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ST公司高管更换的原因分析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朱德胜 宋晓宁  时间:2013-11-13
   由表1可以看出,2004年共有26家ST公司更换了董事长,但只有19次更换公告了原因;同期,共有30家公司更换了总经理,也只有23次更换公告了原因。总体而言,ST公司自身披露的原因中主要为原高管人员的工作变动或者辞职。但是,这些原因究竟是否为ST公司高管更换的真正原因,单从公司披露的信息不得而知。如果一个公司的高管人员由于经营业绩低劣而被“炒鱿鱼”,公司是否会披露真正的原因,也值得研究。因此,为了分析高管更换的真正原因,本文利用了ST公司的2002年和2003年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
    (二)回归分析
    本文结合上述可能影响ST公司高层管理人员更换的因素,建立如下分析模型:
  In ( Yl 1一Y)=do+a, x,+az x2+as xs+a4 x4+e
    Y:2004年ST公司是否更换高管人员。董事长和总经理都没有被更换时Y二0;二者中有一者被更换或者二人都被更换时,Y二to
    X,:2003年ST公司大股东是否变更。引人虚拟变量X,二0,1。当大股东没有发生变换时,X,二仇发生变换时,X,二to
    Xz:总资产净利率(年度净利润/年末总资产)。本文采用2002年和2003年总资产净利率的简单平均数。
    Xs:每股经营现金净流量。本文采用2002年和2003年每股经营现金净流量的简单平均数。
   凡:2003年ST公司中国有股占总股本的比重。
    。:随机误差项。
    本文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见表20

    根据回归结果可以看出,ST公司高管人员更换与大股东的变更显著正相关,与总资产净利率显著负相关,与每股经营现金净流量、国有股比重以及审计意见类型的相关性不显著。
    (三)结果解释
    1.ST公司高管人员更换与大股东变更正相关,即大股东发生变更时,高管人员更换的可能性增大,这与假设1一致。
    大股东主要通过向上市公司的人事委派或者集团公司与上市公司之间的高管人员兼任等途径来保障控股权的实现。大股东的绝对控股地位,造成了上市公司中“一股独大”的局面,这种绝对控股地位在董事会或者股东大会中更是发挥得淋漓尽致,导致董事会或者股东大会中严重的“一言堂”现象。由于人事安排是实现控制权的最重要形式之一,在这种“一言堂”的决策程序中,大股东向上市公司委派高管人员成为必然的结果,但同时这种由大股东绝对控制的“一言堂”的决策程序,也将导致由于大股东的变更而导致高管人员的更换。
    2.ST公司高层管理人员更换与公司总资产净利率呈显著负相关系,即总资产净利率越低,更换高层管理人员的可能性越大;总资产净利率越高,更换高层管理人员的可能性越小。这与假设2相一致。
    根据国外的研究成果,公司的经营业绩是影响高管人员更换的关键因素,如戴尼斯(1995)发现经营业绩低劣的公司将发生强制性的高级管理人员更换。在我国,虽然不同类型的企业考核业绩的部门不同,但是,逐渐重视对经营者进行业绩考核已是不争的事实。既然经营业绩在监管部门对经营者的考核中占据如此重要的地位,那么在监管主体对经营者作出免职、更换决定时,经营业绩也应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回归结果也证明了低劣的经营业绩是更换高管人员的关键因素,与戴尼斯(1995)的研究结果相似,这也说明了我国上市公司高管人员更换中经营业绩所起的作用与西方市场存在很大的一致性。
    3.ST公司高层管理人员更换与公司每股经营现金净流量的相关性不显著。
    衡量一个企业的经营绩效,有大量的指标可供选择,如上市公司比较熟悉的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等,这些都能比较综合的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而且财政部推荐的评价企业绩效的指标体系中,财务效益状况(其中包括总资产净利率和净资产收益率)被作为最重要的指标。因此,很少有上市公司根据每股经营现金净流量来决定是否更换高管人员。
    4.ST公司高层管理人员更换与国有股比重相关性不显著。
    从公司外部来看,由于大部分的ST公司都是由国家控股,其国有股所占比例较大,能上市流通的股份只是一小部分,即使购入公司全部流通股股权,也无法达到收购上市公司的目的,更何况国内资本市场还发达,很难筹集到所需的巨额收购资金,所以,在公司外部不存在公司控制权市场,也就不存在控制权竞争,这就使得公司高管摆脱了被解雇的威胁。另外,从公司内部来看,在我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多是国有股股东或法人股股东,而国有股一般由政府、国有资产管理机构或国有独资企业持有,由于国有股事实上的产权主体“缺位”,公司的内部治理结构不健全,因此就会缺乏对高管人员的监督,从而导致ST公司高管人员更换与国有股比例的相关性不显著。
  四、研究结论及建议
  本文分析了2004年的ST公司中高管人员更换的原因。研究发现:从对外披露的原因来看,辞职和工作调动是使用最多的托词。然而,从本文的深入分析来看,ST公司大股东的变更以及以前年度的总资产净利率是影响ST公司高管人员更换的重要原因。同时检验结果表明ST公司高管人员更换与公司每股经营现金净流量、国有股比重没有显著的相关性。
    基于上述的分析及取得的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如下政策性建议:(1)为了对公司高管人员形成足够的外在监督机制,需要发展和完善我国的经理人市场。经理人市场的培育将有助于提高公司经营绩效在公司管理人员任免中的作用,从而达到“任人唯贤”的目的。(2)改变公司的激励机制。国有股权的控制权实际掌握在行政机关手中,导致国有股权的控制权被行政官员或公司经理所操纵,这就可能导致所有者缺乏对经理人有效的业绩评价,并产生严重的“内部人控制”问题。要改变这种现状,一方面要设计科学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以经营业绩为重点考核经理人的经营绩效,并做到奖罚有度;另一方面要大幅度提高管理人员的持股水平,以降低代理成本。(3)改善公司的股权结构,降低大股东的控股比例,以减少内部人控制问题。这需要通过降低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直接参与作用来实现,政府的过度参与将会提高公司的代理问题,有损企业的经营效率。通过改善公司的股权结构,将进一步加强董事会的作用,提高对高级经理人的内部监督,从而促进公司治理的良性循环。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