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于科学发展的我国保险行业文化建设研究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3-06-09
经过不断的发展,合规已经成为国际金融保险行业普遍遵循的基本准则。一是要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在追求盈利的同时重视方式的正确性,防止出现为了片面追求高速业务增长而忽视合规要求。二是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始终把制度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注重用制度来约束人,用制度规范日常行为。为此,要结合实际工作,制定并完善一系列规章制度,坚持用制度来规范业务经营过程,确保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切实堵住各种漏洞,防止违规行为的发生。三是要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保证经营的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建立自我调整、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制衡机制,要在追求自我经济利益的过程中建立健全不断自我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操作风险防范。
(四)倡导以人为本的人本文化
从行业角度看,保险属于金融服务业,保险公司员工多属于知识型员工,对知识型员工的管理要比生产线上的工人复杂得多。保险行业员工素质的提高,不仅包括体质素质、保险专业素质、智力素质的开发,还包括理想信念、道德品质、行为准则等直接调节、规范人本身行为的人本素质的开发。两者的完美组合将有助于保险行业精神的形成,并成为保险行业文化建设的基础。保险行业文化建设,一是要实现员工的共同进取,这是保险行业文化建设的根本特征。通过组织氛围的建立,塑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使每个员工都自觉地努力工作。二是要把行业文化建设与建立学习型组织结合起来,提高干部职工队伍创新能力,不断推进行业文化创新。三是要强调“以人为本”和员工的成就导向,这是保险行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
(五)建立多方参与的协作文化
一是充分发挥监管机构引导作用。监管部门应把握行业文化发展方向,坚持正确的建设目标,制定行业文化建设规划,健全长效机制。二是充分发挥行业社团组织协调作用。督促和指导保险行业协会、保险学会认真履行建设先进行业文化的重要职责,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加强行业自律,制定从业人员道德和行为准则、组织签订自律公约、对从业人员进行资格管理、督促会员依法合规经营,维护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三是充分发挥保险机构主体作用。引导保险机构结合自身特点,把企业文化建设与行业文化建设紧密结合,把行业文化贯穿于公司经营管理的全过程,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加快建立现代保险企业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强化服务意识,建立富有行业特色的体制机制,将行业文化的实质融入企业文化建设中,提升企业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最后,推动保险院校积极参与保险行业文化建设。
(六)营造引领行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文化
在现代的市场环境中,保险宣传对社会舆论的导向和对消费者的引导作用十分明显。要想充分挖掘保险业的潜力,必须考虑对消费者开展普及性宣传教育,让人们了解保险产品的价值和作用以及如何使用。第一,政府应重视并倡导行业文化建设,以学校为依托,以教育为切入点,普及保险知识,优化公众保险意识。将保险教育纳入中小学和大学课程,让人们普遍了解保险产品的价值、作用以及如何使用。第二,宣传时应以行业为主体,整合宣传资源,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宣传功效。在宣传时要注意区分城镇和农村、不同收入阶层的消费者,充分利用各类媒体与宣传手段。第三,在内容上加大对保险运行机制宣传,突出保险独特的保障功能。第四,各保险经营主体要切实从维护、珍惜保险行业的利益和信誉出发,准确宣传保险知识,力避相互排斥、诋毁,以增强公众对保险的信任和信心。第五,注重引导和培养理性投资者,引导投资者全面了解保险业的经营规律和特点,客观看待行业发展,培养理性投资心理,使保险业在获得稳定的资本注入以外,也得到成熟的投资理念和优秀的管理文化。
(七)培育可持续发展的保险创新文化
建设创新型保险行业是我国金融改革和保险业对外开放的要求。在保险业全面实现对外开放的环境下,外资保险公司业务快速增长,竞争优势逐步体现,给我国保险业注入活力的同时,带来更大的压力(赵新华、徐永青,2006)。因此,整个保险行业都应该从战略高度看待保险创新以及建设创新型行业的重要性,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推动保险创新工作。首先,在整个行业内营造一种良好的文化氛围,树立创新就是发展的思想认识。其次,坚持求真务实的自主创新。市场需求引导发展,也决定着发展,鼓励企业根据市场发展进行自主创新,并对自主创新型产品给予奖励,鼓励其长久发展。再次,为保护创新企业的积极性,行业应建立行之有效的创新保护机制,设置保护期限和保护边界,以保护创新者的积极性和创新权益。
[参考文献]
[1]李祝用,保险公司合规风险管理体系构建研究[J],保险研究,2006,(5):180-182
[2]宋福兴,提高保险企业创新能力实现行业科学发展[J],中国保险,2007,(6):14-17
[3]陶红,中外保险文化比较与中国保险文化发展[J],上海保险,2006,(11):57-59
[4]赵新华,徐永青,日本保险业监管制度对我国的启示[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6,(3):73-76
上一篇:试论中国信贷市场匹配机制的再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