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升值与中国货币政策研究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3-03-22
3.基础货币供应大增使得经济过热,通胀加剧。由于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中国出现了“双顺差”,导致国家外汇供给极大增长,使得因外汇占款引起的基础货币供应极大增加。基础货币大增使得商业银行流动性充足,其释放贷款的能力加强,不仅会进一步促使实体经济的加速发展,使得中国经济进入“过热”,也会造成通胀的加剧,对货币政策实施增加了难度。为了抑制人民币升值预期,央行必须干预外汇市场,投放更多基础货币。两难境地使货币政策的冲突越发加剧。
五、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的协调
如何采取有效措施缓解目前的人民币升值压力,实施有效的货币政策,使汇率政策和货币政策相协调,为中国汇率改革营造一个宽松平和的外部环境,可考虑从以下几点着手:
1.要坚持人民币汇率小幅度渐进升值方向。要坚决顶住外界要求人民币加快升值的压力,坚持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目标,坚持人民币小幅度渐进升值的方向;同时要积极采取建立人民币浮动区间调节机制等应对措施,增强各项措施的透明度,稳定市场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加强对国际资本流入流出监督。
2.继续深化汇率市场改革。人民币升值体现出来的是一种升值趋势而非升值压力,这就需建立符合市场机制的汇率制度,使汇率能真实反映外汇供给状况。可以从改革结售汇制度、推进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兑换改革、逐步扩大汇率浮动区间增强汇率弹性、加强国际游资监管力度和外汇风险管理来减少人民币升值压力。
3.增强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依赖于具体的经济金融结构和特定的经济金融环境。央行需采取多种措施加大公开市场操作与其他货币政策工具的协调配合,增强公开市场引导信贷和利率调控能力,有效调节银行体系流动性,促进货币市场利率平稳运行,发挥对市场预期的引导作用。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需要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4.资本不完全流动下重视汇率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目前在中国资本项目不完全管制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下,中国的货币政策是有效的,但是资本流动的规模和频率越来越大,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独立性受到了挑战。资本项目的逐步放开,人民币升值的速度明显加快,使得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与货币制度有效性之间协调和选择成为紧迫问题。
参考文献:
[1]沈玲,张春秀.对人民币汇率升值原因及影响的分析[J].石家庄联合技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术研究,2006,(4).
[2]黄其畅.浅谈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及中国的汇率政策[J].金融经济,2006,(6).
[3]原利斌.浅谈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J].科学之友,2007,(7).
[4]陆前进,刘德斌.人民币升值利弊分析——基于企业成本收益变动机制研究[J].财经研究,2007,(6).
[5]胡显淼.人民币升值的利与弊及对策[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1).
[6]邵川.人民币升值、外币资产增长与货币供给[J].南方金融,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