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货币供应增长率与通货膨胀之间动态关系的实证研究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3-05-05
从上表1可以看出,M1_TC和L_TC一阶差分序列在5%的显着性水平下都是平稳的;他们都服从I(1)过程。符合协整检验的条件。
(三)协整关系检验
协整检验主要是用模型来描述变量间直接动态的、长期的关系。主要方法有:EG两步法、Johansen检验法。前文已经检验出RCPI_TC是平稳序列,M1_TC和L_TC的一阶差分也是平稳序列,采用Johansen的方法进行检验,确定滞后阶数为3。检验结果(见表2)。
依据表2可知,三个序列之间存在两个以上的长期协整关系。
(四)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三个序列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但是这种均衡关系是否构成因果关系及因果关系的方向如何尚需要进一步验证。采用Granger和Sims的因果关系检验法来进行分析。我们利用Eviews5.0对原始序列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确定滞后阶数为3。根据检验结果可初步判断,在10%的显着性水平下,CPI的变动与M1月增量的变化之间互为Granger原因;金融机构贷款月增量的变化与M1月增量的变化之间也是互为Granger原因;CPI的变动是金融机构贷款月增量变化的Granger原因,但金融机构贷款月增量的变化却不是CPI变动的Granger原因。
三、VAR模型的估计和脉冲响应函数
(一)VAR模型的估计
利用RCPI_TC序列、M1_TC和L_TC的一阶差分序列,构建三变量VAR模型,利用Eviews5.0对VAR模型进行估计,依据AIC准则将滞后阶数确定为3,根据估计结果:第一,RCPI_TC的滞后一、二、三期对自身均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其系数的估计值分别约为2.860、-2.795、0.933。这说明当月CPI变动环比提高1个百分点,会使未来第一个月CPI变动环比提高约2.860个百分点,使未来第二个月CPI变动环比下降约2.795个百分点,使未来第三个月CPI变动环比提高约0.933个百分点。第二,DM1_TC的滞后1期和3期也对RCPI_TC具有正向影响,但影响不明显,其系数的估计值非常小。DM1_TC的滞后2期对RCPI_TC也具有负向影响,影响也不明显,系数的估计值也非常小;虽然系数估计值都非常小,但不等于说DM1_TC对RCPI_TC没有影响。第三,DL_TC(-1)、DL_TC(-2)、DL_TC(-3)的系数估计值在5%的显着性水平下,均没有通过t检验,可以认为DL_TC对RCPI_TC没有影响。模型的系数估计结果与前面所做的Granger因果检验比较吻合。
(二)脉冲响应函数
脉冲响应函数是用来衡量来自随机扰动项的一个标准差冲击对内生变量当前和未来值得影响的变动轨迹,能够直观的刻画出变量之间的动态交互作用即效应依据上述建立的VAR模型,绘制脉冲响应图。
根据上图分析:在本期给通货膨胀增长率一个正冲击后,其自身立刻有反应,通货膨胀增长率不断升高,影响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加大,这可能与人们的通胀预期有关。当经济中大多数人都预期到同样的通货膨胀,这种对通货膨胀的预期就会变成现实。即使通货膨胀的初始原因消失了,通货膨胀也可以自行持续下去。从RCPI_TC对DM1_TC冲击的响应图来看,当DM1_TC冲击发生后,第二年RCPI_TC出现正向反应,一路走高,持续期越长,影响越明显。从RCPI_TC对DL_TC冲击的响应图来看,当在本期给DL_TC一个正冲击后会对RCPI_TC带来负面影响,这种影响非常小,且呈上升趋势,在第8期达到最大,从第9期开始下降。
结论和政策建议
1.从长期看,狭义货币月度增量、金融机构贷款增量、CPI之间存在协整关系,货币供给的变化最终体现在价格水平上。
2.从Granger检验来看,狭义货币月度增量变化是CPI变动的原因,金融机构贷款增量变化不是CPI变动的原因。这说明中国CPI对金融机构贷款变动的敏感度不够,这可能中国CPI并没有把房地产价格计算在内有关。
3.由于对通胀的预期,CPI对自身的冲击最为敏感,其影响持续的时间较长,且随着持续期的延长,其影响也越来越明显。因此降低通货膨胀预期,增加贮藏货币的持有收益,提高利率,减少贮藏货币向交易货币的弹性溢出,这是控制通货膨胀最直接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