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信息不对称与存款保险建设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3-03-17

摘要:在国际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的今天,为维护金融稳定,我国的显性存款保险制度即将出台。而中国的存款保险制度之所以在十余年来久议未行,与信息不对称的普遍存在息息相关。本文分析了信息不对称在存款保险体系中所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并提出缓解方案,在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异常严峻的今天,理性剖析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的出台。

关键词:信息不对称;存款保险;逆向选择;道德风险
  
  目前,我国的金融体系基本保持稳定,商业银行改革顺利进行,公众对国家经济发展和金融运行的公信力稳步提升,这都为我国筹备已久的显性存款保险制度出台创造了条件。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内需的疲软、出口的萎靡、房价的高企以及股市的巨幅波动也暗示着中国的金融系统隐藏着极大的风险,因此,存款保险制度的推出还要经过缜密的论证。十余年来中国的存款保险制度之所以久议未行,与信息不对称的普遍存在息息相关。因此如何缓解存款保险制度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是本文关注的焦点。
  
  一、信息不对称及其普遍存在性
  
  信息不对称现象无处不在,它泛指由于受缺乏传送途径、搜寻成本高和人为隐藏等客观因素制约,导致合约双方对信息的掌握存在着差异,其直接后果是导致了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的发生。逆向选择是指交易双方达成交易以前,信息的非对称性就已经存在,信息优势方利用其掌握的信息优势使合约签订有利于己方。道德风险则是指交易双方成交时信息是对称的,信息的不对称发生在成交以后,在所达成的契约范围内,信息优势方依托另一方无法完全掌握其行动之事实,倾向于从事违背另一方意愿的活动。
  
  二、存款保险及其建设的必要性
  
  存款保险制度是指在金融体系内设立保险机构,由其定期向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收缴保险费,以建立存款保险准备金,一旦投保人遭受风险事故,由保险机构向投保人提供财务救援,或由保险机构直接向存款人支付部分或全部存款的一种制度安排。存款保险制度是保障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建设,是减少金融危机造成社会成本的重要手段。它作为一项制度设计,在许多国家被证明是成功的,可以有效地保护存款人,尤其是居于多数的小额存款人的利益;建立对出现严重问题濒于倒闭的银行进行处置的合理程序;提高公众对银行的信心,保证银行体系的稳定。迄今为止,全球约有9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显性存款保险制度。作为金融安全网的三大支柱之一,存款保险制度与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功能、银行审慎监管共同担当着维护金融秩序的重任。近年来,国际存款保险制度不断完善,功能逐步增强,对保护存款人利益,维护金融稳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三、信息不对称与存款保险制度
  
  作为一种国家金融安全网的制度安排,存款保险改变了存款人、投保机构和存款保险机构所面临的激励与约束,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存款保险制度的批评者认为逆向选择问题的存在使得参加存款保险前风险越大的银行参与的积极性越高,因此会加剧存款保险体系的负担,最终导致存款保险制度的崩溃;而道德风险的存在,使得参加存款保险后的银行可能从事风险较大,利润较高的项目,存款保险制度因此非但不能降低系统风险,减少银行失败的概率,反而会造成金融体系的风险积累,使得金融危机产生的可能性、强度和破坏力增大,成了维护金融稳定的隐患。这些问题的存在也正是存款保险制度在许多国家迟迟未能出台的重要原因。
  具体而言,存款保险制度中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存款保险制度中存在的逆向选择问题
  存款保险同所有的保险一样,不可避免的存在着逆向选择问题。在某一既定的存款保险费率水平,经营能力较差的银行可能会积极参保;而经营能力较强的银行由于能够抵抗更大的风险,可能不会接受这一费率而拒绝参保。因此参保的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经营能力就会越来越差,赔偿概率也就越来越大,存款保险公司进而不得不提高费率,形成恶性循环,这便是逆向选择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存款保险公司的保费赔偿支出明显加大,经营风险大幅提高。
  (二)存款保险制度中存在的道德风险问题
  相对于逆向选择,道德风险在存款保险制度中的存在使得整个体系变得更加脆弱。
  从存款者角度而言,没有存款保险制度时,存款人会采取各种措施监督存款银行,以保证自身财产的安全性。一旦银行承担的风险过高,存款人就会要求银行提高存款利率,而当风险超出存款人的承受范围时,存款人就会进行提现。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后,存款保险机构会对投保银行的全部或部分存款提供保险,这必然导致存款人放松对银行的监督,使存款人不再关心银行的经营业绩和风险状况,弱化银行的市场约束。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