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资本约束背景下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方式的转变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范沁荔 李双健 时间:2013-07-08
   (二)加快发展中间业务,推动金融创新
    中间业务占用资本很少,而发展前景广阔。目前中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人仅占总收入的15%一20%,有的中小型商业银行的占比更低,而国外商业银行则在40%左右,两者的差距很大。中国商业银行在发展中间业务方面具有很大的空间。一要挖掘传统中间业务的发展潜力,改进支付结算、国际结算、银行卡、委托贷款等业务的服务方式,优化业务流程,丰富业务品种,在网上银行、自助终端等方面实现突破,促进传统结算业务收入的增长。二要积极发展票据业务。根据资金余缺和市场脉搏开展的票据业务(特别是银行间的转贴现),属于中间业务的一个重要品种,它占用的资本少、灵活性强、可以获取较高的收益。三要抓住居民财富增长的契机,设计开发多元化的理财产品,比如承销债券融资工具等。四要推动金融创新,实行差异化经营。紧跟资本市场、证券市场的改革进程,结合自身特点进行金融创新,实现差异化、多元化经营,开展企业年金、离岸业务、信托业务、投资银行、保险业务、证券业务等高附加值的业务。设立相关的子公司,充分发挥金融创新充分发挥母子公司之间的协同效应,增加中间业务收人。
    发展中间业务不可能一减而就,要反对通过利息转化虚增中间业务收人的表象。国外中间业务占比的提高,也是历经了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三十年左右的时间。商业银行应结合在做好资产负债业务的基础上,针对性的设计推出产品,实实在在地增加中间业务收人。
    (三)强化风险控制,降低经营风险
    资本监管和风险控制紧密相关。风险控制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了盈利能力和资本占用情况。这方面,商业银行应突出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要进一步完善内部风险评级。建立和优化各类信息系统和评级模型,制定数据质量管理规章制度,做好数据积累,确保数据的客观、准确;对各层面的数据进行有机整合,积累起符合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风险损失数据,以信息系统支撑风险评估及决策,事前对贷款进行管理,提高贷款质量。
    二是扩大风险控制的范围。正在修订过程中的巴塞尔协议,资本监管国际规则将扩大资本覆盖范围。针对这一情况,商业银行应未雨绸缪,加强除信用风险之外的表外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道德风险的风险评估;还要在服务于国民经济周期性增长的同时,避免因贷款过度增长而触犯反周期超额资本的红线。
    三是防范综合化经营过程中的各类风险。在综合化经营的业态模式中,除了信用风险外,市场、法律、信誉、交易对手、操作等风险也要特别关注,要一并纳人商业银行的风险防控范围。
    (四)深化经济资本管理,优化财务资源配置
    资本是商业银行的财务资源之一。推行经济资本管理,合理配置这一财务资源,是商业银行加强自律、应对资本硬约束的重要措施。
    经济资本与账面资本和监管资本不同,它是商业银行内部资本配置管理的虚拟概念,它试图全面客观地反映银行预计承担的风险水平,并通过风险损失计量映射资本需求。深化经济资本的应用,对于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制订战略计划、绩效考核、信用限额管理、贷款风险定价等具有重要作用。
    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完善经济资本绩效考核办法,通过经济资本配置和经济资本回报考核引导各条线、各分支机构转变经营模式,实现风险和收益的平衡。
    在贷款定价时,可以建立经济资本内部抵补机制。在放贷前充分考虑其占用的风险资本,通过设置单笔资产业务测算模型,测算该笔贷款的税后净收益和占用的经济资本,进而测算其经济资本收益率(RAROC=税后净收益/经济资本),将测算结果与最低资本回报率或者与目标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决定该业务定价是否合理,在量化的基础上作出决策,增强资金价格对风险的敏感度,推动资本节约型发展。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