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构建违宪审查制度的立法建议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洪碧华 时间:2014-10-06

  二、违宪审查的内涵及制度缺陷

  (一)违宪审查制度的概念意义
  违宪审查制度是指特定国家机关按照一定程序,审查和裁决法律、法规和其他规范性文件以及政府行为是否违宪的制度。违宪审查与司法审查、宪法监督有联系又有区别。加强违宪审查意义重大,有利于保障人权和改善民生,有利于维护法律的尊严、权威和统一,有利于限制公权,防止权力的腐败和滥用。
  (二)我国违宪审查制度存在的问题
  1.缺乏专门的违宪审查机关。宪法、立法法和监督法有规定,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为违宪审查机关,大家知道,全国人大每年才开一次会议,会后代表各自回到工作岗位,不便集体讨论议事;全国人大常委会每两个月召开一次会议,立重、专业性强,无力顾及宪法监督。没有时间和精力审查规范性文件是否合宪。宪法规定,由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协助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进行违宪审查工作,但是每个委员会都分管着不同的事项,具有不同的职责。缺乏一个专门机构来协调统筹。宪法法律授权不够明确,难以操作。

  2.缺乏违宪审查的程序规定。违宪审查程序是指违宪审查主体在行使违宪审查权时,必须遵循的方式、步骤和时限等。我国宪法虽然有规定违宪审查的内容,但是缺乏审查的程序规定。使得审查机关开展工作时,在实体上有法可依,在程序上依据不足。2006年,全国人大虽然有设立法规审查备案室,制定法规备案审查工作程序和司法解释备案审查工作程序,但远远适应不了形势发展需要。
  3.提起违宪审查的主体较窄。依照立法法规定:有权启动违宪审查的主体是国务院、中央军委、两高院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常委会。其他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及公民个人只有建议权,没有启动权。这样限制了提起违宪审查的主体范围,不利于公民权利的行使,实践中,提出违宪审查建议的多是法学专家。
  4.违宪审查的范围较窄。违宪审查的范围应当包括立法、行政和司法等几个方面。但是从现行宪法规定的内容看,主要涉及对法律、法规规章等规范性文件的合宪性审查,而对于如何监督行政行为、司法行为及违反宪法行为,宪法、立法法和行政诉讼法等没有作出明确规定或者法律条文非常模糊,也缺乏救济途径,不利于维护宪法权威和公民的合法权益。

  三、完善我国违宪审查制度的具体对策

  (一)设立配套的宪法监督机构
  在立法机关全国人大设立与人大常委会平行的宪法监督机构——宪法委员会,设立宪法委员会符合我国具体国情,符合我国的国体与政体。正如许崇德教授所说:“宪法委员会既具有宪法法院性的司法机构的性质,又是一个充当总统法律顾问和咨询性的政治机关”。与此相配套,在司法机关最高法院中设立专门的宪法法院,在基层法院设立违宪审判庭,专门受理公民提起的宪法争议案件;在最高检察院和地方检察院中设立宪法监督室,在各级政府机关法制办公室设立违宪审查科。“一府两院”向人大负责报告工作,接受人大监督。
  (二)制定专门的违宪审查法和宪法诉讼法
  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应当加强立法工作,制定立法规划,早日出台违宪审查法和宪法诉讼法,将违宪审查制度法律化、规范化,明确规定违宪审查的主体及其权限、机构设置,人员配备以及受案范围和方式,审理违宪的具体程序,特别是要建立完善违宪诉讼制度。明确规定违宪审查的裁决、执行程序与责任承担等相关法律问题。
  (三)明确宪法委员会组成和人员任命
  宪法委员会的组成由全国人大主席团提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国家主席任命;同时明确规定成员资格,应当从从事法律工作20年以上的高校教授、执业律师、法官和检察官中遴选,除了专家学者外,当选后不得再兼任原来的人大、政协与司法工作。宪法法庭的庭长必须具有法学或政治学硕士学位,年满40周岁的人担任。为了确保机构人员稳定,规定宪法委员会实行任期制,每届任期五年,可以连选连任。
  (四)明确宪法委员会的职权范围
  宪法委员会的主要职权:一是审查法律、法规规章、条例和司法解释的合宪性;二是审查有宪法争议的行政行为或者司法行为是否违宪;除了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外,应当允许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公民个人拥有提案权或者建议权,特别要鼓励公民个人多提出合理化建议,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制度;三是解释宪法,宪法委员会应当拥有宪法解释权,才能做出合法、公正、权威的解释;四是接受有关宪法问题的咨询,并作出书面答复。五是审查公约与条约,符合条件的,报经委员长批准生效。
  总之,宪法已实施30周年,改革开放已进入深水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形成,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已取得成效。加强宪法监督,构建违宪审查制度的条件与时机基本成熟,呼吁国家最高立法机关早日出台违宪审查法和宪法诉讼法,确保宪法和法律的实施,更好保障人权,加快法治政府和法治国家的建设步伐,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