例1:或许有很多缘分和机会,只是你没有去追寻,Best wishes for you!
(4)短语性或单词性插入
而在网络言语交流的语码转换中,最常见的无疑是词组性或单词性插入,这与我们在平常言语交流中一样,因为词组性或单词性插入易于使用,并能表达出交流者突发性的心理想法。不过这种作用在网络虚拟环境中可能就不太一样了。
例1、如果是真的,可以把他的有关信息贴到suggestion版
例2、这个大型的报业集团是第一个给我offer的单位,一路过关斩将,都非常顺利
2、虚拟环境中语码转换的社会意义与语用意义
以上我们讨论了网络虚拟环境中言语交流中语码转换的一些结构性的问题,下面我们将简单分析一下这些语码转换现象所表达的社会意义和语用意义。而关于现实环境中的语码转换的社会意义和语用意义,在相关文献(甘帕兹,1982,徐大明、高海洋译,2001;Romaine,1989,转引自黄国文,2001)中其实都已有比较详尽的讨论。概括起来说,语码转换可以表示所指功能、表达功能、感叹功能、修饰功能、指定功能等等(Romaine,1989,转引自黄国文,2001)。综合案例中的语码转换现象,笔者认为,网络言语交流中的语码转换的目的是多种多样的,可能是一种表现心理,也可能是一种从众、跟风;也可能是为了起到一种强调的作用。
(1)"强调"作用分析
在网络虚拟环境中,由于无法利用语气、手势等行为来表示交流者的感受,所以一般只能利用非言语交流的符号来表达,但我们的研究发现,网络交流者也可能利用语码转换来表达自己的强调语气,例如在前文中的轮换式语码转换的例子中,"kaichu开除的说!",这句话从结构上(重复)就给人一种强势的感觉,表达了发话者比较强烈的感受。而的确考察这句话的前后语境,我们可以看出,这一转换起到的是一个强调自己意见的作用。
(2)约定俗成,有时也表达一种从众、跟风的心理
这种现象可能是网络语码转换现象中最常见的,在网络上存在有大量的约定俗成的写法,例如现在十分时髦的说法"晕倒",在网络上一般都以英语形式表达"faint",更多的是简写为"ft"。不过在这种大量的约定俗成的形成过程中,也表现出了网络交流者的从众与跟风的心理。
(3)表现心理分析
我们注意到,网络交流者使用语码转换有时是为了起到一种自我表现的作用,例如"这个大型的报业集团是第一个给我offer的单位,一路过关斩将,都非常顺利。",虽然对于交流者来说这也可能是当时的一种无意识的行为,不过笔者还是以为,交流者的这一语码转换行为应该是有心理准备的,因为这毕竟不是口语交流,众所周知,我们在使用键盘时,中文与英文的拼写是需要切换输入方式的。 总的来看,在现实环境中,语码转换常常起到讨好、恳求、争论或争辩的作用,讲话人是在说服、劝导或者教诲他人(甘帕兹,1982,徐大明、高海洋译,2001),但我们注意到,在网络环境中,特别是在笔者此次研究的BBS环境中,语码转换往往起到一种节省语言或是强调的作用,更多的只是为了表示自己的意见,虽然也有一些带有强烈的自我感情色彩的情况,但这种能引起交流者互动的现象还是较少,可能在聊天室这种点对点交流更充分的环境中会比较常见。
五、结语
本研究是以BBS为研究背景,探讨了网络虚拟环境中的人际交流问题,我们将网络人际交流划分为言语交流与非言语交流两部份来讨论,这样的划分有助于我们厘清网络人际交流的基本格局。在本文中,笔者通过收集网络言语交流的样本,针对言语交流中的语码转换现象做了较深入的分析。然而正如笔者在文中指出的,网络虚拟环境中的人际交流是一个十分庞大的、多学科交叉的、也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研究领域,本研究只是一个最初步的工作,笔者也希望这篇文章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由此吸引更多研究者对这一研究领域的关注。
文献
1.晏毓良(2000):《BBS上的男女对话型态差异》。高雄师范大学英语学研究所硕士。
2.程乐华(2002):《网络心理行为公开报告》。广州:广东出版社。
3.方念萱、苏彦豪(1995):〈网络传播中的对话与对峙-以女性主义联机版的言说为例〉,第一届信息科技与社会转型研讨会论文集。台北,中研院社会研究所筹备处。
4.黄国文(2001):《语篇分析的理论与实践--广告语篇研究》。上海:上海外语出版社。
5.江臻(2002):<网络语言运用特点及其分析〉,《视野》(内部刊物),南京大学社会学系
6.卢谕纬(1997):〈说文解字-初探网络语言现象及其社会意义〉,第二届信息科技与社会转型研讨会。台北,中央研究院社会学研究所筹备处。
7.卢谕纬(1999):《当我们同在一起!BBS社交性讨论区之言说分析》。中正大学电讯传播研究所硕士论文。
8.罗纳德.斯考伦、苏珊.王.斯考伦(1995),施家炜译(2001),《跨文化交际:话语分析法》,北京:社会文献出版社
9.潘美岑(2002a):〈网络语言之初探研究-汉语的取径〉,信息传播学术研讨会。台北,世新大学。
10.潘美岑(2002b):〈网络语言之初探研究-语言学习理论的取径〉,2002年网络与社会研讨会。
11.吴筱玫(2001):网络传播。http://www.jour.nccu.edu.tw/smwu/ebook/ic/ch5.htm
12.邬敏(2000):〈网络传播与网络新词语〉,中华传播学会2000年研讨会。
13.约翰.甘帕兹(1982),徐大明、高海洋译(2001),《会话策略》,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4.周君兰(2001):〈虚拟的沟通:一个网络语言文化的初探性研究〉,2001年网络与社会研讨会。
15.Baron, N. S. (1998). Letters by phone or speech by other means: the linguistics of e-mail. L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s,18:133-170.
16.Herring, S. C.(1993). Gender and Democracy in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Available URL:http://dc.smu.edu/dc/classroom/Gender.txt(2001/5/1)
17.Huang,G.W.& Milroy. L.(1995). Language preference and structure of code-switching. In Graddol.D & Clevedon.S.T(Eds.). Multilingual Matters,pp35-46.
18.Romaine,S (1989). Billingualism. Oxford:Blackwell.
19.Samovar et al, (1981). Understanding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Wadsworth.
20.Turner, J. A. (1998). E-Mail technology has boomed, but manners of its users fall short of perfection. Th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 13(April):A1, A16.
21.Voiskounsky, A. E.(1997). Telelogue Speech. In Sudweeks, Fay et al.(Ed.) Network and Netplay:Virtual Group on the Internet, pp27-40. Cambridge:AAAI Press/MIT Press.
22.Werry, C. C. (1996). Linguistic and international features of Internet relay chat.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Linguistic, Social and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s,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