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价值简论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许 钧 时间:2010-10-06

 摘 要:本文从翻译的本质特征出发,以翻译活动具有的“社会性”、“文化性”、“符号转换性”、“创造性”和“性”为讨论基础,从五个方面对翻译的价值进行了探讨,进而指出,交流、传承、沟、创造与这五个方面构成了翻译的本质价值所在,从某种意义上,它们也是翻译精神之体现。

关键词:翻译;本质;价值;精神

Abstract :This paper begins with the intrinsic characteristic of translation , and discusses the value of translation fromfive perspectives ,basing its argumentation on the following dimensions of translation activities such as translation’s social , cultural , code2switching , creative
and historical natures. It goes on to point out that the intrinsic value of translation lies in the five aspects of its functions , i. e. exchange ,inheritance , communication , creation , and development , which , in a sense , are the manifestations of the spirit of translation.

Key words :translation ,essence ,value ,spirit


  讨论翻译,不能回避“译何为”和译之“用”这两个问题,而要回答这两个问题,势必又涉及到诸如翻译目的、方法、手段和结果一系列因素。人们可以根据自己对翻译的理解和认识,为翻译的作用与功能进行理想的定位,也可以根据对某一翻译现象、翻译事件的分析,为翻译的实际影响进行定位,也可根据对某一具体文本的分析,对文本的价值与效果进行评价。在这里,作用、功能、影响、价值等等词语,虽然意义有所区别,但就本质而言,指的都是翻译活动应该起到或所起的作用。我们认为,思考或探讨翻译之“用”,至少有三个方面的因素需要加以着重考虑。首先,翻译之“用”的探讨需以翻译观的确立为前提。一个人的翻译观不同,对翻译的认识便有异,对翻译之“用”的定位便不一样。其次,翻译之“用”的探讨需以历史事实为依据。当我们对某一个历史时期的翻译事件或翻译现象进行思考时,既要以正确的翻译观为指导,又要以对翻译事实的分析为依据,理性的把握与科学的分析相结合,可以为我们正确描述翻译之“用”提供某种客观的保证。再次,对翻译之“用”的探讨不能局限于一时一事,应该有发展的眼光和辩证的观点。本文拟结合这三方面的因素,以我们对翻译的认识和理解,即我们的翻译观为出发点,对翻译的理想作用与实际影响作一较为系统的探讨,以建立我们的翻译价值观。我们认为,建立翻译价值观,一方面要以对翻译之“用”的理论探讨与历史思考为基础,另一方面又要不局限于对翻译之“用”的客观描述,相反,应该超越对翻译的实际之用的描述与分析,对翻译之“用”进行价值的是非评判。在这个意义上,正确认识翻译的价值,建立翻译的价值观,可为我们进行翻译评价与批评提供理论的基础。

  就翻译本质特征而言,我们可将之归纳为五个方面,即翻译活动具有“社会性”、“文化性”、“符号转换性”、“创造性”和“历史性”。应该说,对翻译这五个方面特征的认识,构成了我们对翻译进行定义的基础:“翻译是以符号转换为手段,意义再生为任务的一项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对翻译的这一定义,可以说是我们对翻译的基本理解,也就是我们的基本翻译观。以此为基础,我们可从五个方面对翻译之“用”进行相应的探讨,并由此而建立我们的翻译价值观。

  1. 翻译的社会价值

  翻译的社会价值,是由翻译活动的社会性所决定的,主要体现在它对社会交流与发展的强大推动作用。考察翻译对社会发展的推动力,我们不能不从源头开始。在廖七一等编著的《当代英国翻译理论》一书引论的开头,我们看到了这样的一段论述:

  翻译是人类社会历史最悠久的活动之一,几乎与语言同时诞生。

  从原始部落的亲善交往,文艺复兴时代古代典籍的发现和传播,直至今天世界各国之间文学、、、科学技术、、的频繁交流与往来,维护世界的稳定和持久和平,翻译都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廖七一等,2001 :1)以这样一段结论性的论述,来作为《当代英国翻译理论》一书的开篇,在我们看来,作者是经过精心考虑的。翻译活动历史之悠久,领域之广泛,形式之丰富,无疑为翻译作用的发挥提供了客观的基础。从源头上讲,翻译所起的最为本质的作用之一,便是其基于交际的人类心灵的沟通。翻译因人类的交际需要而生。在克服阻碍交流的语言差异的同时,翻译为交流打开了通道。多亏翻译,人类社会从相互阻隔走向相互交往,从封闭走向开放,从狭隘走向开阔。阿弗雷德·波拉德在论述《圣经》翻译的重要意义时说过一段不乏诗意而又极为深刻的话:“翻译如同打开窗户,让阳光照射进来;翻译如同砸碎硬壳,让我们享用果仁;翻译如同拉开帷幕,让我们能窥见最神圣的殿堂;翻译如同揭开井盖,让我们能汲取甘泉。”(廖七一等,2001 :1) 波拉德的这段话虽然是针对《圣经》翻译而论的,但从中我们不难领会到,翻译给人类社会带来的,既有精神之光芒,又有物质之果实。借助翻译,人类社会不断交流其创造的文明成果,互通有无,彼此促进。应该说,没有旨在沟通人类心灵的跨文化交际活动,即我们所说的翻译活动,人类社会便不可能有今天的发展。邹振环所著的《影响近代社会的一百种译作》一书,可以为我们在此探讨的论点提供具体的例证,从中可以看到翻译是如何以及在哪些方面影响了中国近代社会,对其发展起到推动作用的。邹振环以译本的社会影响为标准,选择了一百种译作。

 他认为,这些译作“使近代中国人超越了本民族、本世纪、本文化的生活,给他们带来了新的见闻、激动、感悟、灵智与启迪,使他们开始了从狭窄的地域史走向辽阔的世界史的心路历程”(邹振环,1996 : Ⅴ) 。邹振环的这段论述与我们在上文中所阐述的观点不谋而合:翻译之于社会的推动力,首先在于其交际性,翻译开启心灵,打开思想的疆界,交流是理解的基础,而理解是世界各民族“从狭窄的地域史走向辽阔的心路历程”的原动力之一。就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而言,邹振环认为这一百部译作虽然“谈不上有主宰中国民族命运的天体之力”,但这种影响是“如影随形,如响应声”,起到了推动中国社会文化发展的的效应和作用,“当然其中包含有精神的和理智的力量在起作用。这种影响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有回返影响,也有超越影响”(邹振环,1996 : Ⅵ) 。从邹振环按对社会的影响为标准所入选的一百种译本来看,种类极为丰富:有科学技术类的,如《几何原本》、《同文算指》、《代数学》、《远西奇器图说》、《泰西水法》等;有哲学社会科学类的,如《天演论》《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社会学》、《性心》、《民约论》、《法意》等;有地理学类的,如《坤舆万国全图》、《四洲志》、《地学浅释》等;还有文学类的,如《巴黎茶花女遗事》、《黑奴吁天录》、《悲惨世界》、《少年维特之烦恼》、《浮士德》等等。可以看到,这些译本几乎涉及人类所有重大的知识领域和精神领域,它们对中国近代社会所产生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上述每一个译本的接受与传播史,都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具体的历史事实为翻译的社会影响提供了难以辩驳的的例证, 《共产党宣言》的翻译,更是具有强大说服力的一例。

  翻译对社会的推动力,还在于对民族精神和国人思维的影响。鲁迅的翻译实践和追求可为我们理解这一问题提供某种答案。王彬彬在《作为翻译家的鲁迅》一文中谈道:“启蒙,是鲁迅毕生的事业;而启蒙的重要方式,便是把异域的新的思想观念,把异域的精神生活,介绍到中国来。在20 世纪的中国,可以说鲁迅是对翻译事业最重要者之一。而且,在翻译上,他有两个独特的方面。一是注意介绍弱小民族的精神生活,思想行动。与只把眼睛盯着西方强国者不同,鲁迅早年在日本时,便留心搜求被压迫民族的作品,并把它们译介给中国读者。因为他觉得弱小民族、被压迫民族与中国境遇相同,因而对中国读者更具有现实针对性,更能促使中华民族反省和觉醒,更能激发中华民族的血性、热情和斗志。

  另一方面,是他希望通过翻译,改造汉语,从而最终改造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王彬彬,2000 :146) 对作为翻译家的鲁迅的这两点评价,应该说翻译界已经基本达成共识。就王彬彬所说的鲁迅的两个独特的方面而言,我们认为这两个方面是互为一体的。一是翻译对于精神塑造的作用,二是翻译对于改造语言最终达到改造国人思维方式的作用,这两者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思维的改造与精神的塑造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基本力量,而翻译对于这两者所起的作用往往是直接而深刻的。考察中西方翻译史,这方面的例证极为丰富。如严复翻译《天演论》,其目的明确,“通过进化论的译介,既告诉国人有‘不适者亡’的危险,又号召人民奋发图存,自强保种”。王克非在《严复的翻译———以〈天演论〉为例》一文中对严复所翻译的《天演论》一书所产生的巨大社会影响,作了系统的分析,认为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严复在特殊的翻译动机的驱动下,采用了“达旨”的方法,使《天演论》“成了义富辞危的警世之作,成了维新变法的思想武器,使有识之士怵焉知变,使爱国青年热血沸腾,启迪和了几代中国人”。

  翻译之于社会的推动力,还在于对社会重大政治运动和变革实践的直接影响。且不谈在整体上翻译对于近代社会的变革所起的先锋作用,就拿易卜生的《玩偶之家》这部小小的剧本为例,便可清楚地看到这部书的翻译对于中国社会特别是对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巨大影响力。邹振环对这部戏剧的翻译情况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作了较为全面的介绍。

  茅盾认为易卜生和“新文化运动”“有一种非同等闲的关系”。

  萧乾认为易卜生在《玩偶之家》中的娜拉形象“对我们的影响之大是西方人难以想象的,起自黄帝时代的社会习俗受到了挑战,个人开始维护他们独立思考与行动的权力,中国,这个在亘古未变的山谷中沉睡着的巨人突然从一个使人苦闷的梦魇中惊醒了。”邹振环认为“娜拉在‘娜拉热’中也演变成一种符号,即成为我们心目中的‘革命之天使’、‘社会之警钟’、‘将来社会之先导’和‘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这个符号所揭示的《玩偶之家》的思想深度和广度由此可见一斑,而该剧在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全面的影响力为翻译的作用作了有力的诠释。

  2. 翻译的文化价值

  翻译在世界文明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而独特的角色。社会的发展、文化的积累和丰富与文明的进步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所以当我们在上文中探讨翻译之于社会的作用时,实际上已经涉及了翻译与文化发展的关系。就我们对翻译本质的认识而言,近30 年来,随着翻译研究的不断发展,翻译文化意识的日益觉醒,人们对翻译的认识与理解也不断深入与提高。当翻译界渐渐达成共识,以“跨文化的交流活动”来对翻译进行定义时,这也就意识到我们应该从文化的高度去认识翻译,去理解翻译。季羡林在为《中国翻译词典》所写的序言中明确指出:“只要语言文字不同,不管是在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华民族包括很多民族) 内,还是在众多的国家或民族间,翻译都是必要的。否则思想就无法沟通,文化就难以交流,人类社会也就难以前进。”(季羡林,1997 :1) 基于这一认识,我们可以说,翻译是因人类相互交流的需要而生,从这个意义上说,寻求思想沟通,促进文化交流,便是翻译的目的或任务之所在。如果说翻译以克服语言的障碍、变更语言的形式为手段,以传达意义、达到理解、促进交流为目的,那么把翻译理解为一种人类跨文化的交流活动,应该说是一个正确的定位。从这一定位出发,我们便不难理解翻译在人类文化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了。季羡林先生在谈到翻译的作用时,曾以中华文明的发展为例,作了如下精辟的阐述:“英国的汤因比说没有任何文明是能永存的。我本人把文化(文明) 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诞生,成长,繁荣,衰竭,消逝。问题是,既然任何文化都不能永存,都是一个发展过程,那为什么中华文化竟能成为例外呢? 为什么中华文化竟延续不断一直存在到今天呢? 我想,这里面是因为翻译在起作用。我曾在一篇文章中说过,若拿河流来作比较,中华文化这一条长河,有水满的时候,也有水少的时候,但却从未枯竭。原因就是有新水注入注入的次数大大小小是颇多的,最大的有两次,一次是从印度来的水,一次是从西方来的水。而这两次的大注入依靠的都是翻译。中华文化之所以能长葆青春,万应灵药就是翻译。翻译之为用大矣哉!”(季羡林许钧,1998 :210) 季羡林的这段话,对我们从文化的高度来认识与评价翻译的作用,无疑具有理论的指导意义。在他的这一观点的启迪之下,笔者在《绕不过去的翻译问题》一文中,曾根据布拉格学派的创始人之一雅各布森对翻译活动的类型区分,谈到“一个民族的文化是不断创造、不断积累的结果。而翻译,在某种意义上,则是在不断促进文化的积累与创新。一个民族的文化的发展,不能没有传统,而不同时代对传统的阐释与理解,会赋予传统新的意义与内涵。想一想不同时代对《四书》、《五经》的不断‘翻译’,不断阐释,我们便可理解,语内翻译是对文化传统的一种丰富;是民族文化得以在时间上不断延续的一种保证”,而“不同民族语言文化之间的交流,是一种需要。任何一个民族想发展,必须走出封闭的自我,不管你的文化有多么辉煌,多么伟大,都不可避免地要与其他文化进行交流,在不断碰撞中,甚至冲突中,渐渐相互理解,相互交融。在这个意义上,翻译又是民族文化在空间上的一种拓展,在内涵上的一种丰富”。

 

  从文化交流与建设的这个角度再去审视,我们对中国近史中的一些翻译现象便会有更深刻的理解。我们不会再以“忠实”的惟一尺度去对林纾的小说翻译加以根本的否认;也不会以“直译”与“意译”的无谓争论,对鲁迅的“硬译”主张作反面的理解。正是站在文化交流与建设这个高度,人们便有可能更清楚地看到这样一个客观事实:“翻译与民族的交往共生,与文化的互动同在。一部翻译史就是一部活生生的接受史。从佛经北传到西风东渐,从中国革命到改革开放,翻译既开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启蒙,也参与了中国社会的全面改造。”

  从世界的范围内来考察翻译之于文化的重要作用,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课题。从近20 年来的研究情况看,各国翻译界和文化界已经开始从翻译的性质、翻译选择、文化立场、翻译影响、价值重构等各个角度切入,对翻译史上的一些重大的事件和现象进行文化层面的审视,探讨一个民族文化的发展与翻译的互动关系,出现了“文化翻译”[ 1 ]的概念。像美国的安德烈·勒菲弗尔,英国的苏珊·巴斯奈特,法国的安托瓦纳·贝尔曼,德国的弗美尔,奥地利的玛丽·斯内尔、霍恩比、以色列的吉迪恩·图里等翻译理论家的“研究表明,翻译在全世界文化的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许钧,2002 :219- 226) 。在国内,王克非的《翻译文化史论》是这方面研究的一部开山之作,在这部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国内重要学者对翻译与文化关系的深刻思考,有助于认识“翻译对于文化(尤其是译入语文化) 的意义和影响,它在文化史上的作用,以及文化对于翻译的制约,特别是在通过翻译摄取外域文化精华时,翻译起到什么样的作用,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发生什么样的变异” 。王克非在强调与论述翻译与文化的互动关系时,一连提出的三个“什么样”,既为我们认识翻译的文化价值提供了研究路径,又为我们全面把握翻译目的、翻译过程和翻译结果之间的关系开拓了批评的疆界。王克非认为, “翻译文化”,应该是21 世纪译学研究最为重要的课题之一, “发掘翻译的文化意义、从文化的角度理解和解释译品等工作有待今后开展”。

   

可以说,随着这方面研究的不断展开和深入,翻译的文化价值将得到全面深刻的展现,我们对翻译的认识将不断提高。

  3. 翻译的语言价值

  在以往的研究中,人们很少就此问题展开深入的思考和讨论。我们应该树立一定的翻译语言价值观,而翻译语言价值观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如何认识翻译活动对语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问题。就形式而言,翻译是一种语言转换活动。在这里,我们所说的语言不仅仅限于狭义的语言,还包括雅各布林的符际翻译的符号系统。所以我们也可以说翻译就其形式而言是一种符号转换活动。如果说雅各布森所区分的语内翻译、语际翻译和符际翻译这三种翻译类型涵盖了人类一切翻译活动,那么我们就不能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的存在:任何翻译活动的完成都要经过符号的转换这个过程。符号的转换性由此而成为了翻译活动的特性之一。而我们讨论翻译的语言价值,必然要涉及到符号转换活动所带来的一些基本问题。为了使我们的讨论更为集中,我们暂且把目光投向语言符号系统的转换,看一看不同语言的转换,到底会给语言本身带来何种影响,产生何种作用?

  梁启超是对翻译问题有着深刻思考的学者之一,在《翻译文学与佛典》一文中,他从词语的吸收与创造、语法、文化之变化等方面,讨论了佛经翻译文学对汉语的直接影响,并提出了许多重要观点。梁启超认为:“初期译家,除固有名词对音转译外,其抽象语多袭旧名。吾命之曰‘支谦流’之用字法。盖对于所谓术语者,未甚经意,此在启蒙草创时,固应然也。及所研治日益深入,则觉旧语与新义,断不能适相吻合,而袭用之必不免于笼统失真。于是共努力从事于新语之创造。”(梁启超,1984 :63) 梁启超在此所论,涉及到语言转换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出发语中表达新事物、新观念的名词,若目的语中不存在相应的词语,译家有可能采取两种方法:一是袭用旧名,二是创造新语。而袭用旧名,有可能笼统失真,旧语与新义不相吻合,起不到翻译之用,于是创造新语便成了译家努力之方向。正是靠了翻译,汉语在不断的创新中得到了丰富与。据梁启超介绍,当时日本人编了一部《佛教大辞典》,其中收录“三万五千余语”,而“此诸语者非他,实汉晋迄唐八百年间诸师所创造,加入吾国语系统中而变为新成分者也。夫语也者所以表观念也;增加三万五千语,即增加三万五千个观念也。由此观之,则自译业勃兴后,我国语实质之扩大,其程度为何如者?”(梁启超,1984 :63) 梁启超提出的这一问号,在我们看来有“惊叹号”之用。暂不论“三万五千语”是否完全进入汉语系统,但就词语带来的新观念而言,其价值不仅仅在于汉语词汇的丰富,汉语实质的扩大,更是思想观念的革新,这种直接与间接的作用是需要我们认真关注的。梁启超还以唐玄奘重译苻秦译过的《阿毗昙八犍度论》中的一些译例为分析对象,指出了翻译的特殊功用:“盖我国自汉以后,学者唯古是崇。不敢有所创作,虽值一新观念发生,亦必印嵌以古字,而此新观念遂 没于囫囵变质之中,一切学术,俱带灰色,职此之由佛学既昌,新语杂陈;学者对于梵义,不肯囫囵放过;搜寻语源,力求真是。其势不得不出于大胆的创造。创造之途既开,则益为分析的进化。此国语内容所以日趋于扩大也。”(梁启超,1984 :64) 梁启超在此指出了一个值得深刻思考的问题,即以旧语译新观念,新观念必变质,而在对佛经的翻译中,面对大量的新观念,新事物,若固守旧语,翻译的可能性必大打折扣,且又违背了翻译的初衷,故“不得不出于大胆的创造”,创造新语译新观念,既扩大了语言的实质内容,又引进了新观念,新思路。如果以此观点去考察一下我国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与白话文运动之间的关系,再去审视“白话文为维新之本”, “开民智莫如改革文言”等等观点(唐 ,1979 :3 - 4) ,便不难领会白话文运动之于新文化运动的重要性,而翻译则又在很大程度上为白话文运动起到了强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更不难理解为何五四运动前后的几乎所有进步报刊都登载翻译作品,且鲁迅、刘半农、沈雁冰、郑振铎、瞿秋白等为何会热衷于翻译。客观地看,在五四文学革命所进行的诸如反对文言、提倡白话、建立新诗、改革旧剧这些重要的运动中,翻译在某种意义上都起了重要的先锋作用。

  如果说梁启越十分清醒地看到了佛经翻译对于“汉语实质之扩大”所起的重要作用,那么鲁迅则是无论是在认识上,还是在实践中,都把翻译当作改造语言、革新思维的重要事业去对待的。“在鲁迅那里,翻译并不仅仅是一种手段,而且本身便是目的。把外国语译成汉语,不仅仅是把外国人的思想、情感介绍给人,同时本身便是汉语自身的一种实验。

  或者说,翻译,不仅仅是把外国人的思想、情感介绍给中国人,同时也把外国人的语言方式,也就是产生这种思想、情感的方式,一并介绍给中国。”(王彬彬,2000 :147) 鉴于此,鲁迅极力主张“直译”、“硬译”、“宁信而不顺”,要借此使汉语得到改造,使汉语更细致精密,更富有表现力,更具有逻辑性。

  当我们把目光从中国移开,投向西方语言的发展史,我们发现具有惊人的相似,翻译对于语言改造的特别作用在历史的进程中得以不断凸现。路德翻译《圣经》的例子具有深刻的历史内涵。从路德所处的历史环境看,路德翻译《圣经》具有两个重大意义:一是对德国宗教的改革的实质性推动,二是对德国语言统一与发展的开拓性作用。安托瓦纳·贝尔曼在《异的考验———德国浪漫主义时代文化与翻译》对此有详细的论述与分析(Antoine Berman ,1984 :45 - 48) 。为了推动宗教改革,路德用德国大众的语言来翻译《圣经》,这一革命性的尝试以“土生土长”的地方性语言为出发点,在翻译的过程中进行提炼,使其成为规范语言。在我们看来,“这种具有广泛大众意义的翻译语言的创立,不仅使新版《圣经》成为德国宗教改革的基石,更是扫清了中世纪的德意志语言的积秽,成为其后几百年里书面德语的典范”(许钧袁筱一,2001 :254) 。在欧洲,不仅仅在德国,而且在法国、西班牙、意大利等国,翻译都起到了培育语言的作用,使与拉丁语这种公认的“文明语言”相对而言的“俗语言”,如德语、法语、西班牙语等,在翻译过程中不断丰富自身,在种种“异”的考验中最终显示了自身的生命力,确立了自我。

  当我们在强调翻译的语言价值,论述翻译对目的语所起到的种种积极的作用时,我们也清醒地意识到,在历史上,由于翻译方法或策略运用不当,翻译的过分“异化”对目的语造成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如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翻译中所出现的对“欧化语言”的过分推崇现象,值得反思。

  4. 翻译的创造价值

  对翻译的创造性,我们已经作了简要的论述,特别强调指出,把翻译视作机械的语言转换和纯粹的摹仿的传统翻译观遮蔽了翻译的创造性。在上文讨论翻译的社会、文化和语言价值时,实际上已经涉及到了翻译在上述层面所表现出的创造功能。从社会的角度看,任何社会活动都必须以交流为基础,交流有利于思想疆界的拓展,而思想的解放,又构成了创造的基础。从文化角度看,翻译中导入的任何“异质”因素,都是激活目的语文化的因子,具有创新的作用。从语言角度看,为了真正导入新的事物,新的观念,新的思路,翻译中就不可避免地要像梁启超所说,进行大胆的创造。如果说文学是语言的,那么在翻译活动中,语言符号的转换更是具有创造的特征, “好的文学翻译不是原作的翻版,而是原作的再生。它赋予原作以新的面貌、新的活力、新的生命,使其以新的形式与姿态面对新的文化与读者” 。张泽乾所用的这几个“新”字在一定程度上为翻译艺术的创造性作了最为精辟的注解。

  探讨翻译的创造价值,我们注意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在“创造”两字之前,有一个限定词“再”。这一个“再”字,连接着出发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也连接着具体翻译过程中所涉及的出发语与目的语,原作与译作,它提醒我们不要割断两者的血脉关系,也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道理,任何创造都不可能是凭空的创造,它应该是一个继承与创新的过程。当“本我”意欲打破封闭的自我世界,向“他者”开放,寻求交流,打开新的疆界时,自我向他者的敞开,本身就孕育着一种求新求异的创造精神。这种敢于打开封闭的自我,在与“异”的交流、碰撞与融合中丰富自身的求新的创造精神,我们可视为一种翻译精神。我们认为,这种翻译精神构成了翻译的创造功能之源泉。

  我们探讨翻译的创造价值,既要从这一形而上的高度去把握,又要善于在形而下的层面去进行分析。实际上,翻译的创造性寓于翻译活动本身,又体现在翻译活动的整个过程之中。而翻译打开的新的世界,更是为人们进行新的创造起到间接但却广泛的作用。不少当代作家在论及翻译与自己的创作之关系时,都谈到翻译的创造性以及翻译的创造性对于他们自身创作所产生的推动作用。如梁晓声在讨论翻译界争论不休的“翻译文体”时,谈了自己这样的认识:“所谓‘翻译文体’,当然是指有水平而又严肃认真的翻译家们之精神劳动,乃是一种人类文学语言的再创造。必自成美学品格。它既有别于原著的母语文字,也不同于译者所运用的客体文字。它必是二者的结合。它在语音的抑扬顿挫、句式的节奏、通篇整体的气韵等等方面,必是十分讲究的。它必不至于忽视母语文字风格的优长,也须着意于发挥客体文字表述的特点。一部上乘的翻译作品,如同两类美果成功杂交后的果子。若精当若此,当然便是创造!”(梁晓声,1997 :275 -276) 而正是王道乾“不仅翻译了杜拉的短句子,还翻译了她的灵魂”的创造性劳动,开启了王小波的创造之门(王小波,1997 :302) ,也为赵玫的创造提供了丰富的养份。

  5. 翻译的历史价值

  树立翻译的历史价值观,包括两个重大方面的内容。首先,我们要充分认识翻译对于人类历史的发展所作的实际贡献,在上文中,季羡林就翻译在中华文明发展中所作的贡献所说的那段话,是深刻而精辟的。考察人类文明发展史,我们发现历史的每一次重大进步与发展,都离不开翻译。每一次重大的文化复兴,都伴随着翻译的高潮,如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复兴,往往以翻译为先锋。像发生在9 世纪的加洛林王朝的古典文化的复兴,发生在12 世纪的所谓的原始文化复兴,以及15 至16 世纪的文艺复兴,翻译起着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其次,我们要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翻译的可能性。翻译作为跨文化的人类交际的活动,有着不可避免的历史局限性。就具体的翻译活动而言,无论是对原文的理解还是阐释,都不是一个译者一次就能彻底完成的。尤其是艺术个性强的原作,往往有相对来说比较大的阐释空间,需要一代又一代译者不断去挖掘。在这个意义上,当我们认识到翻译活动的历史局限性,实际上也就是为树立翻译的历史价值发展观奠定了某种基础。换言之,我们既要清醒地意识到翻译活动的历史局限性,又要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这种局限性。正如乔治·穆南在《翻译的理论问题》一书中所坚持的,我们要对翻译活动始终持发展的观点:“翻译活动的成就是相对的,它所能达到的交流思想的水平是变化发展的。”

(Mounin ,1963 :278) 我们知道,翻译活动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人类知识水平和世界的认识水平等诸方面因素的限制。但这种限制,会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减少,为翻译活动的可能性开启越来越开阔的空间。持翻译的历史价值观,也就意味着:一方面,我们可以从人类的翻译活动去考察人类历史的发展,另一方面,我们可以从历史的发展来看翻译活动不断丰富的内涵和不断扩大的可能性。

  在上文中,我们以我们对翻译本质的认识为基础,从五个方面对如何认识翻译的价值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翻译之为用大矣哉”,季羡林的这句话为我们认识翻译的作用提供一个启发性的答案。翻译的作用是广泛而深刻的,上文的探讨只是提供了某种认识的角度。在结束讨论之前,我们有必要指出:从本质上看,翻译的社会性重交流,翻译的文化性重传承,翻译的符号转换性重沟通,翻译的创造性重创造,而翻译的历史性重发展。交流、传承、沟通、创造与发展,这五个方面也恰好构成了翻译的本质价值所在,从某种意义上,它们也是翻译精神之体现。

注释:
[1 ]据我们所知,“文化翻译”的概念最早是由社会人类学家提出的,如埃德蒙·里奇在《我们自己与他者》一文中就对这一概念加以了较为明确的界定。塔拉尔·阿萨特在《英国社会人类学中关于文化翻译的概念》一文中对这一概念进行了批评。有关线索,请参见刘禾著《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化(中国,1900 - 1937) 》,三联书店,2002 :1 - 4.


:
[1 ]廖七一等. 当代英国翻译理论[M] . 武汉: 湖北出版社,
2001.
[2 ]邹振环. 影响中国近代社会的一百种译作[M] . 北京:中国对外翻
译出版公司,1996.
[3 ]王彬彬. 为批评正名[M] . 长春: 时代文艺出版社, 2000.
[4 ]王克非. 翻译文化史论[M] .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5 ]季羡林. 中国翻译词典序[A] . 林煌天. 中国翻译词典[C] . 武汉:
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 年.
[6 ]季羡林许钧. 翻译之为用大矣哉[J ] . 译林. 1998(4) .
[7 ]许钧. 绕不过去的翻译问题[J ] . 辞海新知. 2003(7) .
[8 ]汪堂家. 可译性、不可译性与思维模式的转换[J ] . 辞海新知. 2003
(7) .
[9 ]许钧. 翻译研究与翻译文化观[J ] . 南京大学学报. 2002(3) .
[10 ]王克非. 翻译文化———21 世纪译学研究课题之一[A] . 张柏然
许钧. 面向21 世纪的译学研究[C] .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2.
[11 ]梁启超. 翻译文学与佛典[A] . 罗新璋. 翻译论集[C] . 北京:商
务印书馆, 1984.
[12 ]唐 . 中国现代文学史(一) [C] .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9.
[13 ]Antoine Berman. L’épreuve de l’étranger , culture et traduction dans l’
Allemagne romantique[M] . Pari :Gallimard ,1984.
[14 ]许钧袁筱一. 当代法国翻译理论[M] .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1.
[15 ]张泽乾. 翻译百思[A] . 许钧. 翻译思考录[C] . 武汉:湖北教育出
版社, 1998.
[16 ]梁晓声. 译之美[A] . 作家谈译文[C] .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7.
[17 ]王小波. 我的师承[A] . 王小波文集(第四卷) [M] . 北京:中国青
年出版社, 1997.
[18 ]赵玫. 怎样拥有杜拉[J ] ,出版广角,2000 (5) .
[19 ]Georges Mounin. Les problèmes théoriques de la traduction [M] . Paris :
Gallimard ,1963.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