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工作中形成的无形资产的计价问题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汪国芳 时间:2013-03-03
  1、在特定的科研项目支持下形成 
  目前科研单位形成的无形资产,基本上是在特定的科研项目支持下,在课题执行过程中或完成时,申请获得某项专利或完成一本著作。 
  2、成本比较难以计量 
  在完成科研项目的同时,有时只对整个课题执行中的某一新方法和新技术形成专利,并不是以整个课题的任务形成某一项专利,形成这项新方法或新技术的支出只占整个课题支出的五分之一或十分之一,成本也很难计量。 
  3、大部份专利或著作很难估计其经济价值 
  最近几年,科研单位越来越重视专利的申请,但是从申请的专利来看,大部分专利或著作很难估计其经济价值,根据无形资产的计价原则,该无形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和与该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这两条来说,很难对科研工作中形成的专利权、专有技术和著作权进行计量,同时科研工作中形成的专利和著作是否需要作为无形资产来管理也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四、如何对科研工作中形成的无形资产进行计价 
  针对我国当前科研工作中形成的无形资产计价的上述缺陷,我认为科研工作中形成的无形资产的计价应采用成果决定法,倘若已经取得成果并预计能够产生收益时,就将相关支出全部资本化;反之,将其全部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 
  这种处理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1、符合配比原则。具有经济价值的无形资产,经过评估后进入无形资产进行管理;没有经济价值的无形资产,成本直接进行科研成本中,不再转出,只是在科研部门进行登记管理,符合成本与收益相配比原则。 
  2、遵循资本性与收益性支出划分原则。由于科研工作中形成的无形资产如果具有经济价值,通过评估入账后,必然会在未来使用过程中创造出收益,因此只有将其相应的费用计入资产项目,才符合资本性与收益性支出的划分原则。 
  3、避免虚增资产,没有开发价值的无形资产,预期也不可能给科研单位带来经济效益,如果虚增资产价值在财务账上,必然造成资产不实,给科研单位的保值增值带来很大的困难,同时将来涉及到资产核销时,手续也很复杂。 
  4、能公开反映科研单位的财务状况,避免对财务报表的使用人,如国家相关机构及单位负责人产生误导。 
  五、如何对我国科研工作中形成的无形资产进行管理 
  为了更好地进行无形资产的评估,确定无形资产的价值,必须建立适应科研单位的无形资产评估体系。资产评估是为适应产权市场的建立和进行产权交易的需要而产生的。它对于界定资产产权、优化经济资源配置、促进资产的科学管理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无形资产特别是在科研工作所形成的无形资产的特殊性以及各种原因的影响,科研工作中无形资产的实际价值同成本价相比,将会产生很大差异。所以,当科研单位在用无形资产从事对外投资活动时,必须首先对无形资产进行评估,以确定其投资价值,以此作为今后取得投资收益分配的依据。 
  其次,无形资产的投资、转让、收益分配制度是需要被建立起来的,在无形资产用于对外转让、投资或创办企业时,可由开发部门统一负责,先经过资产评估部门进行评估,按评估价值调整无形资产账户,以防止无形资产流失。之后由财务部门及时进行成本和收益核算,并根据情况冲减无形资产账户。要对无形资产的投资、转让及收益制定合理的分配奖励办法,以调动研发人员的积极性,以便在今后为科研单位带来更多的效益。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