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金融自由化视角下的金融稳定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3-04-17
从经济环境的质量来说,资本追逐良好的经济环境而动。如果一国经济环境良好加上金融服务贸易政策得当,外国金融机构没有理由不长期致力于该市场,外国资本也不会大量地出现宰一刀就跑的现象。在一些国家如新西兰,金融业大多是在外国人控制之下,但这并没有引起资本的急剧外流。相反,在上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早期,在严格的资本管制和有限的外国金融机构准入的条件下资本从发展中国家逃离。
这说明金融自由化并不是资本外逃的主要原因。决定资本外逃的典型原因恰恰是不当的和非一致性的政策、政治的不稳定性等因素,使国内市场成为没有吸引力的危险投资场所。因此,宏观经济环境是决定资本流动质量和金融稳定的又一关键性因素。
三、自由化对监管挑战
金融自由化对金融稳定挑战的许多体现均与监管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如金融机构带人自由化阶段的不良资产、自由化条件下金融机构的冒险行为以及未经“消毒”的资本流动对金融稳定造成的危害等,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说是监管滞后或缺陷造成的。自由化恰恰暴露了原有监管的弊端,而不是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源。应当指出,只要监管到位,任何金融活动都不足以对金融体系造成严重损害。自由化下的金融体系同样离不开监管,所谓自由化对监管的挑战实际上是自由化对监管在新的环境和条件下提出了更商的要求,但也指出了在自由化条件下维护金融稳定所需完备的条件。因此,在自由化条件下加强监管与改善宏观经济环境对于维护金融稳定同等重要。
参考文献:
韩龙,论金融自由化对金融稳定的挑战,金融理论与实践(01)
曾乐天,金融自由化与我国的金融稳定,当代经济,2009(06)
邱娟,金融服务贸易对金融稳定的促进功能[J]环渤海经济了望,2002(09)
王松奇,金融自由化的经验和教训[J],金融信息参考,1999(Z1)
上一篇:试论衍生金融工具投资的内控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