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物联网”建设发展的税收政策研究
摘要:物联网作为一项新兴产业,已被我国提升为国家战略,其建设发展对推动我国经济结构转型,提升综合国力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而目前其自身建设发展遇到诸多困难。为加快物联网产业的培育与发展,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进一步提高税收政策作用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尽快形成有利于物联网产业启动和良性发展所需的税收政策环境。
关键词:中国;物联网;税收政策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简称IoT),指的是通过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简称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它是在互联网基础上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即无线通信与互联网结合,使物品在生产、流通、消费的各个过程都具备智能,可有效提高管理的效率和资源使用的效率。
其在全球的迅速兴起,一方面源于“物联网”是被公认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促进本国物联网产业的建设发展,可以抢占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的制高点;而另一方面则可发挥后危机时代物联网产业新的经济引擎的作用。物联网产业作为集成创新的价值链,其发展既有利于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又有利于推进经济进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更有利于我国调整产业结构,推动经济结构的转型与升级。
一、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突出问题
自2009年成立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国家传感信息中心)以来,无锡物联网建设发展初步形成了物联网人才和项目在无锡的集聚发展的态势。截止2010年6月,无锡已有物联网企业200多家,签约物联网项目125项,总投资近百亿,实现产值近500亿元,包括物联网专业园区建设、研发机构、项目开发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鉴于其物联网建设发展在国内具有相当的典型性和代表性,为深入了解我国物联网建设发展现状,全面剖析物联网企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笔者以无锡为例,通过问卷调查、现场调研和举办各种研讨会等方式,对无锡地区42家物联网重点企业和多家创业投资公司进行了调查摸底。
(一)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
1、市场前景广阔但有待开拓。物联网产业应用主要包括公共管理和服务、企业应用、个人和家庭应用三大细分市场。从调查的企业情况来看,物联网产品收入在企业总收入由占比最高的是公共管理和服务企业,占15%;该行业预计3年后年销售将增长2.6倍,而其中物联网产品的销售增长是7.2倍,增长率近似于总销售增长的3倍。对于三大市场整体而言,预计3年后销售收入增长平均为2.6倍,而平均物联网产品增长更是高达12.7倍,可见物联网产品具有爆发式增长的可能性。但目前市场总体规模偏小,且主要集中于政府大力推进的示范项目建设,企业消费和个人市场尚处于培育启动阶段。
2、附加值高但规模效益尚未形成。从价值链角度分析,物联网产业链由应用解决方案、传感感知、传输通信、运算处理四大关键环节构成,其中应用解决方案是核心。从被调查企业的增加值率来看,户均增加值率达48%,其中应用解决方案、传输通信环节的增加值率分别高达77%、92%,而作为传统产业的传感器、芯片等传感感知环节的增加值率仅为12%。
由于市场尚未全面启动,规模化生产尚未形成,单位成本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物联网产业的发展。从调查情况看,预计3年后由于生产规模扩大,利润率会明显提高。但现在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做大规模。
3、产业集群尚未真正形成。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区域中,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且在地理上集中,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相关产业的厂商及其他相关机构等组成的群体。物联网要快速发展,不仅需要市场的发展、政府的引导,还需要物联网企业的集聚,建立物联网产业联盟,共同搭建发展平台,通过项目承接、资本运作、战略联盟和品牌塑造等途径,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引进优势企业、孵化培育中小企业。而目前集群尚未形成,企业地理位置分散、专业化产业链脱节现象严重。
(二)困扰物联网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
1、资本吸收困难。物联网产业对资金投入要求比较高。但由于物联网作为一个全新概念提出仅1年左右的时间,其市场前景、盈利模式、盈利能力等因素尚存在不确定性,社会资本对物联网产业的投资明显不足,一定程度影响并制约了该产业的发展。从调查情况来看,物联网企业平均投入为1 403万元,其中风险投资、创业投资公司对物联网产业的投资并不多,远远低于政府在这一方面的投资,风投或创投公司投入仅占4%,而政府投资占18.6%。在风险投资企业、创业投资公司的对外投资中,对物联网产业的投入也仅占3.5%。
2、研发投入高。攻克制约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核心关键技术,积极引进国际物联网先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加强共性技术研究,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物联网标准体系和专利池,是发展物联网产业的关键环节。目前大多数物联网企业处于研发期,少量企业进入小规模生产阶段。从调查情况来看,物联网企业的平均费用总额占销售收入的25%,其中研发费用占费用总额的33%,远高于一般企业的研发费用率。由于目前物联网企业所处的特殊阶段,投入资金中主要用于研发和小规模生产,贷款融资也非常困难。
3、成果转化缺乏资金支持。在缺乏风投、创投公司投入和银行贷款困难的情况下,一些研究机构和企业虽然拥有一定的物联网技术,但在孵化企业、技术成果转化过程中却往往遇到融资困难。
4、人才资源紧缺。对于产业的发展而言,“金字塔结构”的人才资源支持是主要内在驱动力,其由领军型人才、专业的技术人员组成的研发团队以及众多技术人员和技术操作人员构成。无锡目前已有以7个院士和多名长江学者为首的50多名高校科研团队成员入驻,多家传感网研究中心、监测中心及高校和研究院所落户,初步形成人才集聚的发展态势。但物联网涉及传感器及传感节点、传感节点组网与协同处理、软件及系统集成、应用抽象及标准化、物联网共性支撑等各环节的众多技术,人才问题仍是各个机构、企业面临的现实问题。
二、政府利用税收政策支持物联网建设发展的必要性
(一)基于外部性与公共物品理论
物联网作为最为前沿的信息产业,最具有战略意义的新兴产业,所带来的新技术新知识无疑具有一定的公共产品特性,而物联网发展所需要的良好的法律制度建设、市场环境、完善的支持服务体系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一系列产业发展环境,更是具有明显的公共物品特征。由物联网带来的新的信息革命,必将深远地改变世界的面貌,必将影响到人们的每一个产业,影响到人们的每一处生活。其深刻的渗透性和深远的社会效应,显然也具有极大的正外部性。而公共物品的效益的外在化,会导致市场供给不足,资源配置的不当。这无疑会严重影响并制约物联网的建设与发展。而矫正市场失灵的最基本方法,就是由政府借助各种政策工具,如财政补贴、税收优惠政策等使物联网建设发展的外部效益内部化,实现私人产品收益与社会产品效益的一致。
(二)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
众所周知,信贷市场属于典型的信息不对称领域。筹资者往往对自身的信用和项目投资前景拥有信息优势,而投资者和商业银行在信息上处于劣势。一般来说,科技型中小企业建立时间短,无法拥有良好的信誉,且业务新、市场前景不明朗,因此为了规避风险,投资者往往“逆向选择”风险较低的大型传统企业,而那些科技型中小企业往往得不到充分的资金投入。这将使得像物联网这样具有高风险的新兴产业得不到充分的资本投入。
针对客观存在的信息不对称,作为宏观经济的调节者,政府有必要通过建立健全推动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和风险转移、补偿机制,调节市场经济中的各种利益关系,寻求经济运行的优化和资源的有效配置。而税收政策的制度安排是实现上述目标,鼓励引导各类风险资本进入新兴产业的不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