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个人所得税收入调节作用的分析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金强 时间:2013-02-26
       四 国外个人所得税扣除标准的借鉴
        发达国家个税多以家庭课税,比如在德国,征税的类别根据纳税人的家庭状况加以区分,如已婚家庭子女未满18 岁、子女在27 岁以下但仍在上学的、由于不可抗拒的特殊情况(如生病)造成高额开支等情形,可以少交税。法国则是将家庭人数作为纳税的参数,每个成年人家庭参数为1,每个孩子家庭参数为0.5,这样,一对夫妇加一个孩子的家庭,参数就是2.5,依此类推,家庭人数及经济状况不同,其所缴纳的所得税也不同。而日本实施“所得税控除制度”,对于纳税者本人生活所需的最低费用、抚养家属所需的最低费用以及社会保险费用等,免征所得税。但以家庭为单位扣除个人所得税的世界通用做法,在我国却遭到地方税务部门的反对,他们认为以家庭为单位收个税,统计起来将更复杂。实施“按家庭扣税”有一个前提,这就是家庭收入的透明度和真实性,这也是各界争论较多的焦点。有专家认为,目前中国对某一个人的收入状况尚且不能做到完全透明,要对家庭中所有成员的收入作一个总体的衡量,更是困难重重。即使在现在这种简单的税收制度条件下,仍然不能保证达到条件的人都能纳税,仍然有很多人通过各种手段偷税漏税。地方税务部门以统计复杂为由拒绝以家庭为单位扣除个人所得税,是明显的懒政行为,是行政不作为的行为。你们的职责就是要对个人收入进行统计,不管是工资收入,还是其他所谓的隐形收入,都应由税务部门进行完整的统计,该纳税的纳税。这样,既体现了纳税的公平性,又有利于藏富于民、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五 笔者建议
        第一,采用“以家庭申报缴纳为主,个人为辅”的办法;在课征制度上,改“月征”为“年征”,对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经营收益等经常性所得纳入综合征税项目,采用超额累进税率,按年计算,按月预缴,年终汇算多退少补;其他所得,仍然采用分类征收的办法。这样可以大大减少税务部门统计收入,按月计税等方面的工作量。
        第二,目前来看,实行以家庭为单位征个税,还需要一段时间,但可以先搞试点,或者先试行“夫妻联合申报”,在条件成熟时再考虑“家庭申报”。而且试点工作非常重要,我国已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一个家庭赡养4 个老人,甚至6 个、8 个老人的情况将越来越多,如果个税完全不考虑家庭因素,就很难体现公平。通过试点可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完善,进而逐步向全国推广。
        综上所述,笔者建议推行以家庭为单位申报个人所得税的方式。个人所得税改革应该体现公平税负的原则,个人所得税的征缴应该由个人申报转向以家庭申报为主,这应该是个人所得税制今后改革和发展的主流方向。
参考文献
[1]姚涛.论个人所得税课税模式的改革[J].广西财政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04)
[2]傅樵.从费用扣除谈个人所得税改革[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3(04)
[3]李哲.刍议个人所得税免征额和费用扣除标准的改革[J].福建税务,2003(05)
[4]张惠琴.美国个人所得税制度[J].粤港澳市场与价格,2007(04)
[5]王珍.美国个人所得税税前扣除制度经验及借鉴[J].地方财政研究,2007(01)
[6]金永洁.个人工资、薪金所得税应以家庭为纳税单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3)
[7]于兵.科学合理地设计我国个人所得税税制[J].当代财经,2003(02)
[8]于颖、王柏玲.关于我国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的思考[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2(05)
[9]张敏.美国的个人所得税征管[J].价格月刊,2002(06)
[10]郭碧娥.中美税法个人所得税扣除制度之比较[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8(05)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