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计量方法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3-03-28
公允价值作为计量依据的出现是必然的,由原始购置成本会计计量转向现实市场价值会计计量是符合经济发展需要的。我们应客观地分析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价值计量的优劣方面,在衍生金融工具计量方面采取积极稳妥的步骤予以推行。公允价值最核心的一个问题就是公允价值如何运用及运用前景如何的问题。在我国虽然已经出台了针对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会计准则,但仍需要完善,在实际可操作性上还存在很多问题,而且极易为管理当局所利用作为利润操纵的工具。采用公允价值对衍生金融工具进行会计计量,那么作为公允价值估计值之一的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只有合理地应用现金流量折现法,才能得到与决策相关的能近似反映公平交易额的现值,也才可以用来作为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因此,在我国存在的现状情况下对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计量以公允价值为基础来更好地进行会计核算,我们还需要做更多的工作。
首先,我们需要完善市场信息网络化建设,完善公允价值的来源渠道。
实践表明,公允价值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在一个完善的竞争市场中,最好的公允价值计量基础就是市价。加快完善我国市场经济体系信息化的建设,使信息的使用者可以及时准确地获得公正的信息,能够及时准确地得到公允价值,就能够对衍生金融工具的价值确认达到真实可靠。大量的网络化企业不断涌现,大量的网上交易数据成为公允价值计量的资料来源,我们可以实现会计部门与市场信息之间的网络并行,使公允价值信息及时被收集和处理。
其次,加强会计及金融从业人员的后续教育,使从业人员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
会计人员的职业水平决定了会计准则的有效实施程度,企业需要在实际工作中注重对专业会计人员进行培训,包括使之了解国际金融业务,学习金融衍生品的特性,掌握新会计准则,将其运用于实践操作中,在对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核算中保持客观核算,避免其成为企业调节利润、粉饰财务报表的工具。
最后,要充分发挥社会中介机构的作用,运用评估和审计等手段保障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我国的会计人员素质尚待进一步提高、市场提供信息的获取性差等情况的存在,公允价值可能成为管理当局操纵利润的工具,使得在建立完善的会计制度规范的同时,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需要充分运用社会中介机构进行审计和制约。这就需要会计师事务所的专家、企业内部审计部门、企业客户审计小组等合乎资格的审计评估中介机构进行监督和制约,达到保障信息真实有效、可靠地反映业务情况的目的。
综上所述,公允价值作为会计计量的方法,代表了财务会计未来的发展方向。在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计量中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将使财务信息更具相关性、可比性和可预测性等价值。但是,如果操作不当,在确认公允价值时人为歪曲或会计人员素质较低引起过大误差等,将会导致公允价值计量偏差,就有可能成为操纵会计信息的工具。所以我们应该更深入的学习和研究,使刚刚起步的公允价值会计计量得到更好的应用与完善,使公允价值的未来朝着光明的方向
发展。在我国的实务中,针对衍生金融工具进行会计计量采用公允价值进行核算已经达到一致性。但在目前我国的会计环境下,其理论基础和实践操作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在全国推广公允价值还需要各环节的配合,包括国家政策、企业实践、社会中介机构的监督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李荣林.金融工具会计研究[M].北京:立信会计出版社,2004.
[2]耿建新,徐经长.衍生金融工具会计新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3]朱海林.金融工具会计论[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
[4]王钰.谈衍生金融工具对传统会计计量的挑战[D].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8(1).
[5]赵建新.关于衍生金融工具会计计量属性的研究[J].江苏商论,2006(8).
上一篇:人民币参考货币篮子的实证分析
下一篇:试论金融数学理论的发展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