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史百年回顾——改革运动前后语法翻译法与自然法的变迁
〔关键词〕教学 改革运动 语法翻译法 法
〔论文摘要〕改革运动(Reform Movement)是指1882~1904期间主要在欧洲掀起的外语教学改革。回顾改革运动前后语法翻译法与自然法的变迁,时间跨度在一百年以上,为现在语言研究人员提供一些外语教育研究的理论基础,希望语言教学和研究者可以从中找出更多的教学发现从而提高语言教学质量。
在早期的英语教学史上,语法翻译法长期以来占据着主导地位。直到19世纪,的发展、人们日常交往的需要使传统的语法翻译教学法受到了改革动力的冲击。19世纪语言教学的发展主要有3个趋势:第一,在1800以前,外语教学逐步与现代中学课程相结合。其次,在19世纪中叶,功利主义语言学习相关实际需要和兴趣要求进一步扩张。最后是1880年———教学改革早期,出现了许多个人改革者如:法国(Jacoto,tMarce,l Gouin)和英国(Prendergast),他们带着革新的思想对教学改革做了很大的贡献以至于到了20世纪被Palmer和West进一步发展。虽然由于当时缺少足够的理论基石和专业的语境来发展他们的理论,当时只是被看作为是一种特质,但他们的思想仍为改革运动(ReformMovement)提供了铺垫。
一、语法翻译法
语法翻译法于18世纪末始于德国,由于语法翻译法的基本结构已经被老师和儿童在他们的古典语言学习中所熟悉,所以这种方法一直被保留下来。其主要目的是为了简化语言教学、注重句子的准确性,其中包括各种句子翻译的练习(Baugh&Cable,2001)。特别是在英国,大学控制了公共体系,因此在教学中也是为了迎合这一点,但是他们忽略了现代语言的教学。相反在德国,由于政府控制当时教育体系,所以他们更愿意接受改革运动,很早就出现了用单语教学的情况了。虽然在Krefeld他们改革的英语课中运用了口语问答的形式,但语法翻译法教学中依然存在着语法规则模糊、实践能力差的缺点。到了19世纪,人们要利用航空、铁路工具的发展,满足他们的日常交际、商业贸易的需要。也正是在此时,在人们还只注重对儿童用课本教学的时候,Ahn和Ollendorff却采取了适合成人学习的有实践意义的教学改革。他们从某些方面来说采取的是比较折中的办法。在他们的课程中都涉及了语法规则并采取了分级的方式教授。与Tiark和Weisse的书相比,他们1834和1843出版的A New, Practica,l and EasyMeth-od; ANewMethod ofLearning toRead, Write, and Speak, aLan-guage in SixMonths更新、更容易、更具有实践行一些,更能符合人们当时的需要,但是他们只注重语言形式却忽略了对交际能力的培养,这是不为本族语人所接受的。在改革运动前夜,一些改革者先期对语言教学做了改革。Jacotot在1830年于ACompendiousExposition of the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ProfessorJacotot’sCelebrated System ofEducation中提出了著名的“All isin all”原则,他和Marcel都强调从语境中学单词而不是从孤立的句子中学习。此外Marcel还提出了演绎与推理教学法,同时开创了语言技能的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并以接受、产出等方式顺序地排列了四个方面以有效的促进教学。同时Marcel还提出了像母语习得一样的自然教学法,课上以实物或图片,动作的形式教学;采用单语教学模式等这些教学方法中,很多在现在教学中依然予以采用。作为早期改革者中唯一一位英国人,Prendergast认为:在建构句子时,每个句子都涉及尽量多的基本语法规则,这样可以提高语法规则学习的数量,同时也降低了句子本身的数量。他强调:记住句子并加以反复的练习是有效的外语教学方式。这样避免了自己造句子的不准确、不确定性,同时也达到了流利的效果。19世纪末Gouin在改革运动的前期出版了《语言教学的》,提出了著名的“连续”方法。主要是指语言课本的结构反映了它所经历的结构,把某一结构分成若干连续体,这些连续体为相关的语言提供了框架以帮助学习者更有效的理解与记忆。例如: opening the door分解为mov-ing toward the door; turning the handle; opening it; holding it open,等。这种方法在语言教学“直接法”中成为标准的技巧。这些改革者在教学领域所作的一切都为即将到来的改革运动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改革运动
在19世纪的最后数十年中,西方世界的许多国家都作了坚忍不拔的努力,决心(1)让现代外语作为独立的学科进入中学和大学的课程; (2)把现代语言从希腊语和拉丁语的模式中进一步解放出来; (3)彻底改革外语教学(Stern,1983)。
19世纪末的改革运动在英语教学史上有其独特的地位。其间的大约二十年中,不但一些著名的语音学家通过合作达成了一致的教学目标,他们还成功的联合了教师队伍和其他领域的人士一起为这一共同目标而奋斗!这场运动充分体现了语音学家们的国际间的跨学科的交流与合作。在这场运动中涌现出的语音学家有:德国的Vietor,法国的Passy,丹麦的Jesper-sen和英国的Henry Swee;t而在教育方面,最著名的人物是Klinghard.t与其他教学改革不同的是,这场改革运动开始的是那么突然,它以1882年Vietor的著作Language teachingmust start a-fresh!的出版为标志,这部作品在近代英语教学史上具有重大的现实价值。接下来, Passy建立了语音教师协会,这就是后来的国际语音协会的前身。其他的一些作品还有HenrySweet的The practical study of languages和Jespersen的How toteach a foreign language等等。这场运动是建立在三个基本原则之上的(Howat,t 2004):第一,口语的重要性;第二,以课文作为教与学的中心;第三,课堂中口语授课的绝对优势。运动还采取了轻体重智的基本思想,它要求教师发音必须准确,而同时学生必须发音标准后才能继续学习课文,所以这就必须加强语言教师队伍的培训。以课文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就决定了以归纳法来教授语法,即课文提供了语法规则和知识点而不是先分析语法规则再学课文。
1887年的春天直到1888年的三月,Klinghardt做了一个实验,该实验分为两部分,实验的学生是13岁的英语初学者。Klinghardt先以两周半英语发音介绍开始了他的实验,包括和口语练习,然后在第三周开始学习课文,因为学生们没有课本,他就把课文一句句的抄在黑板上;在音,形,义中他认为发音是最重要的;最后,Klinghardt开始介绍和讲解语法规则。一个月之后,他开始教学生们怎样根据课文来提问,以及怎样把他们的话题扩展到实际的生活和经历中。就这样,课文渐渐的变长,开始包括一些同学们喜欢的故事。这时候,他让同学们开始练习写作:如抄写、回答问题、简述故事等。一年之后,学生们在语言学习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尤其对他们的口语最有信心。
这场改革运动还为语言教学提供了一种的方法,主要表现在:在学术方面,有着深厚的和基础;在言语心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Henry Sweet是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和语言学家。1869年,即他在牛津大学读一年级的时候,他的一篇关于古英语的文章的发表为他第一次赢得了荣誉。在70年代,他的专业水准随着一部部作品的发表而被认可,尤其以1877年Handbook ofPhonet-ics, including aPopularExposition of thePrinciplesofSpellingRe-form的出版。1885年,他的事业遭受了沉重的打击。但此后,他取得了更大的进步与成功。这表现在他的著作被接连不断的出版:1890年A Prmi erofSpoken English;1898年A New Eng-lishGrammar; 1899年The practical study of languages; 1900年TheHistory ofLanguage; 1908年The sounds ofEnglish等。他在1884年的论文里,第一次阐明了语言科学与语言学习的关系,即应用语言学的基石,因此,它在语言教学史上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在The practical study of languages一书中,他的总体目标是为学校中外语学习的教与学提供一个合理的方法,这也被认为是教育界的总体目标。这本书分为三部分(Howat.t,2004):第一部分语音及其在教学中的教授与运用,音标的使用等,这也进一步证明了他以口语开始教的基本方针;第二部分从逻辑上分析了各种教学原则,包括语言学习中的5个主要部分:语法,词汇,课文学习,翻译和对话;第三部分用论文的方式分析了一些具体的方面:例如外国文学的学习,经典名著的学习以及对“remote”语言的学习等等。但在这本书里,有关教育和课程中的语言教学很少被提及。The practical study of langua-ges一书以这样的话开头:“所有的语言学习必须以语音为基础”,然后他解释了在实践中这么做的原因:第一,语音提供了做分析的框架及习得准确发音的可行性办法;第二,它提供了一个更为准确的发音系统;第三,它提供了一个训练教师队伍的准则。然后,他还提出了准确发音中的两种谬论:第一,仅仅靠模仿就能得到标准的发音;第二,发音中的最轻微的区别可以被忽略。他对教学方法的发展表现为以下四点:第一,对于教学材料或课本来说,认真筛选是必不可少的;第二,然后把所选的教学材料进行分类和分级;第三,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四种基本技能;第四,要对所选的教学材料加以限制。另外,他还强调了联想及联系在语言教学中的重要性:如语言成分间的联系;语言与外部世界的联系等等。他还指出了分级教学的5个步骤:第一,在教学机制上,学习者注重学到好的发音因此要对音标熟悉;第二,在语法层面上,学习者注重对课文的学习,慢慢建立起其对基本词汇和语法知识的积累;第三,在惯用语方面,与学习者的词汇积累紧密相关;第四和第五是关于文学层面和古文层面,属于大学水平对文学与哲学的学习。
三、法自然法有很多特点:如以目标语为授课语言,教师是语言的主要来源者,强调准确发音的重要性及师生间的互动等等。自然法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名字:如对话法,直接法,交际法等等。但它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第一,要有可交谈的人;第二,要有可谈论的事;第三,要有去理解别人和被别人理解的愿望。自然法中最著名的要数蒙田实验这个故事了,故事的大概是这样的:蒙田的父亲想让其受到最好的,于是就把他在一个纯拉丁语的环境中带大。但后来当他上学后,拉丁语因为缺乏练习而被遗忘。另外,关于自然法的故事还有“劳克对朋友的建议”、“布莱克对拉丁教师的描述”等等。但在19世纪的英国,当时的外部社会环境很不利于语言教学的。这主要表现在:语言教师忽视了人们对语言教学的兴趣;人们对语言教学的忽视;教材编写者的不负责等等。对大多数人来说,“实物课程”是最另人难以忘记的。它把课堂教学与外部世界联系起来,提供了一种教语言初级班的一种可行性机制。但这同时也体现了自然法的弱点,即它只适合用来教语言初学者。
19世纪60年代末, Sauveur和Heness在波士顿开办了第一个语言学校,在1874年,也就是距学校开办5年以后,二人各自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想法发表了相关著作,其中Sauveur的An introduction to the teaching of living languageswithoutgram-marordictionary保留了下来,此书与其另一著作coursebook经常作为教师的手册而被相提并论。从Sauveur的著作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他的学生在课堂上至少进行了一个月的口语训练后才开始接触coursebook,而coursebook一书更倾向于作为课堂活动的书面提醒而非是作为一门课程的起始点而存在的。
Sauveur在语言教学中一直遵循两条基本原则(Baugh&Cable,2001),其一是他只在课堂上对他所称为“earnestquestion”的问题进行提问,即他所指的那些真正的问题,并不是在教师已知的信息范围内去寻求答案,而要真正地去寻求未知的答案;其二是在课堂语言的应用上,语言组织应该符合连贯性的原则,即问题间的联系要恪守规范,一个问题可以引起另一个问题,这可能就是他在与学生交际中大获成功的过人之处。Sauveur-Heness现代语言学校引起了极大的兴趣和关注,首先是在地区上,进而范围扩大到了全国,在近二十年的时间内,自然法这个以Sauveur教学法而广为人知的方法成为了美国语言教学发展中最被看重的一方面。1887年Kroeh在他为现代语言协会所撰写的评论中如此评价了Sauveur的工作:“自然法为研究课堂中的语言教学提供了最具性的推介”。他的论断在极大的程度上继续考验着之后的语言教师这样的问题:学习母语和学习第二语言是相同的吗?于此,Kroeh从他自己的角度提出了两个观点,因此影响了许多人对于自然法的发展与更广泛应用的态度。第一个观点是一个普遍性的抱怨:对话是否非要基于日常生活中琐碎的事件?第二个观点是教师是否该被要求去分担不相应的工作?自然法吸引了许多专业人士的兴趣并获得了支持,开端是良好的,它所需要的只是一个载体可以使其面对更多的顾客。而在当时,美国或者其他地方的传统学校并不采纳自然法,教师们并不知道如何去做,家长们对传统对话中体现出来的名望丧失趋势深感担忧。自然法需要建立自己的学校并能够一些有商业头脑的人能够看到并抓住机会助其崛起。当时大批操着各种欧洲语言的移民蜂拥而至,他们需要学习这个新兴国家的语言以适应新的生活,然而,他们只是普通人,穷苦的,刚刚获得自由地位的平民,他们需要在新的语言环境下面对并解决各种各样的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问题,需要象说自己母语一样尽快学会当地的语言,尽快用自己的技能谋生存。
不考虑传统的教育知识,只关注实际需要的东西,谁能够同时迎合两种需要天才般地将其融入到一种语言教学系统中将会在那个时代成就一个英雄。选择了Berlitz。可以说没有Sauveur就没有直接法的产生,没有了Berlitz,很少的人能够受益于这种方法。Sauveur和Berlitz有很相似的背景,同为移民,都以教书为职业,都开办了语言学校。直接法在十年间在同一个地方被发现了两次,是偶然还是必然?Berlitz在三十年间建立起一个庞大的语言学校,首先是在美国,然后返回到欧洲;他的教科书为所有受雇于其学校的教师提供了一个框架,那就是教师根据预想好的规矩工作,这能够尽量保证所有的Berlitz学校都沿用同样的基本课程类型。Berlitz不是教育上的方法论者,但他把基本的语言教学材料整合到直接法这条线上,却无疑是个出色的组织者。他雇佣的所有教师在进行教学时的方法明晰而直接,并且全是以自己母语进行教学的。Berlitz系统倾向于成为一个“教师证明”般的系统,这是专对那些没有较高教学动机且相对来说教学经验匮乏的教师而言的,它另一方面可以成为一种激励,或者可以或在一段时间内是对经验的奖赏。和Sauveur的方法相比,Ber-litz的更为简易、系统、有序。
直接法的起源究竟落于何处,或许最合理的解释在于没有人发明这个术语,但是它出现了,于是以这样一个标签去指代所有采用单语原则作为他们信仰基石的语言教学方法。在纵观18、19世纪的教学改革中的一些问题和想法时,虽然有些想法(Marcel’s reading first)没被当时所接受但并不能说明它在现代教学中没有它的发展。无论是语法翻译法、直接法、自然法他们之所以延续了2~3个世纪,也正说明了他们在现代语言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
[1]A. P.R. Howatt. AHistory ofEnglishLanguageTeaching[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2]Baugh&Cable. AHistoryOfThe English Language[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1.
[3]Stern, H. H. Fundamental Concepts ofLanguage Teaching[M].Oxford: OxfordUniversity Press, 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