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抢劫罪与勒索型绑架罪的区别
第二、对于上述第二种观点,对绑架罪是否必须表现为行为人向被绑架者的亲属或者利害关系人发出威胁勒索赎金,一直有人在提出质疑,这种观点认为,绑架罪有三种行为方式:一是以勒索财物为目的而绑架他人的行为;二是绑架他人作人质,以达到满足其不法要求的目的;三是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行为。但是,从法律规定无法得出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的绑架行为,其勒索对象必须是被绑架人以外的第三人的结论。另外,绑架罪规定的立法精神在于:只要出于勒索财物的目的,并支配实施完绑架行为,就已具备该罪的法定全部要件。法律明文规定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既可构成犯罪,说明法律认为,勒索目的只需表现在绑架行为上即可认定,没有理由认为“绑架勒索”中的“绑架”与“勒索”都是指实行行为。因而与勒索目的对应相等的勒索行为,只是犯罪情节,而非客观方面的构成要件的行为。既然绑架罪客观要件不要求既有绑架行为还要有勒索行为,进一步说,既然勒索行为本身就不是绑架罪的客观要件,那么勒索的对象是不是第三人就更不应该成为问题了。把是否向第三人勒索财物作为此罪与彼罪甚至罪与非罪的判断标准无疑是毫无道理的[5] .诚然这种分析不无道理,从法律规定“以勒索财物为目的”来看,确实不能得出必须向第三人勒索的结论,但是,与抢劫罪仅仅是被害人自己受到暴力、胁迫相比,绑架罪中更多的人对被绑架人的人身安全产生担忧,绑架罪的社会危害性显然更大。另外,司法实践中,也通常表现为绑架一人向亲属勒索的情况居多,所以,从法律规定“以勒索财物为目的”来看,虽然不能得出必须向第三人勒索的结论,但是从审判实践中和绑架罪的社会危害性来看,应当以“意图以向第三人勒索为要件”.张明楷在《如何处理抢劫罪中的疑难问题》中这样认为:绑架罪的本质特征,是将使用暴力等手段将他人作为人质,进而使第三者满足行为人的不法要求。所以绑架罪的完整定义应为:利用被绑架人的近亲属或者其他人对被绑架人安危的忧虑,以勒索财物或满足其他不法要求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麻醉方法劫持或以实力控制他人的行为。因此,绑架罪中的索取财物,只能是向被绑架人以外的第三者索要财物,否则就谈不上将被绑架人作为“人质”了。不难看出,抢劫罪与绑架罪的关键区别在于,前者是直接迫使被绑架人交付财物,而不是向第三者勒索财物;后者只能是向被绑架人的近亲属或者其他有关人勒索财物。
第三、勒索型绑架罪必须向被害人以外的第三人勒索财物笔者也是同意的。问题是,如何算是向被害人以外的第三人勒索财物,实践中也有争议。我们可以先看下面一例:被告人张某于2007年12月2日晚,与周某等4人在某市某镇金元浴室商量欲向王某勒索钱财。后于12月3日上午8时许至王某厂房内,采用大刀威胁、言语恐吓等手段于11时许将王某挟持出厂,挟持至分界卫生院向北等野田中,向王某勒索现金3万元。王某被迫电话告知家人,只有交出人民币1万元其才会被放回。后其弟弟王某某送现金人民币1万元至黄桥怪味鲜门口交给张某,周某等人于当日20时许将王某放走。本案中,侦查部门以绑架罪立案,到批准逮捕阶段被改变为抢劫罪,到审查起诉阶段又引起了争议。一种意见认为,被告人始终是向被害人勒索财物,没有向被害人的家属发出威胁并勒索财物,所以定抢劫罪。但笔者认为,被告人虽然始终是向被害人王某索要钱财,没有直接向其亲属和利害关系人发出威胁。但是,由于被害人的告知,接收信息的家属亲友已经知道绑架人有人质在手,从而造成心理巨大的恐慌和压力,在被逼无奈的情况之下,为保证人质的安全而交出钱财。符合绑架罪的立法本意,应以绑架罪定罪。当然,我们认为绑架人要挟的信息可以直接由绑架行为人直接发出,也可以通过被绑架人自己发出,而不能看其表面,被告人没有与被害人之外的第三人联系,更没有直接向第三人勒索,就认为定抢劫罪。所以王作富倾向于认为[6] ,划分两罪的界限是绑架行为中第三人(被绑架人的亲友或其他组织、人员)是否交纳赎金,即如果第三人由于担忧被绑架人的安危、自己的意志受到胁迫而需要交纳赎金,则这一绑架行为应构成绑架罪。如果第三人并未认识到其是在交纳赎金,而是受到了欺骗(如绑架人或被绑架人假称被绑架人急病住院等等),则这一行为就不构成绑架罪,而构成抢劫罪。按照以上观点,我们再回过头来看上述第一二三则案例中,被害人都是在威逼之下与其亲友通电话,谎称做生意急需资金或出车祸急需用钱,最后都被认定为抢劫罪,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注释】
[1]参见:王文祖、申屠青,从两案看绑架罪与抢劫罪的区别,《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校报》第5期第27页,2004年10月。
[2]参见:余诤,本案如何定性,中国法院网(来源人民法院报)2003年6月19日。
[3]参见:陈凌,论抢劫罪中的“当场”,《政法论丛》第3期第69页,2006年6月。
[4]参见:许辉猛,拘禁他人强索钱财该定何罪,《检察日报》2005年9月13日。
[5]参见:郝雷,对绑架罪中向第三人勒索财物的要件的质疑,正义网,2003年12月17日。
[6]参见:刘金林,暴力与索财行为并存如何确定罪名,《检察日报》2004年6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