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国信贷市场匹配机制的再设计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3-06-09
1998年之后,我国的信贷市场开始发生实质性改变,由计划管理向市场化管理转型,也就是说从政府主导下的银行支持模式向非政府干预下的银行主导模式转型。其中的标志性事件有:其一,1998年1月1日,中央银行取消了对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贷款限额的控制,在逐步推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和风险管理的基础上,实现“计划指导、自求平衡、比例管理、间接调控”的管理制度;其二,1998年10月31日,利率市场化改革启动;其三,外资银行的进入;其四,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等。
三、计划管理下银行信贷市场的匹配方式
我们借用匹配理论的研究范式来分析这个非真正意义的信贷市场的匹配过程,主要涉及双方代理人的构成、代理人的偏好排序清单、匹配过程等。
(一)信贷资金供应方的构成及偏好
计划管理体制下,人民银行总行是直接决定和控制货币供给的主导和关键。因为各分支行的信贷规模由人民银行总行直接决定,既不通过任何中间变量,也不给分支行留下信用创造的空间。虽然其间中国银行曾是独立的,后来名义上也一直保持独立,但对内则是人民银行的一个从事对外金融业务的局。其他银行则明显是非独立的,因为他们只是执行财政拨款业务的名为银行而实际并非银行的银行。至于为数不多的农村信用合作社,财力均极为薄弱,实质上应该算是人民银行在农村的代办点[14]。因此,信贷资金供给方只有一个。①
偏好方面,由于各级银行只是被动地执行上级行的贷款指令,根本不存在自主性的偏好排序清单。②同时,这种偏好还存在着一定的异化。按照信贷计划的本意,申请信贷计划的企业最终能够获得相应的贷款额度,贷款的指向性是相当明确的。但问题是,计划经济是具有“投资饥渴症”的扩张性经济和资源约束经济,很容易造成原信贷计划的重新组合排列,加上各级行政主管的职务升迁与投资规模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信贷规模则是实现这种扩张冲动的必然选择。另外,国家不能对这些产业和部门的资金供不应求熟视无睹,因为这里不仅有资金不能到位的损失,而且还会转化为关系社会安定团结的政治压力,于是,人民银行总行只能增拨贷款指标,信贷规模因此扩大。
(二)基于信贷资金需求方的分析
在计划经济中,微观经济主体只有三类:国有经济单位、集体经济组织、广大的城乡居民。前两者的每一个单位的生产、流通和其他经济活动均纳入国家的统一计划并由计划直接约束,并与银行存在信贷关系。城乡居民的消费则实行总量计划,每个人、每个家庭都是在自己收入和主要生活资料计划供应和限量供应的范围之内自主安排,没有个人经营性贷款和个人消费性贷款。所以,信贷资金需求方的主体是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组织,特别是国有经济单位。
按照计划经济的常例,企业只能在中国人民银行的一个分支机构开立进行存贷业务的基本账户,各经济单位之间不得发生商业信用。这样,信贷资金需求方的偏好清单中除了开户的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别无选择。所以,每一家企业的偏好清单中只包含一个元素,且所有企业偏好清单中的元素都是来自于人民银行的具体信贷计划。
(三)匹配过程
具体匹配过程见图1:
注:①计划部门向企业下达生产计划,并向人民银行总行报备。
②生产企业根据计划向所在地人民银行分支机构申报信贷计划。
③人民银行下属的各分支机构汇总上报人民银行总行。
④人民银行总行根据整体经济发展规划,审定各地人民银行分支机构的信贷计划,切块下达。
⑤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向生产企业发放贷款。
⑥生产企业实现销售后归还贷款。
这个匹配过程具有如下特点:
1.信贷计划的框架及其指标的分解决定了我国当时的货币供给开始于人民银行总行的贷款指标的下达,因为,贷款指标是各级银行发放贷款的充分必要条件。
2.贷款实际上是一个完全独立的过程,它取决于人们的判断——把额度定在多大规模为宜,而不是受有没有信贷资金来源这种现实的、直接的约束。
3.从信贷资金需求方和供给方的特征、交易对象和交易制度看,这并不是市场化的信贷市场,信贷只是财政体系的一部分。
总的来说,计划管理的银行信贷市场匹配过程是计划经济的产物。整个匹配过程在“看的见的手”的控制下进行,具有明显的指向性和导向性,市场双方的参与者都接受计划指令。
四、市场化转型下的匹配机制研究
1998年以后,我国的信贷市场由计划管理向市场化管理转型,而这正好符合了双边匹配理论运用的前提——市场的存在。总体来看,我国银行信贷市场存在两种匹配机制,分别对应于目标客户信贷市场和非目标客户信贷市场。
(一)目标客户①信贷市场的匹配机制研究
各家商业银行对目标客户趋之若鹜,竞争激烈,由此导致目标客户信贷资金供给相当充足,目标客户的资金需求随时能够得到满足,基本不存在信贷配给的情况。同时,由于资金供过于求,资金价格(利率)相当低,通常达到人民银行规定的贷款基准利率或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
基于此,目标客户可以直接向其偏好排序清单中的第一选择银行提出申请,若该银行接受申请(概率相当高),则通过“绿色通道”及时审查;若遭拒绝,则进入其偏好清单中的下一个选择或第?N?个选择,具体由目标客户自由选择,直到整个“求婚”过程结束。
上面描述的实际操作过程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一对一双边匹配算法,采用的是企业“求婚”的递延接受程序。根据Gale和Shapley(1962)的证明,该匹配结果是稳定的,并且是企业最优稳定匹配。因为企业总能够得到它第N个选择银行提供的融资,且利率相当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