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当前货币政策研究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毛思波 时间:2013-03-27

[摘 要]2010年以来,我国6次上调法定准备金率,这一方面是因我国经济金融面临一系列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迫切需要在保持利率和汇率稳定的基础上,尽早尽量收缩流动性;另一方面是因为从政策效果看,存款准备金率政策相对于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更为有效。本文主要讨论了存款准备金政策的作用以及在我国的应用和发展,分析其效果,并通过找出和分析影响其有效性的因素,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存款准备金政策;货币供应量;存款准备金率

  1 存款准备金政策的作用
  存款准备金政策是中央银行依据法律所赋予的权力,规定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以一定的比率将其吸收的存款提取一部分,即存款准备金,缴存中央银行,以保证银行对负债的清偿能力,进而间接控制一定时期内社会货币供应量的一种管理和调控制度。存款准备金政策通常被用来控制信贷和调节货币供给量,通过影响金融机构发放贷款的额度,它可以对银行的经营形成有效的控制,进而影响国家的货币供给量,再由货币供给量的变化影响市场利率,最后作用于企业等实体经济从而实现货币政策目标。为了抑制或刺激经济增长,减少或增加货币供给量,央行通过提高或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增加或减少金融机构必须存入中央银行的存款数量,使社会投资规模缩小或扩大,从而缩小或扩大货币乘数,进而导致市场货币供给量减少或增加,市场利率提高或降低,最终导致消费和投资的支出减少或增加。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可以反映出央行对经济发展形势的判断和货币政策的导向,受此影响,金融机构和社会公众将根据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政策来调整自己的经济决策,最终使央行实现既定的货币政策目标,这就是存款准备金政策的“宣告效应”。
  2 存款准备金政策在我国的应用和发展
  自从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启用存款准备金政策以来,存款准备金政策在我国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1984—1998年,我国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阶段。这一阶段,中央银行制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目的是筹集资金,以支持信贷结构、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大型建设项目的融资。存款准备金政策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上。1984年,央行规定企业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20%,农村为25%,储蓄为40%,1985年统一调整为10%,到1998年3月21日,共调整了两次,到13%。这个阶段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的主要作用在于使我国存款准备金政策回归到它作为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上来。第二个阶段是从1998—2003年,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我国经济运行受阻,市场疲软,央行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以刺激经济的发展,这一阶段还处于用存款准备金政策调节宏观经济的尝试阶段。第三阶段是从2003—2010年,我国进入经济快速发展的阶段,央行开始逐步上调准备金率。2007年开始到2008年6月,为避免经济从偏快转向过热,流动性过剩演化成流动性泛滥,基本上每个月都上调了一次存款准备金率,然而结果却差强人意,经济升温势头依旧不减。自2008年9月金融危机全面爆发以来,中国经济也受到一定的冲击,为刺激国内的投资和消费,保持经济增长速度,央行对中小金融机构和大型金融机构制定了不同的存款准备金率,并不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2010年,我国通货膨胀的趋势日益显著,2010年 12月20日,中小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达到15%,大型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达到18.5%,创历史新高。
  3 我国存款准备金政策的效果分析
  (1)从广义货币量来看。存款准备金政策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从而控制货币供应量的目的,从1998—2007年,广义货币M2总量持续增长,在此期间,1998年、1999年为配合扩大内需政策,增加商业银行可用资金,中央银行两次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7个百分点,2003—2007年为保持国民经济增长稳定,控制货币信贷的过快增长,传递中央银行收缩货币供应的信号,10多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累计上调8.5个百分点,而M2的增幅2007年虽有所回落,但仍居高不下,可见,这期间存款准备金政策的效果并不显著。2010年央行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M2增长幅度相比2009年有所下降,但形势依然不容乐观。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