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我国货币电子化发展趋势及其影响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3-02-17
关键词:货币电子化电子货币
电子货币是支付制度演化、信息技术进步、网络经济发展、金融改革创新的内在要求和必然结果。电子货币的产生被认为是继中世纪法币取代铸币以来货币形式的第二次标志性变革。货币电子化,是在电子货币充分发展的前提下,在商品交易活动中实现广泛地使用电子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过程。
一、电子货币的概念、分类及属性
(一)电子货币的概念
关于电子货币的定义理论界众说纷纭,其中较为规范完整并被广泛引用的是巴塞尔委员会的定义:电子货币是指在零售支付机制中,通过销售终端、不同的电子设备之间以及在公开网络上执行支付的“储值”和“预付支付机制”。
(二)电子货币的分类
根据载体的不同,电子货币可划分为以储值卡为主体的卡基类电子货币和基于互联网的网基类电子货币。卡基类电子货币主要代表为多功能预付卡或电子钱包,其介质为智能卡和IC卡,通常作为现金替代品使用于零售业的终端支付。而网基类电子货币代表为虚拟货币,主要形式有两种:一种是第三方网上支付平台的电子货币,例如支付宝;另一种是各网站发行的电子货币,常见的有Q币、游戏币等。
根据发行主体的不同,电子货币可划分为金融机构类电子货币和非金融机构类电子货币。金融机构类电子货币是我国最为规范的电子货币,以商业银行和信用卡公司发行的信用卡和借记卡为典型代表,其最大特点是有金融机构的参与,并将电子货币的发行和使用纳入金融监管体系。非金融机构类电子货币主要有磁卡、IC卡、网络游戏点卡等,通常由电信、公交等机构或者网络运营商所发行。
(三)电子货币的属性
相较传统货币,电子货币的特征显而易见:发行主体多元化,形式多样化,流通领域广泛、技术设备先进,成本低独立性强,结算方式安全、快捷等。但我国货币电子化进程仅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当前的电子货币就本质而言并非是一种完全脱离现金或存款的新型货币,仅是货币形式的变化,是信息革命中出现的现金存款替代物,执行了货币的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职能,因此,现阶段电子货币尚未形成独立的货币体系。
二、我国货币电子化的发展趋势分析
1985年中国银行发行的第一张“中行卡”标志着中国步入货币电子化轨道。“金卡工程”的建设、中国银联的成立、网通联用的全面实现、市场化运营机制的确立,中国用24年走完发达国家50年的货币电子化历程,实现跨越式发展,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一)我国银行卡的发卡量和发卡结构统计
1996-2009年间,银行卡市场发展迅猛,2009年突破20亿万张,年均增长率达到32.13%,其中信用卡年均增长19.98%,借记卡年均增长38.79%,但银行卡总体增幅稳步下降。信用卡增幅在历经两年的负增长之后,在2003年业绩明显好转稳步上升, 2008年增幅达到98%,但在银行卡发卡所占比重上从2001年开始一直低于10%。借记卡增幅总体处于稳步下降状态,自2000年起一直占据90%以上的银行卡市场,彰显绝对的主导优势,是银行卡市场的生力军。
总体来说,我国银行卡发卡量持续上升,增幅稳步回落。银行卡市场结构极度不平衡、借记卡独占鳌头的局面将是今后一段时期我国银行卡发展的主要格局。信用卡虽有较好的发展势头和发展潜力,但尚未能扭转这一趋势。
(二)我国银行卡的交易额和存款余额统计
银行卡业务量总体呈现持续增长趋势,交易额增长远高于存款余额的增长,在银行总业务量中占较大比重(见图1)。但在2008、2009年两年,银行卡存款余额明显上升且增幅较大,2008年存款余额高达321985亿元,增长率高达396.54%,占银行卡总业务量的比重也明显提升,从1996年的5.13%上升到25.32%,我国货币电子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银行卡交易额中的消费、转账、存款业务量总体持续增长,银行金融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其中,取现业务比重近两年大幅下降,从侧面反映了电子货币的优势逐渐得到更广泛的认可。消费业务比重总体低靡,但近年有所上升,随着持卡人消费观念的改变以及银行卡受理环境的优化,银行卡消费业务的比重将不断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