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行为金融学对有效市场假说的修正与创新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3-03-25
论文摘 要 有效市场假说诞生来,已成为现代金融理论的重要基石,然而现代市场上出现越来越多的无效率现象,使得标准金融学的理性分析框架陷入了非常尴尬的境地。在这种情况下,行为金融学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悄然兴起,并开始动摇了EMH的权威地位。
一、有效市场假说(EMH)的基础及其异象
1.EMH理论基础
有效市场假说是标准金融学的一个重要基石,根据有效市场假说,所有的可以获得的信息都已经在价格中体现了,市场上没有人能够获得持续的超额收益,证券市场上表现出来的价格就是证券内在价值的最好估计。
有效市场假说的假设基础有三:“经济人”假设:投资者都是理性的;随机交易假设:即使存在不理性的投资者,但由于他们的交易都是随机的,之间存在相互抵消的关系,也不足以影响资产的价格;有效套利者假设:即使存在不理性的投资者,且他们的交易也不是随机的,但是当他们遇到理性的套利者时,会被消除对资产价格的影响。
2.与EMH不符的异象
EMH在20世纪60、70年代,得到了多数学者的支持,然而进入20世纪80年代,却出现了股价异常现象,与有效市场假说相矛盾。这些异常现象主要有:基本面异常、日历效应、规模异常等。
基本面异常主要指的是从历史数据来看,投资价值型的股票比投资增长型的股票拥有更高的收益率。日历效应是证券市场上存在时间最长久的一种异常现象。对日历效应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一月效应、月末效应。规模异常是指根据实证研究发现,投资小盘股的收益率通常比投资大盘股的收益率高。
二、行为金融学对EMH的修正
1.对EMH理论基础的修正
首先,行为金融学理论认为“理性人”假说很难成立。该理论认为现实中投资者都容易受情绪的影响,投资决策的主要依据是主观判断。中小投资者容易被证券分析机构和分析师的意见左右,不会分散投资,经常自以为是地交易或频繁变更投资组合。这些行为都是非理性的。
行为金融理论认为随机交易假设也不成立。Kahneman指出,人们的行为偏差其实是系统性的,许多投资者倾向于在相同的时间买卖相同的证券。该行为产生的“羊群行为”,使资产价格进一步偏离其价值。
对于有效套利者假设,Shidfer认为套利行为对价格的修正力量受到一些条件的限制。Mullainathan 指出套利本身具有风险,套利能否成功不仅要取决于是否有完美的替代品存在,还取决于套利的期限,如果这两者不具备,套利就会失败。
下一篇:浅谈新办金融学本科实践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