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金融学视角下农户信贷困境分析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王松伟 时间:2013-03-22
[摘 要]本文通过文献综述法,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运用行为金融的理论,针对信贷决策者存在的认知、情绪和行为偏差入手,对当前农户信贷困境进行分析并据此提出相关对策。
  [关键词]行为金融学;农户;信贷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9-0061-03
  
  在我国农村实施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是国家运用金融手段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和有效措施之一。目前,为更好地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支持农民不断增加收入,我国政府提出将在农村全面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覆盖到每一位农户。但是,要采用金融手段全面支持广大农民增加收入,在农村全面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尚存在一些深层次问题,需要有相应的解决对策。本文在回顾已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以信贷决策者为视角,用行为金融学中投资者的认识和偏差理论对当前农户普遍存在的信贷困境进行分析,并由此给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1 国内外农户小额信贷理论研究评述
  
  农户小额信贷(Microfinance)最早是由孟加拉国吉港大学发展经济学教授穆罕默德•尤诺斯博士在1976年发起研究并实施的。由于孟加拉国的农户小额信贷由“乡村银行”(Grameen Bank)实施,故农户小额信贷模式又被称为GB模式,主要针对绝对贫困农户。后来,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印度等在GB模式的影响下都推动发展了小额信贷扶贫项目。尤其是印尼的BRI模式受到了联合国农业发展基金会(IFAD)的重视和支持,主要针对经济条件较好的一般农户。
  关于农户信贷困境问题,国内众多学者都作了大量的分析和研究。多数学者从信息不对称角度加以阐述。其中宋元见(2003)认为农户的小额信贷的涉及对农户调查、信用评级等大量烦琐的基础性工作,而农村信用社人手不足,不熟悉情况,因此力不从心。而更多的学者从农户与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和农户自身的道德风险这一角度来解释农户不良贷款和违约频繁发生,从而正规金融机构产生逆向选择,迫使其厌恶农村投资环境而加快撤离农村,这种外部性约束形成农村金融的恶性循环,加重了农户的贷款困境。例如,Xie Ping、Xu Zhong、Cheng Enjiang、Shen Minggao(2005)对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RCCs)进行了总体概括,指出贫穷落后地区往往陷入一种怪圈:经济发展水平低下,单位资本收益低下,储蓄利率水平很低,较低的投资水平,导致地方经济缺乏动力,农户的信贷状况也很不理想。中国银监会(2007)发布的《中国银行业农村金融服务分布图集》显示:我国农村与城市金融资源配置极不平衡,农村金融竞争不充分,农村与城市人均贷款相差近8倍。史清华(2006)的研究表明:在农户经济发展过程中,银行与农户的关系是一种典型的“马太效应”关系,农户经济越好银行越支持,否则越不支持。温铁军(2004)指出了银行商业化改革与农户资金需求高度分散之间的矛盾导致了农民贷款难的问题。朱喜、李子奈(2006)通过对2003 年约3000户农村家庭的抽样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较为准确和客观地评价了我国农户受到的金融抑制程度,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我国农户面临着严重的信贷约束,他们从正规金融机构融资非常困难。
  同时也有学者从交易成本、农业生产的风险,农户缺乏担保和抵押角度来分析农户信贷困境。林道亮(2007)认为正规金融机构在提供金融服务时,交易成本过高,交易规则约束太强,致使农户向其借贷的意愿减弱。元新敏(2007)从农业的角度认为农业的弱质性(收益低、风险高)使农户产生“融资惰性”,同时建议建立竞争性农村金融市场(元新敏,2007),实施农村联保贷款和农村小额信贷担保机制(魏灿秋,2005)。
  但是,以上研究有一个共同的缺陷:理论研究往往以新古典范式中的理性预期为基本假设,将银行的信贷决策行为完全置于“纯粹的”的市场经济环境下进行抽象演绎,将现实中客观存在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简单处理化了,排除了信贷主体的心理因素对银行贷款决策的影响。
  当然也有学者从行为金融的角度对农户贷款困境进行分析。如Ribble,W.Leigh(2006)剖析了中国湖南省的农村合作基金(RCFs)失败的原因,认为由于某些农户的知识水平局限和认知偏差以及懒惰等不思进取的态度,会导致其投资项目的具有很多的不确定性。张荔、田岗(2006)的研究发现,当农户的生活性资金遇到困难时(比如婚丧嫁娶和生病),他们会动用生产性资金来予以弥补。这种对于贷款使用的行为偏差进一步加大了农村信用社对农户贷款的约束。任宝明、张克军(2003)的研究发现,乡镇企业和农民信用观念淡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投放的积极性。
  然而,这些研究多从农户对于贷款的认知偏差、在贷款使用过程中的行为偏差来分析的。其实,贷款与否最终是由信贷决策者决定的。在信贷市场上,信贷决策者也都试图以理性的方式判断、筛选贷款客户并进行贷款决策。但是,信贷决策者作为一个有思维、有情感、有理性、有直觉的多维综合体,他们的判断与决策过程难免会不由自主地受到认知过程、情绪过程、意志过程等各种心理因素的影响,以致陷入认知陷阱,形成信贷市场中决策者的行为偏差。而且,信贷决策者所面对的事物是如此复杂多样,无法完全把握所遇到的问题,并作出有效的归纳,只能借助更主观的测量方法,用简单化的原则来处理复杂的问题,也会生成决策者错误的认识。因此,只有很好地把握信贷决策者的这种心理和存在的认知偏差,我们才能更好地揭示问题的实质。实际上,将行为金融学理论引入农户融资,以贷款决策者为出发点,会更加丰富我们对“三农”信贷困境的认识。
  
  2 行为金融学中的认知和偏差理论
  
  行为金融学理论分析了人的心理、行为以及情绪对人的金融决策、金融产品的价格以及金融市场发展趋势的影响,是心理学和行为理论与金融学结合的研究成果。投资者的认知和决策偏差是其中的重要成果之一。例如,人们总是带有自我归因偏差,认为理想的结果是由他们的能力所导致的,而不理想的结果是由外部原因所导致。历史无关性则表明人们往往认为历史是无关的,人们经常先锚定某一初值,然后相对于此初值作出估计、调整,估计结果会被这个初值的暗示影响。同时,投资活动中行为人必然会受到其他行为人和整个环境的影响,产生一种模仿、攀比、追随和互相传染的从众心理。文化与社会传播会加速人们相似想法的产生。投资者一旦发现如果采取不同的选择本来能够得到更好的结果时会产生痛苦的感觉。人们在进行决策时会对不确定性感到厌恶,即模糊规避。人们往往给予新信息太少的权重,持保守主义。人们倾向于在披露相关信息后再作出决定,尽管这些信息可能对所要做的决定毫无意义。人们经常高估比较容易联想到的事情的发生概率,有易得性偏误。人们推断事件概率时经常搜索记忆中的相关信息,即记忆偏误。代表性启示,即认为局部可以反映整体,人们在潜意识中只关注他们感兴趣的信息,即所谓注意力反常。不同参照系的选择直接影响人们的决策,即参照系偏差。
  
  3 农户信贷困境的原因分析
  
  3.1 “羊群行为”[ZW(]羊群行为:是一种有意识地模仿别人决策的现象,这种现象普遍出现在经济生活中。羊群行为的出现有两个必要条件:第一,别人的决策是可观察的,否则无法模仿;第二,各个决策有先后次序,而不是同时作出决策。金融市场中也存在羊群行为,它是指市场参与者在交易过程中存在模仿现象,导致他们在某段时间内作出相同的投资决策。[ZW)]和农户融资困境
“羊群行为”是金融市场中的一种群体行为。在这种行为模式中,市场参与者不是根据自己获取的信息独立作出判断和决策,而是受其他市场参与者行为决策和整个行为环境的影响,采取与其他市场参与者相同的策略,从而产生市场参与者之间相互模仿、攀比、追随和传染的倾向。首先,我国商业银行的贷款过度集中和对农户“惜贷”甚至撤出农村金融市场的现象实际上就是“羊群效应”的具体表现之一。目前国有商业银行在我国金融体系中仍居绝对主导地位,因而他们将贷款集中投向商业企业的行为对中小商业银行形成了群体压力。中小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无法掌握足够的信息帮助自己作出理性判断,因而会通过观察国有商业银行的决策以获取有用信息,并效仿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行为,在国有商业银行的群体压力和“带头示范”下,中小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选择了从众策略,也将贷款投向城市中的商业企业、特定行业。而且,由于不向农户贷款是一种“羊群行为”,即便因贷款集中产生风险,受损的往往也不只是一家银行,其损失具有外部性。而如果不从众,即把贷款投向农户,出现问题则只是个别银行,相对而言,外部形象的损害较大,而且作为代理人的管理者也往往会因此受到其委托人的处罚。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中小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即使冒突破资本法定比例约束的风险向大企业融资也不愿贷款给农村的农户。由此可见,在信贷市场上存在的这种从众行为,无疑加重了农户贷款的难度。其次,金融市场上的“羊群行为”还表现在所有的银行都只对优质农户进行贷款,而条件差的农户则被排斥在正规金融的门外。
  3.2 “损失厌恶”与农户融资困境
  行为学实验表明,人们在面对收益和损失的决策时会表现出不对称性。损失厌恶就是指人们面对同样数量的收益和损失时,损失会使他们产生更大的情绪波动。Kahneman 和Tversky(1979)通过实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