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跷跷板”效应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3-02-17
    摘要:本文首先对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的指数每日收盘价数据进行对数处理且将所选数据时间分为整体时间段和6个子阶段,进行数据基本量描述;然后,对股票市场指数和债券市场指数进行相关性检验,进而得出结论,分析两者的“跷跷板”效应。
  关键词:股票市场 债券市场 翘翘板效应
  一、引言
  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作为资本市场两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在社会资源的配置、预算收支的调节、货币政策的推行以及宏观经济的调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能够缓解社会经济中某一时期货币流动性过剩的问题,为闲散的资金开辟一条新的出路,既有利于保持资本市场自身的流动性,又有利于稳定实体经济中物价的平稳波动。
  二、中国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相关关系概述
  我国的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自上世纪80年代相继恢复以来,历经了近30年的发展与变革,其体系已相对完善,品种也日益丰富,市场规模在不断地扩大,但同时也存在着很多有待解决的问题。所以,对于资本市场现状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发现问题,甚至发现规律,以便能更好地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着更好、更健康和更加稳定地发展,
  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代表着一个国家的金融发展水平和国家的信用水平,虽然两者在法律内涵、产权形式上各不相同,但是它们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互为参照、相互促进的。从股票市场的角度看,只有当其不断地完善与良性地发展才会吸引新的和更多的投资者进入,对上市企业进行更多的投资和更为广泛的监督:企业的所有者,也就是股票持有者投入的增加,包括所有者的精力、财力等各方面的投入,才能使企业产出更多的产品,获得更多的利润。随着企业的不断强大,其信用水平才能不断地提高。当债券市场对企业信用评级提高时,才能促进更多的投资者愿意与其建立债权债务关系,进而促进债券市场的优化升级和不断扩大。从债券市场的角度看,一个强大的债券市场无论是对于一个国家或者一个企业来说,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企业的扩大再生产提供了直接的融资渠道,不仅在降低银行风险的同时提高了国家的基础设施水平,壮大了企业的实力;还进一步为股票市场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外部大环境,为股市输送了源源不断的优秀企业,促进了股票市场的良性发展。
  在我国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相互促进、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人们总结出了各种各样的市场规律,有的是符合经济学基本原理的,还有的是凭历史经验所得出的,这其中就包括本文所要研究的一个众所周知的市场规律——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的“跷跷板”效应,即股市涨时债市跌,股市跌时债市涨。那么,真的在资本市场中存在着这种所谓的“跷跷板”效应吗?如果这种“跷跷板”效应确实存在,那么其此消彼涨的过程有什么规律可寻吗?彼此影响的程度如何?其原因又在哪里?显然这都是我们需要深入分析和研究的内容。
  三、变量选取和样本实证结果
  (一)样本的选取
  因上证综合指数是目前市场各方认同度最高的一个股票价格指数,所以本文选其作为反映股票市场价格波动的参考。在债券指数的选取上,本文选定了由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公司编制的中债综合指数。该指数能够全景地反映和代表中国债券市场的波动情况。
  本文选取上证综合指数每日收盘价作为股票市场价格波动的指标,选取中债综合指数的每日收盘价作为债券市场价格波动的指标,选取数据时间为2002年1月4日——2010年4月30日。在进行实证分析之前,首先将所选数据取对数形式,将上证综合指数和中债综合指数定义为lnSI和lnBI。本文所有统计数据均使用Eviews5.0软件得出。
  数据的时间段是2002年1月4日——2010年4月30日。从这一个阶段的变量之间的简单数据关系,我们可以很清楚地观察到所谓的“跷跷板”效应,图3—1所展现的就是2002年初——2009年上半年7年半的时间中所出现的3次明显的“跷跷板”效应——在股票市场平淡无奇时,债券市场却是如火如荼:反之亦然。2002年3月21日股市在经历阶段性的小幅反弹之后,仍然延续2001年以来的大熊市继续向下探底,而债券市场却持续攀高,两者出现明显的反向走势:直至2002年7月8日才结束这种趋势,二者双双下跌。2004年4月6日——2005年10月28日也出现了上述的股市下跌债市上涨的局面,在2007年3月5日——2010年4月30日长达3年多的时间里“跷跷板”效应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本文就是将所选取的样本数据以上述3个子区间为基础,分为如图1的6个子区间来展开下文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