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白色”在英汉语言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田瑞明 时间:2010-10-06
中文摘要:色彩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个重要领域。色彩不仅具有物理属性,还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延伸意义。在英汉语言中,表示色彩的词语很丰富,由于各个民族在制度、变迁、思维习惯以及表达方式、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环境、生活条件和感情色彩等方面存在着差异,颜色词则体现各民族独特的“个性”,带有显著的文化烙印。若没弄清楚这种差异往往很容易导致人们理解的错误。本文旨在探析“白色”在英汉语言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力图更好的促进英汉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全文采用总-分-总的方式进行讨论。首先总括这一课题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意义;接着分析“白色”在英汉民族中的文化内涵;然后从六个方面对其在英汉语言中的文化差异进行了对比之后提出“白色”的英汉互译技巧和提高翻译水平的有效建议;最后,强调对此课题进行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关键词:“白色” ;文化内涵;文化差异;翻译;交流
 
Abstract:Color is very close to people’s life. It is an important tool for people to understand the world. Color not only has physical attributes, but also has rich cultural connotations. Color words are abundant in both English and Chinese. However, people of different countries often react differently towards the same color as a result of their different cultural traditions and social systems. So color words can be used as a significant mark of different cultures. This paper mainly studies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of “white” and how to deal with them in translation, so that communication can be improved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nations.
Key words:“white”;cultural connotations;cultural differences ;translation;communication
 
一、   前言
 
人们每天生活在绚烂缤纷的颜色海洋中,环视周围的事物,发现它们无不有着各自独特的色彩。红日(red),黄金(yellow),蓝天(blue),绿草(green),白云(white),黑夜(black)……世界因颜色而变的更加五彩斑斓,美丽动人;人们因颜色而变得更加容易、迅速的分辨和记忆各种各样的事物。但是,由于汉、英民族分属两个截然不同的东、西两大不同的文化体系,受语言与文化的特殊性的影响,人们对于色彩的实际感受和赋予颜色词的意义也随之各不相同。[1](PⅨ)
文化的蕴涵十分丰富,英国人类学家泰勒(Edward Tylor)对文化(culture)的定义是:“文化是一种复杂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道德、、习俗以及人们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一切能力和习惯。” [2](P477)众所周知,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其独特的生存土壤,即特定的自然环境,历史条件,地理位置和社会现实,因此颜色词在英汉民族两种不同的文化土壤中必定生长出许多不同的文化内涵。久而久之,颜色词的不同文化内涵便形成了英汉民族文化差异长河中的一条支流。本文主要探讨“白色”在英汉语言中存在的文化差异以及如何翻译的问题。力求在跨文化交际日趋频繁的今天,对两种语言的互译寻求一种指导意义和促进英汉两个民族的文化交流。
 
 
二、英汉语言中“白色”的文化内涵
 
   俗话说的好:“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白色”在英汉两个不同民族的文化内涵除了保留其基本的字面意义外,在各自的领域内都产生了许多与其民族传统和文化相关的、超忽我们想象的涵义。而了解二者间的文化差异,对英汉语言学习者和交流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在此笔者认为,首先要做的就是懂得英汉语言中“白色”的各自独特的文化内涵,才能解决实际生活中所遇到的有关文化翻译方面的难题。
 
 (一)、中“white”的文化内涵
“white”是英民族最中意的颜色,人们对白色的偏爱体现在语言的各个方面
对英民族传统而言,“white”有纯洁、可爱、美丽的意思。 如“a white soul”指“纯洁的心灵”,这源于The Bible(《圣经》)故事中,天使总是长着一对洁白的翅膀,头顶悬着银白色的光环。因而“天使”成为英美文学作品中天真可爱的人的代名词。又如在经典芭蕾舞剧 “Swan Lake”(《天鹅湖》)中的白天鹅“white swan”带有善良、纯洁和美好的涵义。“white moment of life ”译为人生最得意之时。
在英民族文化习俗中“white”因象征纯洁,又引申为公正、公平、诚实、正直的意思。例如:“white light”(白光)译为公正无私的判断;“the teacher treated us white.”译为老师公平地对待我们。;“put on/stand in a white sheet”是指“认错、忏悔”。该习语原指犯通奸罪者当众公开忏悔,white sheet是忏悔者在这种场合所披的白衣服。 “this is very white of you”译为你真诚实!在美国早期的无声电影中,戴“white hat”(白帽)的角色,则指好人、正直的人、英雄。“a white spirit”即正直的精神。
在经济生活中“white”有多种内涵。白色作为一种纯洁而高贵的色彩,一直以来都是一种流行趋势,在欧洲、北美,澳洲等地区,白色消费笔记本已成为时尚的代言人。此外化妆品、电器、汽车等一系列高雅的白色包装设计的产品在世界范围刮起了一场白色风暴;“white war”经济竞争,“white sale”大减价,“white money”银币。[3](P90)以上充分体现了英民族崇尚白色、热爱白色的深厚情感。
英民族文化里存在重视“white”的传统,但在一定场合中它可用作贬义。比较典型的有“white feather”,喻怯弱的表现。这源于西方的斗鸡比赛。人们总是认为尾部有白羽毛的公鸡肯定是胆小、不善斗的公鸡,后来引申为胆小、怯弱。“white elephant”含有无用而累赘的东西、花费大却收获益少的东西的意思。[4](P137)
(二)、汉语中“白色”的文化内涵
与英民族相比,汉民族对“白色”的崇尚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白色由于和白云、白雪、白玉同色,自古人们常用白色象征高洁、明亮、素雅、光明等。成语有清白无辜、洁白如玉、白璧无瑕等。
“白色”是汉语中贬义较强的颜色词。中国传统文化认为“白色”是一个禁忌词,体现了中国人在物质和精神上的摈弃和厌恶。因为古代常在秋季征伐不义、处死犯人。所以白色是枯竭而无血色、无生命的表现。
“白色”还与经济有密切联系。“白色”象征正当、合法。如“白色收入”,它是我国城镇居民主要的经济来源。由于这部分收入一般是公开的、合法的,比较透明,故称之。“白市”是公开的合法买卖的市场,与“黑市”相对。“白道”比喻正当的渠道,也指大学生毕业后走的做学问的道路。
“白色”在中国也具有落后、顽固的意思。例如在20世纪60年代,“白”为偏离正确方向有走“白专道路”之说,指不突出政治,单纯追求业务技术。“白色”也有失败等含义。如,在战争失败的一方总是打着白旗(white flag)表示投降。“白色”同时也有正义、光明的象征。屈原《九章·怀沙》:“变白以黑兮,倒上为下。”屈原在诗中用黑白不分来比喻他所处的政治环境的是非不明,善恶莫辨。
“白色”在中国传统戏剧脸谱艺术中,一般性格粗暴、为人阴险奸诈的人所用的脸谱的颜色。如:秦代的赵高、三国时代的曹操、明代的严嵩等人物。由以上分析可见,在汉语中带“白”字的词语多为贬义。
 
 
三、英汉语言中“白色”的文化差异及翻译
 
(一)、文化差异与翻译
文化差异是指人们在不同的生态和自然环境下形成的语言、知识、信仰、人生观、价值观、思维方式、道德、风俗习惯等方面的不同。[5](P96)翻译是一种语言文字的实践,是利用一种语言文字把另一中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意思确切而完善的重新表达出来的实践。[6](P1)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曾指出:“翻译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者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7](P40)顾在翻译中要考虑文化因素,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文化上的差异,会导致人们对同一事物产生不同理解,有时甚至会引起误解,进而导致翻译失误。因此在对英汉语言中“白色”作翻译时一定要注重对比二者之间的文化差异,不能主观臆断地离开文化背景去翻译。
(二)、“白色”在英汉语言中的文化差异
颜色本身没什么具体情感含义,但颜色有一种很大的心理效应。[8](P73)其可以引起人们的心理联想,因而某些语境中颜色词被赋予了情感和褒贬的内涵,具备了带指向性的联想意义。而由于社会习俗、地理环境、历史、宗教、文化等因素的影响,英汉语言中白色的联想意义有较大的差异。在分析“白色”在英汉语言中的文化内涵之后,以下笔者主要从六个方面对其文化差异进行简单概括。
1.不同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形成的差异。在欧美文化里,“white”正是人们心仪的颜色,因其表达了人们共同美好的心理愿望。如“white Christmas”(白色圣诞节)象征欢乐、幸福、吉祥、喜庆。在西方婚礼上新娘身穿最爱的白色婚纱,表示爱情的纯洁、真挚、永恒、高贵。许多世界一流的产品都采用白色包装,代表了高雅、高档次,是西方人所喜爱、向往的产品。而在中国人的观念中,“白色”是悲哀、痛苦的象征,自古以来亲人死后,家属要戴孝(穿白色孝服),因此白色是悲哀的颜色。在中国古代“白色”还用来表示贵贱尊卑,如白衣,白屋,白身(白丁)等就分别指称平民、茅草屋和没有官职或功名的人。
2.不同心理因素引起的差异。由于历史沿革、文化背景、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的种种差异,英汉族人民的心理因素也往往不同,这形成“白色”在英汉民族的差异。比如英民族对“white”一词,颇有好感,white wedding给人带来快乐、美好、兴奋的心情。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白色”是无生命的表现,象征死亡、凶兆,给人冷峻、不详的感觉,人们一看到它心理就产生惊吓、畏惧感。例如京剧里,将阴险狡诈的人画白色脸谱。这种运用颜色词对艺术形象进行具体描绘,不但使艺术形象具有间接可视性,而且由于色彩在人们心灵深处长期积淀,人们对它有一种共性的感悟,以致什么颜色一出现,便能体味到它象征什么。这是中华民族的特色文化。
3.感情色彩形成的差异。“白色”在英汉语言中所具有的感情色彩也有巨大的差异。在英语里“white”一般是个褒义词,在汉语言中“白色”一般是个负面词。如英语中“a white collar job” 是人人心仪的白领工作, “white man”善良的人,有教养的人。“white sheep”指坏人中的善人,“white witch”指的是做善事的女巫。“days marked white moments of life”指幸福的日子。在汉语里,带“白”字的词语多含贬义。如把智力低下的人称为白痴(idiot)—英语里的白痴绝不包括颜色在内,[9](P49)花费力气做事却无成效的称为“白搭”,把以傲慢、轻视的眼神看别人称作“白眼”。
4.不同政治制度导致的差异。英汉民族恒久以来就有着不同的政治经济制度,因此他们利用不同颜色代表政治派别或表示民族特性的习惯古已有之。这便使得“white”在中西方语言中有了不同的政治色彩。英民族语言中的“white”象征着权利,“white house”白宫,是美国总统府,因其墙壁皆白,故名。今常用为美国政府的代称,是美国权利的象征。“white hall”(白厅)是英国伦敦的一条街,此街闻名于1662年詹姆士一世建筑的王宫,现虽荡然无存,但街上有许多重要建筑为英政府办公机构,因此“white hall”用来指代英国政府,是英国政治权利的象征。“white book”白皮书,是美国、葡萄牙等国官方文件。          [10](P115)“white knight”(白衣骑士)指政治改革家。“white list”指守法人士、合法机构等的名单。英语中“white paper”或“ blue paper”(“白皮书”或“蓝皮书”)是指英美政府就某一专题发表的封皮为白色或蓝色的报告书或外交文书。在汉语里,“白色”在政治上的隐含意义包括落后、反动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人们反对反动统治着大规模逮捕、屠杀革命人民、破坏各农民组织、残酷镇压人民革命运动、民族解放运动的行为称为白区、白据点、白地,以国民党军队为主的武装力量被称为白军、白匪、白狗子。足见,指示意义相同的“白色”在英汉各自的文化背景意义上确实大相径庭。
5.不同的价值取向导致的差异。由于不同的环境和生活条件促成“白色”英汉民族的价值取向方面出现很大不同。中“white”和“black”有是与非、合法与非法的价值取向,如“in black and white”(白纸黑字),“call white black”(颠倒黑白)。“a white hope”为某团体(或) 城镇带来荣誉的人。而在“白色”有低贱、无能的价值取向。我国古代,人们称呼没文化,没功名地位的人为“白丁”,把缺乏锻炼、阅历不深的文人称为“白面书生”,它们都可使人产生卑贱、清贫的联想。
6.由于英汉民族的文化差异,“白色”有时在西方代表一种意义,而在中国又代表另一种含义,甚至对白色的涵义理解恰恰相反,即同一种颜色词产生不同的含义。例如在短语“white hands”中“white”不能按字面意思认为是汉语的“白色”,并不是中文所表示的“白手起家”之义,而是诚实之意,“ a white day”不表示白天,而是表示吉日(lucky day),“white goods”即体积大,单价高的冰箱,洗衣机等大型家用电器,这类物体的表面常被刷成白色,而不是令人捉摸不透的“白色家电”,“white light district”不是白灯区,而是美国纽约的不夜区,“white slaver”实指逼良为娼的人,而不是白奴, “white room”不是白房,是绝尘室,“white coal”不是白煤,是水力。[11](P33)另外在汉语中有些与“白”字搭配的词组,实际上与英语中的“white”所表示的颜色没有什么联系,而是表达另外的意思。例如白卷(blank examination paper)、表白(explain something for oneself)、白吃(eat something without pay)、白字(wrongly written or mispronounced character)、坦白(to confess )。[3](P89)
 
(三)、“白色”的互译策略
1.直译。人类生活在同一物质世界,经历了大体相同的社会阶段,物质世界的共同性,社会发展的相似性,人类思维和情感的共同性形成了各种文化和语言的相溶性和相通性。因此,尽管中英两国存在文化、社会背景的差异,但带有浓重文化色彩的颜色词都存在一些完全或基本对应的情况,只要认准它们各自的真正含义,翻译时直译即可;有时,英(汉)语言中的“白色”在汉(英)语言中虽然不常用,但为了保持原文的风格和民族特色,也不妨采用直译法。比如
white lead 白铅矿
white continent(白色大陆),顾名思义,指的是南极洲。
white coffee 牛奶咖啡
white corpuscle 白细胞
white source 白沙司
white tie 白领结
 
白蜡 white wax
雪白 snow-white
白牡丹 white peony
白酒 white wine
白云 white cloud
白皙 white-skinned
 
2.直译加补充信息法。英汉语言中有些带有“白色”的词语或短语在直译后不能很清楚的将源词语的意思准确、完整地再现出来;或是英(汉)语言中的“白色”在汉(英)语言中有白色之表意但无白色之实意,这些情况下可通过增加补充说明的方法来进行翻译。试看:
white paper 白皮书,(英政府就某问题发表的报告,其封面为白色,因而得名) 
the white way 白光大街,(指的是城市里灯光灿烂的商业街)
white meat 白肉,(指的是煮好的禽类身上某一部分的嫩肉)
white squire 白护卫,(为保驾某公司不被另一家公司收购而购买该公司股票的人)
white collar 白领阶级,(从事脑力劳动不太流汗的工作人员)
white sepulcher 白色的坟墓,(就是伪善者,伪君子(源于基督教《圣经》)
 
打白条 issue IOU
白区(国统区) white area (The Kuomintang-controlled Area)
 
3.意译。根据前文所分析,由于文化背景和生活习惯的不同,英汉民族在对“白色”的感觉上存在着差异,所产生的联想也有一定的距离。翻译时要考虑其文化差异,尊重目的语“白色”的习惯用法,以避免“白色”的死译,应采用意译法;再者,由于英汉民族由于民情风俗、思维方式、语言表达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同一“白色”词有不同的引申意义,翻译时也只能采用意译法,去其形而留其神;或是英(汉)语中带白色的词语,对应到汉(英)语中无法用到白色在对应翻译,这种情况下也只能采取意译才能表达其本意,这类词语在英语和汉语中也占较大比重。例如:
white-livered 懦弱的人
white lie 善意的谎言
white wash 用以嘲笑涂脂抹粉的姑娘。[11](P33)
white days 吉日
white rage 震怒
white night 不眠之夜
 
白话 vernacular
白眼 supercilious look
白发 gray hair
白做 get small thanks for something
白费力的事 a bad job
白头偕老 live to old age in conjugal bliss
唱白脸 play the villain
白熊 polar bear
通过上述分析显而易见,“白色”的翻译有它本身特殊的性质和难度,需要译者细细推敲,谨慎处理。以下提出几点建议以助于学习者提高翻译水平。
首先,应当博览群书,了解西方社会发展、典故、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因为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主要表达形式和传播工具,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我们也会学习和了解语言中所包含的文化知识。将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对比,时刻牢记文化的差异,就会克服因文化差异而导致的翻译失误了。
其次,可以利用多种渠道,吸取和体验异国文化。如通过图片资料、电影、电视、录像等直观地感受外国、历史和风土人情,耳濡目染英语的实际使用。同时将日常交往中的中西文化差异进行归纳,这样就会避免因文化因素而导致的翻译失误。
此外,多多解析句子,体会颜色词的文化蕴涵。颜色词反映了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态度,记载了使用语言的民族的历史发展过程,颜色词的含义必然都印着民族文化的烙印,隐含着民族文化的内涵,其中包含着极为丰富的各种文化信息,而并非是孤立存在的。[5](P100)
总而言之,在中西交际日益频繁的现今,学习者要掌握好英汉语言中“白色” 的翻译就须懂得必要的翻译理论和技巧,加强两种语言的修养、拓宽知识面。[12](P4)
 
四、结语
 
自然界是多姿多彩的,语言中的词汇也是异常活跃的因系,而词汇中的颜色词意义非常丰富。在描述自然界时英汉民族使用的词语存在着差异。而随着技术的突飞猛进和全球化的快速发展,跨文化交流越来越广泛,翻译也会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语言学习者只有对中西文化进行坚持不懈的比较和学习才有利于两民族间的顺畅交流。这正如王佐良所说过的:“翻译的最大困难是两种文化的不同。” [13](P75)因此,研究和对比“白色”在英汉语言中的文化差异及其翻译,对于两种语言的学习、翻译和教学都极具重要性和必要性。
 

[1]贾文波. 汉英时文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PⅨ.
[2]周志培.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P477.
[3]江峰,丁丽军.实用英语翻译.北京:出版社,2005.P90.
[4]潘红.英汉国俗词语例话.上海:上海外语出版社,2005.P137.
[5]韩立钊.文化差异导致的翻译失误及其对策.西藏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第26卷(第2期):P96.
[6]丁树德.英汉汉英翻译教学综合指导.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6.P1.
[7]耿洪敏.实用英汉翻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P40.
[8]帕默尔.语言学概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P73.
[9]李群.颜色词与英汉文化差异.开封大学学报2001年第15卷第2期:P49.
[10]郭著章李庆生.英汉互译实用教程.第3版(修订版)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P115.
[11]庄建灵.英汉颜色涵义与文化背景.泉州师专学报,1999,第3期:P33.
[12]赵桂华.翻译理论与技巧.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P4.
[13]傅晓玲,尚媛媛,曾春莲.英汉互译高级教程.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P75.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