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商业银行产品创新的原则探索
二、缓解金融风险压力,维护金融安全,要求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战略实现由规模数量战略向效益质量战略转型
随着经济金融运行的不确定性日益提升,我国金融风险压力越来越重,缓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安全已成为我国经济工作的重心。关于我国金融风险压力难以缓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整个社会融资结构过分依赖银行,从而导致整个社会风险过度集中在银行系统。比如,2001、2002、 2003年银行贷款占企业贷款的比重分别为75.9%、80.2%和81%,2004年进一步超过了90%。由此而得出的逻辑推论是:大力发展直接融资是解决金融风险向银行系统积累与集聚的关键。这也是目前社会各界的共识所在。但是,应当看到,发展直接融资并最终实现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均衡发展本身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会计规则、监管制度、合同执行制度比较落后、信用环境、法制环境不健全的情况下,直接融资发展速度太快,将加速金融风险的扩展与积累。此为其一;其二,银行不良贷款的形成与融资结构失衡没有必然的正相关关系。央行调查结果显示,在不良资产的形成中,由于计划与行政干预而造成的约占30%,政策上要求国有商业银行支持国有企业而国有企业违约的约占30%,国家安排的关、停、并、转等结构性调整约占10%,地方干预,包括司法、执法方面对债权人保护不力的约占10%,而由于国有商业银行内部管理原因形成的不良贷款占全部不良贷款的20%;其三,近些年银行新增不良贷款的形成主要是银行追求资产规模扩张和业务发展速度所造成的。因此,要缓解金融风险的压力,除了宏观层面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加快融资体制改革、减少政府干预、根绝政策性贷款以外,国内商业银行必须摈弃经营发展的“速度情结”和“规模冲动”,树立科学发展观,确立效益型、内涵式的经营发展战略,大力进行经营战略转型,实现效益、质量和规模的协调发展。
三、提升管理素质,增强国际竞争能力,必须实现由横向的块状管理模式向纵向的条状管理模式转型
坦率地讲,如果进行横向的国际比较,国内银行员工的敬业精神、进取精神和风险精神在世界上都属一流,但是,为什么国内商业银行的业绩与国外先进银行却有天壤之别?个中缘由尽管可以罗列众多,但重要原因应归结为上述组织体制和牛仔文化。在这种组织体制和文化氛围框架下,总行很难约束各个分支机构,无法(或者成本巨大)整合全行系统的资源,系统的执行力也无法保证。因此,适应国际化的经营环境,积极打破传统的企业组织制度、组织形态和组织结构,逐步构建起与国际先进银行接轨的,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扁平化的管理体制,通过组织效率的改进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有效控制管理成本以及增强市场开拓能力,是提升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转型,意味着从一种传统的、习惯的模式转向一种新的陌生的模式,其本质就是制度变迁,是用一种制度或制度安排来替代原有的处于非均衡状态的制度和制度安排。所以,转型是一项高投入、高风险的系统工程。国际经验表明,转型成功的企业很多,但转型失败的案例亦不胜枚举。那么,如何才能实现成功转型?
首先在策略上要明确:国内商业银行转型不是单维的转型和零打碎敲的改良,而是多维的全面转型和深层次的结构性变革。其中既包括发展战略的转型,也包括管理体制的转型;既包括经营结构的转型,也包括经营资源的转型。总体上看,国内商业银行转型的目标和方向包括:一是发展战略要由本土化向国际化转变,商业银行必须以全球战略视野来规划自己的发展战略,积极推进“走出去”的国际化发展步伐。二是管理体制由“弱总行-强分行”模式转向“强总行-弱分行”,积极构建业务条线垂直管理的扁平化组织管理体系。三是经营结构由单一的银行业务经营结构转向综合的金融业务经营结构。重点是,业务结构要由批发业务主导转向批发业务与零售业务并重;资产结构由高风险资产向低风险资产结构转变;负债结构要弱化以存款为主的被动型负债,大力发展主动型负债;在客户结构上,要逐步完善和改变目前各家银行普遍奉行的“大户”战略;收入结构要实现由利差收入主导转向利差收入与非利差收入均衡发展。四是经营资源由一元化结构转向多元化结构。其中,组织体系要由单一的物理化转向物理化和电子网络化并重;资本补充机制要实现多元化、高灵活性和持续性;服务渠道要实现物理网点有形服务渠道与网上银行、电话银行等虚拟服务渠道相互补充、共同发展;人力资源要由传统的银行业务型人才向适应商业银行综合化发展要求的复合型人才转变。
其次,在转型的措施方面,以下三点是需要特别重视的:一要强化战略管理,建构新的商业模式,明确什么时候应该转型,什么时候不应该转;二要因势而变,增强危机意识,在变革中求发展;三要夯实转型的基础,为转型做好管理、文化和领导者等方面的制度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