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邢台县域金融业务发展的思考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3-03-19
        3.3 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有效调动员工积极性 建立激励有效,约束有力的业绩考核机制,有效调动干部员工工作积极性和能动性,激发人力资源活力,解决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因此,一方面,要不断完善对管理人员实施业绩奖励考核与等级行评定结果、责任目标考核结果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发挥激励考核机制的政策引导作用,促进各项业务超常规发展;另一方面,借鉴国外银行和国内中小商业银行的成功做法,积极落实经济增加值与产品“买单制”相结合的业绩激励措施,加大对价值创造源头和业务前端人员的激励力度,以有效解决各行处效益实现与员工个人收入关联度低,前台人员缺乏营销积极性的问题。
        3.4 加大支持县域行处发展的投入力度 在对公业务上移和个银网点转型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县支行与城区支行的差异,加强对县域网点业务支持力度。在网点投入上要向经济基础条件好的重点县域行处倾斜。优化网点结构,科学布局营业网点,对所处经济环境差、单产低、发展前景不好的网点坚决撤并、搬迁,并尽快使现有营业网点全面改观,全部达到网点转型的要求。要根据特定客户营销和服务需求,有选择地加大重点区域市场营销、广告、宣传费用的投入,规范支出和审批流程,积极发展自助银行,引导客户使用自助设备,腾出资源提高差别化服务能力,将其作为弥补我行网点不足的战略性渠道和产品。在金融资源丰富的行处加大信贷投入力度,培养扶持一批重点优质客户群体,对财政存款较多的重要机构客户给予一定的维护费用,对财政、社保等重要客户的开拓给予必要的资本性投入。
        3.5 拓展重点业务,夯实客户基础 多年的实践证明,县域行处普遍存在基本结算户少、代发工资户少,客户基础薄弱的问题,这也是制约各项业务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抓住了新增基本结算账户和代发工资业务就抓住了各项业务发展的源头。为此,要努力扩大优质客户群体,通过狠抓公私业务联动,抓结算账户源头开立,努力拓展和争夺新客户;同时,积极做好存量客户的维护和服务工作,将夯实优质客户基础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常抓不懈。要通过细分客户、分类指导,深入挖掘存量客户业务需求,加大结算资金流量占比,使无流量客户变成有流量客户、睡眠客户变成有效运转客户,培养客户的忠诚度和对我行的依存度。要进一步挖掘机构客户市场,加大对财政、教育、社保、卫生和军警等优质代发工资客户的营销力度,以此为依托,扩大合作的深度与广度,有选择地营销各类理财产品,提高客户对我行的综合贡献度。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