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3-03-27
政府与市场关系的作用中,时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变量,与其说时间影响着二者的相互作用,不如说是市场规律在自发的支配其自身的运作。既然市场自发规律是客观存在的,那么作为政府就不能够回避这个规律。政府有着强大的宏观调控部门,有着完善的信息收集机制。在明确市场动态的同时,可以调整自身干预范围的大小及自身适应机制,从一定程度上建立一个对市场反应灵敏,并能够及时回应市场要求的机制体系。
分析社会中的经济现象,可以得知,任何经济现象都属于公私的范畴,从国有企业改革产权明晰,权责明确原则的确立到公民私有财产不得侵犯的宪法条文,无不体现着非公即私,非私即公的社会所有权划分。在这样的原则下,“私”当然由假设为理性人的私人主体来管理,遵循着自由竞争,优胜劣汰的原则。而“公”则由代议制背景下的政府代为管理,遵循着为委托人服务的原则。二者的共同作用构成了全部的经济生活。由不同的手段和运行机制构成的不同能力主导着政府与市场关系在经济生活中的沉浮。
4 理想状态下的政府与市场作用模拟
我们可以构建动态的图形来表示政府的作用与市场的作用的关系,之所以称之为动态是因为需要把时间的因素考虑进去。图形如下:
图中横轴代表政府在资源配置中应起的作用,纵轴代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直线AB表示政府和市场能力的预算约束线。具体而言,市场作用指市场自身的发育程度,包括市场规则的完善程度,合同契约对交易双方的约束程度,市场的开放性程度。政府作用指政府对宏观经济的调控能力,政府自身部门建设能力,政府维持市场环境能力等。二者的能力组合构成了特定时间政府和市场的能力对社会资源利用的约束。一个国家在不同的时期,此条约束线的位置是在不断地变化,不同国家在相同时期,此条约束线也是在不断变化的。而曲线CD则表示政府目标无差异曲线,此曲线的含义是政府在一定时期有自己的发展目标,一旦目标确立,就调动经济、社会资源去实现。在此曲线上的任意点表示在此曲线上,政府的目标是相同的,可以通过不同规模的政府能力和市场能力的组合来达到,政府的目标在一定阶段是相对稳定的。曲线CD向下倾斜表明政府能力和市场能力存在着替代关系,凸向原点表明政府能力与市场能力二者的边际替代率是递减的。而用西方经济学的效率最优解的决定,直线AB和曲线CD相切无疑是最有效率的组合,也即在政府能力和市场作用能力允许的范围内设置经济目标是最佳的选择。
在得出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图形之后,我们就可以认识到政府一系列的经济改革可以说是在寻求政府作用能力与市场作用能力组合的约束线与政府目标无差异曲线的相交,也是在不断地调整政府经济社会目标,完善自身的发展能力,以期达到最优的组合。政府与市场关系的问题不仅是学术界历来争论问题,也是政府实践中无法回避的现实。而在宏观经济实践中,这样的关系往往是不易捕捉到的。在现实国家中,要么市场发挥作用的范围不断扩大,而政府为其提供条件的能力得不到保证;要么是政府干预范围过多,抑制着市场作用的进一步发挥。反映在图形中就是,直线AB的位置经常出现变动,在坐标轴上的截距出现变化。例如,在西方发达国家,市场经济充分发展,“看不见的手”对政府的作用不断提出新的要求,而在发展中国家,由于传统的政治体制和传统的思想观念使政府的干预范围过大,其职能出现错位,市场无法正常发挥作用。而对经济增长的追求使这些国家对经济发展的宏观目标又期望过高。以致经常出现直线AB和曲线CD的背离,达不到最佳的效果。
5 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我国发展中的政府与市场关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仍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导方向。在我国仍在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政府无论是运用货币政策还是财政政策都会对微观的市场主体产生巨大的影响,甚至事关生死存亡。如果说两次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措施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应急之策,那么在未来就应回归市场本位,继续深化国有企业运行体制机制改革,继续进行垄断行业的市场放开,继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探索和完善。每次的金融危机不仅冲击的是经济的持续增长,更冲击的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宏大进程。在未来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经济体制的持续市场化探索和社会公共服务领域的政府责任承担应是我国政府与市场关系划分的基本界限。而在我国市场经济尚未完全建立的状况下,政府还应主动承担体制机制的改革。通过理想状态下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模拟,并结合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出发点,我们要理性地看到,市场是经济运行的主体,具体到微观层面,企业尤其是大量的中小型企业是经济运行的客观载体。计划经济体制的破灭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天生缺陷决定了政府和市场任何一方都无法一方独大地进行社会资源的分配。因此,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仍是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旋律。我们不应沉浸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带来的经济增长中,而应清醒地延续改革开放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