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国保险业集中度及其规模对绩效的影响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3-05-30
四、政策建议
(一)政府的宏观政策
中国保险业集中度与保险业净资产利润率的负相关结论表明:降低保险业的集中度能够提升保险业绩效。因此,作为政策制定部门,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1. 进一步进行制度创新,积极引入竞争机制,降低保险业进入壁垒,鼓励新的保险公司的成立。降低市场集中度不能简单的依靠行政手段,而是要采用市场的手段,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在市场经济下,企业的竞争实际上是效率的竞争,只有效率高的企业才能生存和发展,所以应强化市场化手段,加大行业的竞争力度。
2. 扩大保险公司的营业范围和自主权,配套改革现有的金融体制,为保险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改革现有的金融体制,需要我们政策制订者借鉴国外相对成熟的经验全面清理现行有关的金融法律、规章。
(二)保险公司发展策略
1. 保险业规模与绩效的结论表明:在目前的市场结构下,单纯依靠规模取胜,一味地进行粗放式经营会适得其反。保险公司实行规模化发展战略,根本目标是追求效益的提高。没有一定的效益,规模越大,资源的浪费就越大。国外保险业的发展历程表明,无论何种形式的规模发展如增资扩股、兼并重组等,都是为了进一步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扩大市场份额,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因此,在保险公司规模化发展中,一定要处理好与集约化经营的关系,最终做到有效益的可持续发展。
2. 对现有的保险企业进行改革,提高保险企业竞争力。保险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保险公司的产品和服务;二是保险公司的制度安排;三是保险公司的企业文化。要提高中国现有保险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必须从这三个方面入手进行改革,同时学习和引进国外成功的经营制度,改革内部组织结构,积极开拓新的业务品种,探索新的盈利模式,大力发展网上交易。
3. 调整保险公司的发展策略,转变盈利模式。合理提升证券投资比重,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的高流动性、高收益性来丰富投资组合品种。创新投资工具,探索诸如投资信托、资产证券化等新的投资方式,发挥整体调协优势,控制成本与费用,通过内部挖潜提高经济效率。
[参考文献]
[1]马建堂.结构与行为——中国产业组织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刘志彪,王国生,安国良.现代产业经济分析[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3]孙祈祥,等.中国保险业:矛盾、挑战与对策[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
[4]彭雪梅.对中国保险业的实证分析及对策建议[J].经济纵横,2001,(11).
[5]赵旭.关于中国保险公司市场行为与市场绩效的实证分析[J].经济评论,2003,(4).
[6]段国圣,刘大伟.保险投资绩效评价[J].保险研究,2005,(9).
[7]张本照,郑谦.我国保险业市场结构特征及对策分析[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5,(12).
[8]王斌.中国保险业市场结构与绩效关系分析[J].上海金融,2002,(10).
[9]李光勇.我国保险业的市场结构与企业行为分析[J].海南金融,2000,(12).
上一篇:研究中国保险业运营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