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用社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王蕾 时间:2013-07-08
  (三)用市场化思路解决三农发展的金融需求问题 
  用划分经营地域和服务对象的办法来解决满足三农发展对金融需求的问题,不仅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反而会使这一问题长期存在。为此,必须改变目前划分金融机构,和服务对象服务三农的计划经济办法,采用市场经济的办法,调动所有的金融机构,尤其是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支持三农的发展。例如,利用税收政策和各种贴息政策,引导和调动国有商业银行从事针对三农的金融活动,以缓解和最终解决三农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 
  (四)进一步深化改革,推动农村信用社的金融创新 
  1.不断扩大农村信用社金融产品准入的领域,增加业务收入。要继续提高市场份额或者扩大业务规模,尤其是在开放金融领域和金融产品上,农村信用社与国有商业银行享受到的政策待遇是不平等的。在中间业务逐渐成为金融机构重要盈利来源的今天,对农村信用社进入中间业务或者从事中间产品服务进行限制,既不符合市场经济运行要求,也对包括农村信用社在内的农村金融组织发展不利。 
2.允许农村信用社实行跨地区设置金融网点或成立分支机构,实现跨地区经营。突破省级行政区划,实现农村信用社的跨地区经营,是农村合作银行摆脱县域金融市场狭小的瓶颈制约,支撑其不断发展需要的一条重要途径。各级政府要从培育竞争性金融市场和培育多元化竞争主体的角度出发,从政策上给予相应的支持,以使这种跨地域经营能够顺利进行。 
  3.鼓励农村信用社与其他所有制形式的金融机构进行联营、股份制经营。允许国有商业股份制银行、甚至境外独资和合资银行参与农村合作银行的股份制改造,可以让农村信用社在市场开拓、金融结算、产品开发上,实现借船出海和提升竞争力。 
  (五)积极培训员工,提高农村信用社的人力资本水平 
  农村信用社必须转变观念,牢固树立人力资本是竞争基础的理念,从而在发展指导思想上,在参与市场竞争的过程中,重视人力资本的培养。 
  农村信用社人力资本培养模式还应与企业远景相结合,与企业用工和招聘人才相结合。既要利用福利政策和绩效激励政策,又要吸引有能力、有管理经验、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充实与改善企业人力资本状况。 
  (六)剥离不良资产,切实帮助农村信用社化解历史包袱 
  对农村信用社承担的凡不属于自身原因形成的不良资产和历史“包袱”,应当在摸清家底后,逐步逐项的剥离,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协商解决,必要的话需要政府注资、需要人民银行再贷款支持,就像对国有商业银行和清理农村合作基金会所作的那样,切实帮助农村信用社化解历史“包袱”,使之能够轻装上阵,顺利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小芽.农村信用社概述[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13. 
  [2]郭家万.中国农村信用合作金融[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9. 
  [3]辛耀.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改革发展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7. 
  [4]孙建平.当前农村信用社的困境与出路[J].金融与经济,2008,(9). 
  [5]范静.农村合作金融产权制度创新研究 以农村信用社为例[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82. 
  [6]林华.外资银行圈地中国农村[N].中国商报,2007-08-28. 
  [7]宋琬如.欠发达地区农业银行抢位中国农村金融市场[N].国际金融报,2007-11-13. 
  [8]王文莉.农村信用社现行产权制度缺陷及改革政策建议[J].陕西农业科学,2006,(4). 
  [9]张军.农村信用社向合作银行的转制研究——绩效、原因、问题与政策建议[J].中国发展,2009,(3). 
  [10]何大安.中国农村金融市场风险的理论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9,(7)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