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银行业流动性过剩问题的探讨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张爱群 时间:2013-07-26

  
  (二)开拓创新。增强商业银行竞争力
  伴随金融需求的多样化发展,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已不能仅局限于存贷业务和传统金融工具的交易,而必须扩展到纷繁复杂的金融创新业务上。目前我国银行流动性过剩虽然有诸多原因,但与银行体系运作效率低下密不可分。在银行对有限的大型优质客户进行激烈竞争的同时,大量的中小企业却面临着融资困难。这种信贷供给结构上的问题应以产品创新来疏导流动性,在向银行业务综合化发展的同时建设较为完整的金融产品和特色服务系列,培植新的利润增长点。
  
  (三)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居民消费预期
  加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大经济生活的透明度,减少不确定性因素,增强人们的经济安全感,促进居民消费倾向的形成。我们急切地呼唤消费时代的来临,但这个消费时代绝不会自动到来,只要制约内需增长的根本性障碍没有完全消除,人们就不敢消费、或是没有能力消费。这些体制性的制约因素,其实已经说得很多:低工资优势观念及政策;高不可攀的学费和医疗费;养老保障制度的缺位等。要迎接消费时代,还需在消除体制性约束上下功夫。而要调节收入分配,重点增加农民与农村贫困人口以及中等收入阶层的收入,是需要政府付出极大的努力和经历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包括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逐步理顺收入分配关系,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坚持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落实“三条保障线”,解决贫困人口最低收入问题,理顺公务员的工资,落实个人所得税改革成果等。收入水平和消费倾向是决定消费需求的两个决定因素,而消费倾向又在很大程度上与收入分配的状况有关。因此要在不断增加各类人员收入的同时,注意调整分配格局,缩小收入差距。不仅要考虑到公平和效率问题,还要着眼于促进消费需求,提高消费倾向。
  
  (四)加快发展区域中小金融机构,促进金融结构与经济结构相适应
  不同的金融机构有着不同的效率边界和规模边界,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力量,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金融服务。应扭转中小金融机构经营模式与国有大银行趋同的弊端,加快中小金融机构的转制。不仅如此,也应放宽市场准入限制,发展多种形式的金融机构,通过提供多种金融服务来调整流动性在结构上的失衡。
  
  参考文献
   [1]林毅夫通过跨国合作应对危机[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11月08日
  [2]成思危虚拟经济与金融危机[J]《新华文摘》2009年第6期
  [3]张展新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现阶段金融改革的启示《金融经济》2009年第2期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