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婚罪的司法衰微及理论回应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张光君 时间:2014-10-06

三、重婚罪司法衰微的法治性对策

  婚姻家庭始终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婚姻家庭关系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也极大地影响着其他社会关系,因此,轻言“重罪化”和“非罪化”都不是严肃的学术态度,也都不是应对重婚者司法衰微的科学对策。笔者的主张是,严守罪刑法定原则,在现有法律框架之内寻求解决途径,以法治性对策应对重婚罪的司法衰微,以遏制重婚现象在社会生活中的蔓延之势,并实现重婚罪的理论突围。为此,需要回答三个问题:一是正当性问题,这需要根据刑民分界的理论来回答动用刑法规制重婚行为的正当根据;二是实体性问题,主要是如何重新阐释重婚罪的犯罪构成、准确把握定罪标准以贯彻罪刑法定原则;三是程序性问题,关键是如何处理好重婚罪自诉和公诉的关系。
  (一)关于重婚罪立法的正当性问题
  我国有学者关于刑民分界的诸多评判标准提出了“严重脱逸社会相当性理论”这一新标准。所谓严重脱逸社会相当性的行为,就是严重超出历史所形成的社会伦理生活秩序范围,而为社会通念所不许可的法益侵害行为。换言之,一个行为,只有超出社会相当性时,才能构成违法;只有严重超越社会相当性时,才可能构成犯罪。其中,社会相当性是指根据当前社会大多数社会成员的价值观,据以被当时历史地形成的社会伦理秩序所承认或许可的性质。⑿我国婚姻法第1条开宗明义地指出:“本法是婚姻家庭关系的基本准则”,第2条规定:“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第3条规定:“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第4条规定:“夫妻应当互相忠实,互相尊重;家庭成员间应当敬老爱幼,互相帮助,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以上4条实际上是我国婚姻法的总则性规定,为理解婚姻法的具体规定限定了基本方向。根据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以及夫妻的忠实义务这一底线伦理,已经有配偶(包括法律婚的配偶和事实婚的配偶)的人又与他人结婚(包括法律婚和事实婚)的行为由于严重脱逸当前社会大多数社会成员的价值观,也被历史地形成的婚姻家庭伦理秩序所否认和禁止,因而具有严重脱逸社会相当性的性质,表现在法益侵害性上就是侵害了一夫一妻的婚姻家庭秩序,并侵犯了配偶权,因此,以刑法规制严重脱逸社会相当性的重婚行为是正当的。
  (二)关于重婚罪的实体性问题
  1.犯罪客体。重婚罪从其表现形式上看,乃是两个以上配偶关系(配偶身份)的重合。由于配偶关系不仅是以两性结合为前提的婚姻关系的关键,也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庭关系的基础,因此重婚并不仅仅是两个以上婚姻关系的重合,还是两个以上家庭关系的重合。因此,从(广义)社会关系上看,不仅违背了一夫一妻的婚姻关系,也违背了一夫一妻的家庭关系。因此,重婚罪的主要客体是一夫一妻的婚姻家庭秩序,配偶权只是其次要客体。由此可以认为:第一,即使原配夫人认为丈夫纳妾没有侵犯其配偶权的,但由于侵犯了一夫一妻的婚姻家庭关系,因此也仍然构成重婚罪;第二,规制重婚犯罪不能仅仅局限于保护合法的婚姻关系(配偶权),即使是存在不合法婚姻关系(即前婚是事实婚)的情形下,如果又重婚的,仍然构成对一夫一妻婚姻家庭秩序的侵害,因此仍然应当予以刑事规制。
  2.犯罪客观方面。现行刑法第258条对重婚罪的犯罪客观方面的规定是“有配偶而重婚”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其中,“配偶”、“重婚”和“结婚”等用语并没有刑法或者婚姻法上的法律定义,以往的研究总是致力于从法制统一性的角度研究它们的法律含义并希望借此化解事实婚姻的民刑立法冲突问题,结果却使重婚罪的范围被人为地缩小以致造成了刑事司法无力应对日渐上扬的重婚犯罪的问题。其实这并不是一个绕不开的问题,即使婚姻法不认可事实婚姻的法律效力,也并不妨碍其当事人在刑法上的配偶身份和配偶关系的确认,因此并不足以影响对事实重婚予以刑事规制的正当性,二者完全可以相安无事地同时并存。因为,“配偶”、“重婚”和“结婚”首先是事实的描述,然后才是法律的评价;与机械追求法制的统一性相比,追求刑事司法对社会需要的适应性和对社会正义、社会秩序的最后保护性乃是更为重要的命题;如果机械地坚持法制的统一性,认为此处的“配偶”仅指合法婚姻关系的配偶,“结婚”也仅指符合婚姻法要求的结婚,甚至于要求前婚后婚必须都是法律婚的情况下才构成重婚罪,则无疑是对合法性的背离,并会导致重婚罪的刑事司法对社会的不适应性。要求重婚罪的两个以上婚姻关系都是合法的,这本身就是自相矛盾的,即使仅仅要求后婚应当是法律婚也必然与重婚本身的非法性相矛盾。因此,此处的“有配偶”和“结婚”都应当理解为事实状态而不必是法律状态,不应以是否合乎婚姻法为判断标准。概言之,重婚罪的客观方面应当包括“法律婚+法律婚”、“法律婚+事实婚”、“事实婚+法律婚”以及“事实婚+事实婚”等四种情形。
  3.犯罪主体。本罪的主体是特定的两种人。一是重婚者,即有配偶的人,包括法律婚的配偶和事实婚的配偶。以前认定事实婚的配偶时,采取的认定标准(一是必须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二是周围群众也认为他们是夫妻)过分侧重于重婚行为的外在形式和“公然性”,导致实践中很难操作。从本质上说,上述标准仅仅是配偶身份的外部认可问题,显然不能取代配偶身份的内部认同。配偶身份的内部认同,包含性因素、经济因素、感情因素,具备结婚实质要件的同居关系。如果具备这些因素,可以认定为事实婚姻关系,而不应、以夫妻名义为必要。具体可以综合维持同居性关系的时间、同财共居的事实、生育有子女的事实,以及是否按照习俗举办结婚仪式等方面的情况来判定。由于重婚罪的法定最高刑为两年有期徒刑,因此可以考虑将公开或者秘密地持续两年时间的同居关系作为事实婚姻关系看待。这种司法对策有利于遏制部分“包二奶”情节严重的行为,体现婚姻法总则规定的要求,适度规制这一类事实上的重婚者。二是相婚者,即明知对方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人。虽然相婚者相对于自身而言可能是“无婚可重”,但是由于狭义重婚行为和相婚行为的对向性,因此在“明知”的情况下,相婚者属于本罪的必要共犯,也是本罪的主体。
  4.犯罪主观方面。本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包括重婚者明知自己有配偶而又故意与他人结婚以及相婚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这两种情况下的主观心理。对于相婚者的犯罪故意之中“明知”的认定应当根据基础事实予以合理的推定,不能单凭相婚者自己的供述。对于重婚者的故意的认定,一般不存在疑问。但是实践中存在一些特殊的重婚案件,如:因为遭受自然灾害外流谋生而重婚的;因为配偶长期外出下落不明,造成家庭生活严重困难而重婚的;因为反抗包办、买卖婚姻或者不堪虐待而外逃并重婚的;有配偶的妇女被拐卖后重婚的。这些情况下,虽然重婚者也是基于“明知”的认识而实施的重婚行为,但是事出有因,应当考虑以期待可能性理论排除行为人的犯罪意志。
  (三)关于重婚罪的程序性问题
  刑法并未规定重婚罪属于“告诉才处理”的犯罪,但由于重婚罪的法定最高刑为两年有期徒刑,因此重婚案件属于“轻微刑事案件”之列,而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70条关于自诉范围的规定,针对“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被害人可以提起自诉。据此可以认为,重婚案件一般情况下属于程序法上选择性的自诉案件。这意味着:第一,重婚案件不同于一般的公诉案件,一般情况下,重婚案的被害人对刑事诉讼程序的发动具有自诉与公诉的选择权。当被害人能够提供证据证明时就可以向法院起诉而成为自诉案件,或者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45条的规定将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的重婚案件转为自诉案件;而证据不足时,被害人有权向公安机关报案请求其立案侦查并由检察机关提起公诉而成为公诉案件。第二,重婚案件又不同于告诉才处理的案件,特殊情况下,重婚案件属于公诉案件。对于“纳妾型”等重婚案件,被害人可能因为并不认同自己的被害人身份或者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而怠于报案或自诉。从法理上看,由于重婚罪的主要客体是一夫一妻的婚姻家庭秩序,配偶权只是其次要客体,而这类重婚案件对于一夫一妻婚姻家庭秩序的侵害性更为严重,更是对公序良俗的公然践踏,理应由专门机关启动刑事诉讼程序。从法律上看,刑事诉讼法第84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举报”,这实际上也为公安、检察机关应当主动介入“纳妾型”等重婚案件提供了法律根据,在被害人不控告不起诉的情况下,公安机关发现重婚犯罪事实或犯罪嫌疑人时应当立案侦查,符合起诉标准的则应由检察机关提起公诉。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72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对于自诉案件可以在查明事实、分清是非的基础上进行调解,自诉人在宣告判决之前也可以同被告人自行和解或者撤回自诉。因此,一方面,对自诉重婚案件的审理应当注重调解与和解,还应当增强行刑社会化的意识,尽可能地适用缓刑,利用缓刑考验期限敦促被告人主动修复被损害的夫妻关系,这有利于促进家庭关系的和谐。另一方面,由于自诉案件具有可分性,故被害人有权只起诉相婚者或者重婚者,也有权在起诉之后判决宣告之前撤回对重婚者或者相婚者的自诉,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遏制重婚行为的泛滥;但是公诉重婚案件的被害人不享有此类诉讼处分权,法院对公诉重婚案件也不能进行调解,对于“纳妾型”重婚案件以及具有重婚导致他人自杀身亡,或导致他人患精神疾病,或导致他人自残成重伤等情况的重婚案件,则应当依法从严处罚并应当严格控制缓刑的适用。总之,要通过公正、高效、权威的刑事司法逐步遏制重婚罪的司法衰微趋势,切实维护我国一夫一妻的婚姻家庭秩序。
  


  注释与参考文献
  ⑴《刑法学》编写组编著:《刑法学》,法律出版社1982年版,第553页。
  ⑵高铭暄、马克昌主编:《刑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499页。
  ⑶高铭暄、马克昌主编:《中国刑法解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757页。
  ⑷该统计数据由重庆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于2009年8月向作者提供,特此致谢!
  ⑸彭笑灵:“提高重婚罪上限刑期”,载《检察日报》2006年4月28日第11版。
  ⑹姚海东著:《重婚罪研究》,兰州大学2007年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31-34页。
  ⑺王恩海:“无被害人犯罪与非犯罪化”,载游伟主编:《华东刑事司法评论》(第七卷),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17-18页。
  ⑻韩芝康著:《论我国重婚行为的非犯罪化》,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28-29页。
  ⑼例如,法理学家张文显教授主编的教材认为:“划分法律部门,(除了调整对象外)还需将法律规范的调整方法作为标准。可将凡属以刑罚制裁方法为特征的法律规范划分为刑法部门。”(张文显主编:《法理学》,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102页。)刑法学家赵秉志教授主编的教材认为:“刑法不以特定的社会关系为调整对象,而是以特定的调整方法使它与其他部门法律区别开来。”(赵秉志主编:《刑法新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2页。);再如,刑法学家陈兴良教授主编的教材认为:“刑法与民法、行政法等其他法律部门的区别表现在:对犯罪这类违法行为,根据法律所可能承担的法律后果不同,而不在于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不同。”(陈兴良主编:《刑法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6页。)。
  ⑽陈忠林主编:《刑法学(上)》,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2-6页。
  ⑾同注⑽,第4页。
  ⑿于改之著:《刑民分界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05-206页。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