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视阈中的金融风暴剖析
摘要:一般的“生命个体”只是满足生存而活着,其生命系统处于“平衡态”,它们只是在地球上“循环不已”的延续物种而已。但人类个体是“自为”存在的生命,它永不满足、永不停歇。人类发展处于“非平衡态”的系统中,人性在发展中完善。究其实质,在于人性的无限欲望通过人类实践在其外化物上恰当地得以显现并被予以强化。考量似乎已经走远的金融风暴,我们可以发现,人性的“非平衡态”在虚拟经济时代凸显:超越欲望在“消费符号”上凝结。为此,洞察人性的理性制度设计必须促成人性系统“相对平衡态”的动态重建。
关键词:“自为”生命;非平衡态;消费符号;虚拟经济
一、人的“自为”生命存在的“非平衡态”
在地球上,无生命的存在处于普遍的联系(系统)之中,它们依照各自原有的性质在彼此的相互作用中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但这一切都是在随机联系中实现的,并不具有特定的和稳固的对象性关系。只有在生命出现以后,生物和环境之间才建立起稳定的“对象性关系”,从而把事物的联系引向了内在化和有机化。从生物学的意义看,“生命”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动物奔波一生只有两件大事:(1)填饱肚皮——保持生命;(2)传种接代——延续生命。这种生命为人与动物所共有,它是我们通常所理解“生命”。这种生命的根本特点是:由自然给予,服从自然的法则,与肉身结为体,作为种性同等存在于一切个体身上。动物是完全受生命本能(物种规定)支配的,动物属于它的生命,与它的生命直接同一。动物生命的本性其实就在维持这个“生命本能需要”自身的平衡态循环。
人则不同。人不满足于生命支配的本能生活,人要规划自己的人生、创造自己的价值,这说明人作为人已超越了“本能生命”的局限,要去追求高于生命、具有永恒意义的东西,这才所以称之为“人”。当然,人也来自于自然,是从“非人”生成为人的。然而人的本性又不同于物性,超然于物性之上。这就是说,人与物,本性上既相联通、又有着根本性的区别。这里体现的实质就是对物的超越性,这个“超越性”正是属于“人性”的特质。我们理解人性的主要难点和关键也就在:要理解人的超越本质——就必须找出能够联结而又区别二者本性的那个关节点!这个关节点是什么呢?是人的“自为生命”!人类生命通过“生产劳动”而自我超越,从本能生命发展为“自主“生命。马克思说:“可以根据意识、宗教或随便别的什么来区别人和动物。——当人们自己开始生产他们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时候,他们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1]。
为什么人类能够产生独特的“劳动实践”呢?“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2]推动人进行劳动的内在动力正是人的需要及满足。需要是任何生命体都具有的,而劳动却是人所独具的活动方式。需要是劳动成为人的一般本质的深层原因。对此,英国学者莱斯利·史蒂文斯评价道:“关于人性,马克思似乎至少是准备作出一般的概括,这就是,人是能动的、生产性存在,人用生产其生存手段的事实,使自身与动物区别开来。人自然是为了生存而劳动。”[3]正是通过生产人类自己所必需的生活资料时,人类根本改变了自己生命与环境的天然关系:(1)生命由原来依赖环境的生存方式,变成依赖自身活动的生存方式;(2)生命原来属于它的环境的组成部分,对人的创造活动来说,环境现在变成被改造的对象,反而成为人的生命的组成部分(人的无机的身体)。从这一意义可以说,人通过劳动实践创造出自己的自为生命。
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强调:“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4]人类正是通过创造性的实践活动满足自己的需要,随着需要的不断满足以及为满足需求而创造出新的工具,又会引发进一步的需求。所谓人的“自为生命”活动,就是从需要到需要的满足并产生新的需要,再到新的需要的满足。这是这样一种连续不断、循环往复的持续发展过程,使人的需要处于动态的“非平衡态”,也可以把它们看做人性不断发展完善的阶段。人类初期力量十分软弱的状态下,这时个人完全附属于他所生活的群体,没有独立性的;与此相适应,人们也没有形成与人群相分化的“我”的观念。随着机器生产、商品贸易的发展,人们的交往联系日益扩大,这时个人才有可能形成为独立的主体,自主的“我”才有可能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