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与对策探究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3-03-28
三、新形势下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一)内部融资能力较低
内部融资在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中小企业来说内部融资与外部融资相比具有显著的优势,一方面可以更多地实现信息的对称,另一方面还可以减少融资的交易费用,从而降低融资成本。目前存在的问题是虽然内源性融资是中小企业的主要融资渠道,而其中中小企业的内源融资又主要以自筹为主,但中小企业的整体自筹能力低。
(二)获得银行贷款较难
无论从数额上,还是从期限上,民间中小银行提供的贷款都难以满足中小企业融资需求,中小企业获得贷款主要还是依赖国有商业银行。但因为中小企业融资业务的特点是风险高,收益低,流动性管理困难,国有商业银行出于安全性考虑,对中小企业惜贷、惧贷。
(三)非正规的金融借贷渠道使得中小企业融资成本增高
由于资产抵押能力弱、信息相对封闭等局限,中小企业从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获得融资面临较大的约束。企业的融资时效性要求迫使中小企业更多地求助于手续简便的商业信用和民间借贷等非正规金融。虽然借贷过程简便迅速,能满足中小企应急的资金需求。但是融资成本相对较高。
(四)结构性矛盾突出较严重
从不同企业规模的融资便利程度看,存在着一部分中型企业融资问题基本缓解与绝大多数中小企业融资依然十分困难的矛盾。从信贷资金供给的期限结构看,存在着短期资金供给相对充裕与中长期投资性资金供给严重不足的矛盾。从内外源融资结构关系看,存在着对内源融资过度依赖和外源融资相对不足的矛盾。从融资方式看,存在着对债务性融资过度依赖与权益性融资市场开发相对不足的矛盾。
四、新形势下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一项系统工程,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可持续,需要政府、银行、企业等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社会各界应进一步加大对中小企业的关注和扶持力度,强化企业教育,关注企业主身心健康,加强信用体系建设,推动知识产权交易市场建设,建立健全中小企业贷款风险分担、风险补偿、信用担保及商业银行发放中小企业贷款的财税支持等机制,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全社会共同努力,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更好的内外部环境。
参考文献
[1]杨德勇.区域产业与金融发展研究[M].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7.
[2]冯楠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路径思考[J].国际商务财会,2010年 10期:28-30.
[3]秦艳梅.中小企业融资渠道选择和策略[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4]陈晓红,郭声琨.中小企业融资渠道[M].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