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港合作构建人民币金融循环推动人民币国际化问题初探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3-05-01

   摘要:作为以资本市场发展为核心的中国两大金融中心,上海和香港在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历史进程中具有特殊作用。当前人民币金融循环的相对缺失是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的主要障碍之一。为此,以沪港金融枢纽为平台,加强两个金融中心的实质性合作,率先在亚洲经济区构建和拓展人民币金融循环,对于当前推进人民币的区域化和国际化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人民币国际化;国际金融中心;金融循环

  一、人民币国际化与人民币金融循环的相对缺失
  从与境内外的经济联系和货币国际化的角度,可将一国(或一地区)与其境外之间的经济活动按流量区分为经济循环和金融循环,其中,经济循环是指与实体经济活动密切相关的跨境贸易和跨境投资(如FDI)等活动;而金融循环则是指除了依附于这些实体经济活动而产生的货币的跨境流入和流出外,①还包括那些以货币为交易和投资手段(或目的)的跨境资金的流入或流出活动,或者简单地说,包括那些与货币跨境流入或流出有关的金融投资和金融交易等活动。当前,人民币的区域化和国际化进程,已经从市场自然演进的 “被动式”周边化阶段,进入到政府主导的人民币跨境流通的“主动式”区域化阶段。但是,无论从经济循环还是从金融循环的角度看,人民币跨境循环流通机制都远未完全建立起来。当前人民币跨境流通及人民币区域化的主要特征包括:第一,国内与亚洲区和全球各经济体之间的经济循环关系极为密切,但巨大的经济和金融交易中所使用的货币主要为美元、欧元等主要国际货币,人民币在该区域内的存量和流量都极为有限,只是在邻近国家和地区的边贸和居民交往中存在部分流通。第二,与人民币金融循环密切相关的金融机构、清算和结算渠道等基础设施仍未在境外(特别是东盟和亚洲区)普遍建立起来,阻碍着人民币的流通和人民币各项功能的发挥。第三,国内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开放水平仍难以满足向境外提供人民币各种投资、避险等工具和功能的需要,从微观上限制了境外对人民币金融资产的需求。虽然香港在建立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方面已迈出坚实步伐,而且其金融市场高度开放,但香港的人民币金融市场容量仍十分有限,而且从总量上看同样缺乏可供投资者选择的各种人民币金融产品,仍难以满足境外对人民币货币和金融资产的有效需求。因此,从总的方面看,当前人民币金融循环的相对缺失仍是人民币区域化和国际化过程中的主要障碍。
  二、沪港合作构建人民币金融循环的主要思路
  沪港作为中国两个最重要的以资本市场发展为核心的金融中心,在构建人民币金融循环以促进人民币国际化方面具有天然优势,也是构建人民币金融循环枢纽的两大重要平台。我们认为,沪港合作构建人民币金融循环的总体思路拟包括如下主要方面:
  1.沪港可合作构建“一个系统,两个循环”的人民币国际化整体推进机制。所谓“一个系统”,是指人民币跨境和境外支付清算系统;而“两个循环”,则是指以人民币跨境贸易和跨境投资为主要内容的经济循环和以人民币跨境金融交易和金融投资为主要内容的金融循环。
  2.在沪港两地的合作中,应优先构建人民币金融循环。也就是说,为提升境外的人民币货币和金融需求,应尽力强化沪港合作,优先建设人民币金融循环的基础设施和基础性市场,有步骤、有重点地推动开放境内人民币金融市场,增加沪港两地可供选择的人民币金融产品;拓展人民币跨境流通渠道和流通网络,率先在亚洲区形成境外人民币需求;形成以实体经济交易和人民币金融市场为支撑、人民币出境与入境相协调、人民币经济循环和金融循环相互强化的大循环、大流通机制。为此,要不断提升沪港合作水平,突破原有思维模式,优先发展香港人民币金融市场,不断推动上海金融市场的深化和开放水平,提高内地和香港间的宏观政策协调能力。具体地,在人民币流通的地域空间上,当前阶段应以亚洲区(特别是东盟地区)为核心,以内地(特别是上海)和香港与亚洲区重点国家或地区的贸易和投资联系为基础,逐步形成与该区域跨境贸易流和跨境资金流水平相匹配的人民币资金流通机制,并不失时机地通过边境贸易和经济交往,拓展人民币在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流通渠道和流通领域。在人民币货币功能实现的时间顺序上,可突破“计价和结算货币→投资货币→储备货币”传统自发演进式货币国际化模式,以人民币长期升值预期为基础,以人民币金融市场的国际化与金融资产的多样化为手段,不断交叉提升人民币发挥储备货币、投资货币和贸易计价与结算货币的“三位一体”式功能。
  3.应尽快构建以沪港为核心的人民币跨境及境外支付清算系统基础设施。为此,应在对人民币跨境支付和境外支付清算进行全局性安排和规划的前提下,根据现有的“国内化+银行化”基本模式,构建以沪港为核心的亚洲区人民币跨境及境外支付清算系统。构建这一系统的关键是既要考虑满足支付清算系统安全、快捷、高效和覆盖亚洲区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要求,又要充分考虑沪港两地现有的基础设施条件。其基本思路是:(1)构建上海全球性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系统和清算中心。由于上海是国内的人民币资金营运中心,并已建立全国银行间外汇交易系统、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系统及城市商业银行汇票处理系统等全国性金融市场交易网络,建议在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的领导和管理下,建立上海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系统和清算中心,负责对全球人民币跨境和境外支付进行集中清算。(2)构建香港人民币境外清算中心。中国人民银行可进一步适量增加香港地区人民币清算行的数量,适当提高清算行之间的竞争程度及其清算效率,授权它们对该地区人民币及其与境外的人民币交易进行集中清算,其轧差净额再通过上海的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系统进行最终清算,从而将东盟和亚洲区与香港地区的人民币交易,通过香港地区清算行在该区域的分支机构网络纳入人民币清算主渠道,这样既可充分利用这些清算行在亚洲区的银行网络,减少初期投入成本,也可推动人民币在亚洲和东盟地区的跨境和境外使用,有助于该区域居民通过香港开放的金融市场,进行人民币金融投资,促进人民币跨境资本流动,从而促进人民币在亚洲和东盟经济区的金融循环。(3)尽快拓展境内银行境外分支机构网络和代理行网络。一是要鼓励国内商业银行在东盟和亚洲经济区不断增设银行分支机构,增加结算网点,以不断推进在该区域的人民币清算基础设施建设;二是要不断发展与当地银行间的人民币清算代理关系,形成覆盖面较广的代理行网络;三是要努力增加结算工具的种类。目前,人民币在亚洲区国家和地区的结算仍主要采用汇款方式,应尽快推广使用托收、信用证、保函等主要国际结算方式。
  三、沪港合作构建人民币金融循环可能出现的主要阶段及合作的主要内容和机制
  从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出发,我们认为,在面向亚洲和全球构建人民币金融循环以推动人民币区域化和国际化发展的过程中,沪港两地应分别确立自身金融市场各阶段的发展目标,并以此为基础,确立双方各阶段金融合作的主要内容和机制。
  (一)上海构建人民币金融循环及与香港合作的各阶段目标
  1.初期目标。(1)建立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系统,形成全球性人民币结算和清算中心的雏形;(2)以长三角与境外(港澳及东盟)的贸易联系为基础,以贸易结算和贸易融资为重点,推动人民币发挥计价和结算功能;(3)着力推进金融改革、金融深化和金融发展,创新金融产品和基础性衍生品市场,完善人民币金融市场定价功能;(4)推行金融市场交易和服务的国际规范和标准。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