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完善股票市场财富负效应的探析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3-03-06

摘要: 财富及财富创造一直都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命题之一。财富的多少、变动以及对财富的期望都影响人们的行为,从而引起经济的波动,这就是财富效应。自从20 世纪90 年代以来,无论从世界经济还是从国内经济发展来看,资本市场尤其是股票市场,对于国民经济的作用越来越凸现,股市的长期繁荣或大幅下跌,对于国民经济的整体影响越来越大。由于股市下跌对宏观经济的整体发展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远远大于股市上升时为经济增长所带来的积极作用,因此,国内外许多理论研究者、政策制定者和投资者都对股票市场负财富效应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一、资本市场负财富效应的的原因。
  (一)我国的制度不完善,存在缺陷。
  股市健康发展所需制度背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股东、投资者权益的法律和司法保护框架; 二是司法的独立性;三是新闻媒体作为一个制度机制是否可不受约束地发挥对上市公司、整个市场、整个经济的监督作用。这些东西合在一起决定着一个国家的股市跟其经济的发展是否能够同步,在我国这些必要的制度都是不够完善的。由于体系的不够完善,导致我国股市的收益分配结构不合理,中小投资者并没有获得太大的收益。
  (二)我国股市功能严重扭曲,从根本上限制了股市财富效应的发挥。
  在我国,股市的主力是A 股市场,而A股市场的定位是为国企改革服务,并且发行方式的限制使股市无法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要。股市的这种定位,使得散户们长期处于弱势地位,他们承担了本不该承担的大部分代价,其整体盈亏状况令人堪忧。这种功能定位的偏差,很重要的一点与我们现行干部体制下低效率干部考评制度有关,即把股票市场上每年的融资额当成一个重要考核指标。因此,在我国股市中,长期存在不考虑投资者,不考虑这个市场怎么为优化配置资源服务的问题。在我国股市中,个人投资者中月均收入3000 元以下的中低收入人群达91.56%,其中更有6.35%的失业人员和22.9%的离退休人员。这部分投资者存在着巨大的消费需求,但把钱存在银行里多少年也满足不了这种需求,所以干脆到股市里来试试运气,这就导致他们在操作中短期行为严重,股票换手率较高,因此股票收益不具稳定性,财富效应难以发挥。如果财富积累尚未达到满足未来需求的必要量,居民就可能将股票收入全部或绝大部分用于股票再投资,而不是用于消费,股票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就低, 只有达到满足未来需求的必要量后,居民才会逐步增加股票收入用于现期消费的比例。然而,在我国股市中,尤其中小投资者普遍处于亏损状态,多年来股民损失惨重这样的股市,投资者不可能会有股票收入的财富积累。
  (三)我国的上市公司投资效率低下,破坏了财富效应发挥的前提。
  长期以来,我国上市公司一直存在重融资、轻使用的不良现象,相当数量的上市公司进行后续融资时,并不是出于发展主业的考虑,而是编造项目以图“圈钱”,结果造成募集资金投资不足,效率低下,这主要表现在3 个方面:(l) 募集资金大量闲置;(2)募集资金大量用于委托理财;(3)随意更改资金用途。据全国人大常委会证券法执行检查组披露,上市公司经常随意改变资金方向,并造成一定的损失。
  二、解决资本市场负财富效应的建议与对策。
  (一)扩大股市规模,构建股市促进消费增长的基础。
  要采取措施改变居民资产结构,特别是要使居民庞大的储蓄资产转为股票资产和其他各类证券及保险资产,加速储蓄向投资的转化,推动经济的发展和消费的扩大。因此,应该采取措施扩大股市规模,扩大居民股票持有量,为股市财富效应的发挥创造条件。扩大市值规模包括增加上市公司数量与质量。调整一级市场的有关规定,平衡一、二级市场的风险与收益。如慎重对待以市场化名义高价发新股、高价配股;取消上市配额分配制度;实行有市场确定发行价格的原则,缩小一级市场的获利空间; 提高二级市场投资者配售新股的比例,以提高中小投资者的投资回报率等。必须注意的是,股市规模的扩大必须兼顾供给与需求两个方面,以避免股市的大幅震荡。
  (二)利用证券市场推行“富民政策”。
  要发挥股市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的功能,政府应把通过股市增进社会财富置于重要位置,即通过股市推行“富民”政策,让社会公众、企业、基金组织等均有限度的参与股市,共同分享经济增长、股市繁荣所带来的成果,形成股市与经济增长互动的良性循环机制。稳定股市、规范市场、促进股市繁荣及稳定增长是我国股市启动消费、推进经济增长的根本之所在,没有股市的长期稳定与增长,短暂的股市繁荣对启动消费的作用极为有限。虽然目前中国股票市场规模较小、投资收益的分布格局不合理、上市公司的质量普遍不高、国有股减持问题迟迟没有解决、政策主导股市暴涨暴跌等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