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货币政策效果的城乡差异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3-04-26
经尝试对原始数列做脉冲响应稳定性较差,根据之前的ADF检验,3个序列变量都是一阶差分平稳,因此,将上述变量进行一阶差分后的VAR系统,经检验根模的倒数均小于1,模型具有稳定性,于是给定各变量一个标准差的初始冲击,对其他变量的响应过程进行10个年度的系统模拟,重点比较货币供应量、城镇收入、农村收入在响应速度、响应深度以及持续时间上的差异。不考虑变量对自身冲击的响应,图中第一列是给d(m1)一个单位的初始正向冲击,虽然城镇和农村在初始时期都是正向响应,但城镇收入对于货币供给的响应峰值更高,正向响应超过四期,而农村收入对货币供给的响应峰值低,且持续时间不到一期就开始波动;第二列是给d(cy)一个单位的初始正向冲击,货币供应在一期末正响应最大,且正向响应持续四期,农村收入在三期末正响应最大,之后缓慢收敛;第三列是给d(ny)一个正的初始正向冲击,在第一期货币供应的响应是略微负值,在第三期才达到最大正响应,城镇收入在前四期是负响应,在第二期负响应最大。这种响应趋势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相呼应。 图1 各变量冲击的脉冲响应(虚线表示正负两倍标准差偏离带)
5.方差分解
脉冲响应描述的是模型中的一个内生变量的冲击给其他内生变量所带来的影响,而方差分解是通过分析每一个结构冲击对内生变量变化的贡献度,进一步评价不同结构冲击的重要性。从表3对城镇收入变动和农村收入变动的方差分解能看出,货币供应的变化对城镇收入变化的贡献率较大,第一期就达到50%左右,其次是受自身变化的影响,农村收入的变动对城镇收入变动贡献率较小,前四期内不超过4%。而对农村收入变动来说,其贡献率的90%以上均来自身变动的影响,受货币供应变动和城镇收入变动的影响很小。这进一步说明了货币供应变动对城镇收入有效而对农村收入无效,农村收入变动自成封闭体系,二元经济结构特征明显。
三、差异性的原因探究
(一)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使货币政策效果产生差异
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大的发展思路上来看,首先着力解决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因此改革开放以后的非均衡发展道路,对外开放的格局,大力发展城市工业等战略思想使城镇优先于乡村发展;从政策实施倾向上看,城市化建设、产业布局、财政投入、社会保障等方面也是城镇优先于乡村发展;从市场机制发挥的效果来看,“自由市场力量的作用使经济向区域不均衡方向发展是一个内在的趋势”(缪尔达尔,《经济理论与欠发展区域》,1974年)也就是说即使不存在政策导向的因素,市场化的自发力量产生的极化效应也会使城镇优于乡村发展。二元经济结构一旦形成,对统一货币政策的实施就会产生差别效应。
1.从城乡收入增长趋势看,统一的货币政策效果会产生差别
由图2看出,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收入总体上呈非收敛趋势,分四个阶段来看:1978~1984:虽然从起点上看乡村人均收入比城镇人均收入低,但乡村人均收入增长速度略高于城镇人均收入,这主要得益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好处;1985~1989:乡村人均收入增长趋势不大,城镇人均收入初期增长较快,到1989年二者均有所下跌,这与当时的社会原因有所对照;1990~1996:这个阶段城乡收入增长速度相反,初期城镇优于乡村,后期乡村优于城镇,这与90年代中期通货膨胀有关;1997~2004:城乡收入都有所增长,但城镇收入增长速度明显高于乡村。
图2 城(CY1)乡(NY1)实际人均
可支配收入增长(以1978年价格水平为100)
数据来源:《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
经济增长趋势是货币政策实施的基础,在凯恩斯“逆经济风向”思想指导下,预计经济过热时会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减少货币供给;预计经济萧条时会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给。然而由图2看出我国城乡经济发展多数时候是不同步的,货币政策的实施主要以城镇经济发展态势为依据(格兰杰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分析证实了这种结论),这势必会导致货币政策效果在城乡间的差异,甚至对乡村经济的调节产生负面作用。
2.从影响货币政策乘数的城乡经济因素来看,统一的货币政策效果会产生差异
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中,假若城乡商品和货币市场各自达到均衡,货币政策效果也可以用由IS-LM方程推导出来的货币政策乘数来表示,实际货币供给量变动一单位引起的均衡收入变动量的大小,公式表示为:
dy[]dm=1[](1-b)h[]d+k
其中:b表示边际消费倾向,d表示投资对利率的敏感程度,k表示货币需求对收入变动的系数,h表示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系数。
由于城乡之间的差异,公式中的系数b,d,h,k不尽相同,则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对城乡收入变动的影响存在差异。
(二)城乡金融系统的不同使货币政策效果产生差异
1.货币传导的主体——金融机构的不同
我国金融机构在规模和质量上的城乡差异是明显的,以2006年数据为例(见表4):
另据《二○○六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当年农村信用社盈利约280亿元,而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各自盈利均超400亿元,其竞争力差异明显。
尽管国家考虑到了城乡差异,在农村建立了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三大金融机构,以满足信贷资金供不应求的状态。但从三者的职能分工和发展状况来看对农村的融资作用有限:①农业发展银行仅针对粮食与棉花封闭式运行的专项贷款,业务单一、资金来源不稳定,导致政策性金融作用有限;②农业银行实行商业化改革后,从农村大量撤出,在农村金融的主导地位不复存在;③农村信用社改革还未完成,运作不规范、产权不清晰,几乎没有建成过真正意义上的合作金融制度,改革已趋向于商业性功能。近年试点推行的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也只是在尝试过程当中,邮政储蓄只存不贷功能不健全。以上种种均导致金融制度供给与农村经济结构不相吻合,使得农村资金外流问题难以得到根本的解决,货币政策在农村实施效果不甚理想。
2.货币政策工具发挥的效果不同
我国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存款准备金、利率、再贴现、再贷款、公开市场操作等。其中,基层中央银行能够运用的主要是存款准备金、利率、再贷款。在农村,货币政策工具有效运用与制度设计缺陷的矛盾主要体现在利率政策上。
我国的利率尚未市场化,农村信用社利率政策特点表现为以下几方面,首先,从贷款上讲,多数农信社依赖于中央银行支农再贷款的资金投放,较高的利率上浮幅度虽然增加了信用社的盈利能力,但同时也加大了农民的融资成本,增加了农民的利息负担。其次,从借贷需求上看,农民多以非生产性借贷为主[14],越是贫困的家庭,非生产性用途的借贷需求越大,这样一来,农村贷款需求的利率弹性就较低,货币政策对农村的调节效果就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