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公司设立登记撤销制度(上)——以《公司法》第 199 条的适用展开
关键词: 公司登记/公司设立登记/撤销公司登记/吊销营业执照
内容提要: 公司设立登记撤销,是对公司设立时实质性瑕疵的一项行政救济制度,其性质应属于依职权所为的行政撤销行为。我国现行《公司法》第 199 条与《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第 68 条、第 69 条把撤销公司登记与吊销营业执照规定在并列选择的位序上,但由于《公司法》第 199 条所列举的违法行为,系由公司原始出资人或发起人、申请人所为,而非公司所为,不宜适用吊销公司营业执照。由于撤销公司登记具有溯及既往并否定公司有效成立的法律效力,会诱发连锁性的债务清偿危机,为避免不必要的交易损害和社会动荡,实践中应慎用公司设立登记撤销。
一、问题的提出
公司在设立过程中,由于欠缺法律规定的实质条件,或者严重违反设立的法定程序,但已经公司登记机关登记,此种情形下的公司存在状态,学界和业界一般称为公司瑕疵设立,或称公司瑕疵登记。[1]根据公司设立瑕疵的原由不同,可以把其分为公司设立的实质性瑕疵和程序性瑕疵两种基本情形。其中公司设立登记撤销制度就是针对公司设立的实质性瑕疵所安排的一项行政救济制度。[2]
公司设立登记撤销制度,即在公司设立登记过程中,由于设立申请人违反我国《公司法》和其他法律关于公司设立登记中的强行性规定,经原公司登记机关审查予以撤销而使业已完成的公司设立登记归于无效的一项公司设立登记瑕疵救济制度。我国现行公司设立登记撤销制度源于上世纪 80 年代的工商企业登记撤销制度。1993 年 12 月通过的《公司法》第 206 条引入了具有普遍意义的“撤销公司登记”制度。随后 1994 年 6 月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下称《公司登记管理条例》)进一步对“撤销公司登记”的适用情形进行了细化,但与《公司法》(1993 年)第 206 条规定有所不同的是,《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第 58 条、第 59 条,对同样情形除规定了“撤销公司登记”外,还增加了“吊销营业执照”这一行政处罚措施。这一不同位序法条在制度安排上的差异,已为部分学者和实务界人士所关注。[3]
2005 年修改的《公司法》第 199 条延续了《公司登记管理条例》(1994 年)有关“撤销公司登记”和“吊销营业执照”并列与选择适用的规定。2005 年 12 月国务院颁发新的《公司登记管理条例》,在第 68条和第 69 条,对“虚报注册资本”和“提交虚假材料或者采取其他欺诈手段隐瞒重要事实”,取得公司登记的,分别作出了与《公司法》第 199 条对应的规定。2005 年《公司法》第 199 条在有关公司设立、登记瑕疵中引入“吊销营业执照”,使《公司法》与《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的规定趋于一致,解决了不同位序规范性文件之间的冲突问题。但是,对如何适用《公司法》第 199 条和《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第 68 条、第 69条之规定,学者和业界尚存在较大分歧。其问题可以归纳为:业经设立登记的公司能否撤销?如依照现行《公司法》第 199 条与《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第 68 条、第 69 条之规定,业经设立登记的公司存在实质性瑕疵时,能否选择性适用撤销设立登记或吊销营业执照?撤销设立登记或吊销营业执照的具体适用条件和情形应如何认定?本文试就这些问题发表意见。
二、公司设立登记撤销的意义厘定
(一)公司设立登记的定性
公司设立登记撤销属于公司登记撤销的范畴,我国现行《公司法》第 199 条和《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第 68 条、第 69 条有关撤销公司登记,其范围应该包括更为广泛意义的公司设立登记、变更登记和注销登记。撤销公司设立登记是与公司设立登记相对应,其行为性质的认定,必有赖于对公司设立登记行为之性质的判断。
关于公司登记行为的性质,学界历来有行政许可说和行政确认说等不同观点。[4]行政许可说的基本逻辑是:公司登记机关所为的公司登记行为,在于根据公司设立人的申请,赋予设立的公司以独立开展营业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行政行为,公司登记机关通过赋予申请者以法人资格,并颁发营业执照,符合行政许可的基本特征和必要要件。[5]也有学者从行政登记的视角,把行政登记分解为“确认式登记、许可式登记和备案式登记”等几种形式,而企业(公司)设立登记则应归类于许可式登记。[6]持行政确认说的学者则认为:公司登记机关根据公司设立人或申请人所作的登记、发证、公告等行为,意在对已达到公司设立要件和具备法人资格并可以独立、合法开展营业的特定公司之法律地位和营业资格的确定与认可,是登记机关对公司之营业主体资格和一般营业能力依法予以确定、认可并宣告的具体行政行为。[7]当然也有学者认为,从民事许可的视角来认识公司设立登记,则更吻合公司设立登记的基本目的和基本功能。[8]
就我国现行立法来看,2003 年的《行政许可法》与 2005 年修订的《公司法》对公司登记行为的定性可谓大相径庭。如现行《行政许可法》第 12 条第 1 款第(五)项就明确把“企业或者其他组织的设立等,需要确定主体资格的事项”列举为可以设定行政许可的事项范围[9];但从我国《公司法》第 6 条所确定的公司设立“以准则主义为基本原则,以许可主义为例外情形”之立法精神来看,实为对 1993 年《公司法》所确立的公司设立“以许可主义为主要原则,以准则主义为补充情形”的修正,其中所体现的是行政权力在营业领域的适当定位和有限收缩,更从另一角度反衬法律对民事主体创设公司之自由意志的尊重和维护,相应地在公司设立登记中奉行“以准则主义为基本原则,以许可主义为例外情形”,就意味着根本否定了公司登记的行政许可性质。
笔者认为,公司设立登记的性质,应从公司成立的目的意义与公司登记机关的角色这一对应的视角来分析。从原生态意义的营业和作为自由权利的营业这一层面来考察,国民自由营业本为其最为基本的权利,反映到商事领域,民事主体自由处分其财产进入商事领域,从事以营利为目的的营业活动,是其基本的自由和最为基础的权利[10]。发起、设立公司应为出资人行使营业自由权与商事结社权的具体表现,公司设立与有效成立,原本就是出资人之间相互契合的产物,如从营业自由、契约自由的角度来考量,只要作为出资人的发起人或设立人就公司设立中的出资、章程、主业、经营、管理等重要营业事项达成一致,也就是说基于其共同的目的对发起设立公司形成合意,公司就事实上得以成立。起初,为对外宣示其正式成立,更为了向交易的第三人公示其商誉并借以招揽商机和拓展市场,往往在公司正式开业时通过一定的仪式(如开业庆典之类的)以昭示其成立、开业和展业。可以这样说,这些公司开业庆典之类的最初仪式就类似于现在公司登记的公告、公示,其法律意义除了公示公司正式成立和开业外,也包含着创办人或发起人借以公示营业信息、宣示营业实力、招揽顾客生意之功能。更由于古时和中世纪,营业尚处在初级和极不发达的阶段,从事营利活动只是极少数商人、手工业阶层的事情,国家和社会也没有必要对其营业活动通过登记等形式进行监督、管理和控制[11]。只是后来因为有了行会、城市自治政府等外在力量的存在[12],如公司等商事营业团体才需要履行必要的登记手续。至近代,因为国家对营业利益的争夺和对经济领域干预的强化,商事登记之权也就收归国家专门机关。但即便如此,决定公司设立、发起并有效成立的能动因素,始终还是公司的出资人,没有公司出资人之发起、合意、合资、出资等一系列行为,无论国家机关如何放任、宽容和鼓励,也不会有公司设立之举动,更不会有公司成立之事实。对公司之原始出资人和发起人而言,其所以要办理公司登记,一是因为有国家法律的规定和公司登记管理之权被国家所掌控,公司不进行登记则无法获得国家法律的承认和有效保护;二是因为晚近以来,在公司设立普及和营业相当发达的情况下,公司发起人借助于国家机关的公共平台,通过公司登记可以更为有效地公示营业信息,扩大其商业影响;三是通过公司登记,使公司设立过程中由公司原始出资人和发起人形成的合作或合资之合意得到具有更大权威、更高公信力、更具稳定性的公共权力机关的确认和认可,使公司成立前由公司当事人所安排的各种制度、权利和利益格局能稳定下来并得到有效的维护。如果说公司原始出资人和发起人多少有些出于无奈的话,对后两者则反映了公司登记对公司原始出资人和发起人的真正意图,对他们来说,公司登记的实质意义就在于确认其公司成立合意的存在,并公示其营业信息,以期拓展营业、招揽生意。仅就公司原始出资人和发起人的法律意义而言,由国家特定机关办理的公司登记,与其公司产生初始时期所举行的开业庆典之类的某些仪式,并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其性质无非就是在公司当事人合意形成之后,外添一个确认、宣示的仪式而已。[13]如从法律行为的性质来定性,就是一种使某一民事行为更为有效、更为确定的要式法律行为。
再就公司登记本身的实质内容、行为要素和法律效力来说。自从商事登记之权由民间转移至国家之后,使公司等商事登记更具确定性、更具公信力、更具强制力,但国家行使公司登记等商事登记权并没有改变登记本身的法律性质和制度功能。其一,就公司登记行为的启动来看,公司登记行为的实施,源于当事人的申请,属因申请而为的行政行为,具有明显的被动性。其二,就公司登记的内容来看,公司登记机关只是对公司原始出资人和发起人已经形成合意的公司名称、成员、章程、资本结构、出资比例、营业事项、公司机构、公司代表等重要事项和营业信息予以确认而已,公司登记机关不得也不可对公司当事人合意之外的其他事项进行任何添加,也不得随意改变由公司原始出资人和发起人经合意形成的诸营业事项,登记机关只能就申请人所申请的事项行使其确定、认可之权,而无许可事项的自由裁量权,属典型的羁束性行政行为。其三,就公司登记的行为要素来看,登记机关所要做的是对公司登记申请人所申请的事项和提交的有关申请文件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公司创设之必要条件进行审查。尽管有关公司登记审查,各国尚存在实质审查与形式审查两种不同的制度范式,但无论选择那一种审查范式,其审查的对象均是针对公司登记申请人所提交的申请文件,只是在审查方式上,实质审查更注重登记申请文件内容的真实性,而形式审查则更关注登记申请文件形式的完备性而已。但在登记审查的过程中,公司登记机关均是围绕申请事项和申请文件所载事实的确认或认定,不存在对其资格、权利的特别授予问题。可见,公司登记审查的核心,只是对公司登记申请事项的确定和认可,而不是其他。其四,就公司登记行为的具体形式来看,公司登记行为是通过受理、审查、登记、注册、发证、公告等一系列具体行为来实施和完成的,其中受理、审查、注册、公告均是针对公司申请事项本身所作的确定和认可之举,公司登记机关所做的工作仅仅是把申请文本转换成为公司登记的正式公文而已,这种文本形式之间的转换所体现的是公司登记机关对公司登记申请人以及公司原始出资人、发起人合意的确认和尊重。而具争议的应该是公司登记机关的发证行为,因为所发证件中的营业执照、法人资格证书等确实附载着权利、能力、行为、主体等资格性要素的宣示,这些资格性元素因为是公司登记机关颁发的证照所记载,而当然被看成是公司登记机关所授予,这也是持行政许可论者所屡屡强调的。殊不知,这里所呈现出的发证行为仅仅是其表象。因为,就许可行为与确认行为的主旨来看,许可行为的基本前提是对普遍行为的限制或禁止,许可行为的作出意味着对某一受限制或禁止之权利的恢复;而行政确认的基本前提是法律对普遍行为的鼓励或提倡,行政确认行为的作出在于对某一具备条件的主体或行为的一种认定和宣示,两者的价值取向、制度功能是不同的。就公司登记行为而言,其基本的政策前提是国家和法律对民事主体设立公司进而创造财富的鼓励、提倡、支持和保护,而不是相反。公司登记申请人基于国家政策和法律的规定,通过自主的设立行为,认为已经达到了创设公司的基本条件而提出设立申请,公司登记机关经审查如认为符合条件,就予以登记注册并发给营业执照等证件,营业执照等证件恰恰是其经审查后对登记申请文本与法律规定条件相符的一种基本判断并以公文形式给予正式认定而已。其五,就公司登记的法律效力来看。从域外立法与公司登记实践经验来看,以法、德为代表的大陆法系国家,从登记成立要件主义出发,把公司设立登记规定为公司有效成立的法定程序和标志性条件。如《德国股份法》第 38 条、第 41 条和《德国有限责任公司法》第 11 条,均确认了公司未经登记不为成立的原则。[14]法国《商事公司法》第 5 条第 1 款规定,“商事公司自其在《商业及公司登记簿》上注册登记之日即享有法人资格。”[15]与之相对应的是英美等国家,对有关公司登记的效力则持登记对抗主义,公司登记行为只是一个具有确权意义的具体行政行为,其目的在于公示已经成立公司的各种营业信息,效力仅在于对抗知情的第三人。[16]日本的公司登记原来采公司登记对抗主义,[17]如原《日本商法典》第 12 条规定:公司等“应登记的事项,非于登记及公告后,不得以之对抗善意第三人。虽于登记及公告后,第三人因正当事由不知时,亦同。”[18]此外,第64 条关于无限公司的设立登记和第 188 条关于股份公司的设立登记,均渗透着这一登记对抗主义的效力原则。2005 年 6 月日本国会新通过的《日本公司法》,则一改原来的登记对抗主义为登记成立主义,如新《日本公司法》第 49 条、第 579 条均确立了股份公司和持份公司经“设立登记后成立”这一效力原则[19]。如从登记对抗主义的原则来看,公司登记仅仅意味着只发生公示的效力,其公告确认的效力则更为显著。如从登记成立主义角度来分析,依前所述,公司登记也仅仅是公司原始出资人和发起人于公司设立合意形成后,依法应予以履行的必要法定程序。也就是说,设立登记仅仅是公司正式成立的一个要式程序而已,公司登记只体现了公司设立的要式性,而不能作其他解释。
综上,无论从公司原始出资人和发起人设立公司的原始初衷来看,还是从公司登记的行为动因、行为内容、行为要素、行为方式、行为效力来分析,公司设立登记行为均更为吻合行政确认行为的特征,自然不能视为行政许可行为。
(二)公司设立登记撤销的原由
正是公司登记的这一行政确认性质,决定了公司登记申请人所提交的申请文件与相关材料是否具有关联性、完备性、合法性直至真实性,直接影响着公司登记机关行为选择的正确性、适当性与最终作出判断的合理性、有效性。其中,对申请文件与相关材料的真实性,应由公司设立登记的申请人负完全责任,公司登记机关只负形式审查义务。[20]也就是说,对公司登记机关来说,其是否作出设立登记决定进而为公司设立登记行为,有赖于公司登记申请人所提交的申请文件与相关材料是否符合形式要件。正因为如此,我国 2005 年《公司登记管理条例》就明确规定公司登记机关受理公司设立登记申请时,其基本的判断依据就是认定公司登记申请人所提交的申请文件与相关材料是否具有关联性、完备性、合法性等形式方面的要件。由此看来,公司登记机关所作出的登记决定也好,还是根据其受理、登记决定而为的一系列公司登记注册行为也好,其基本的判断依据就是法律、行政法规所规定或公司章程所记载的某一公司设立的基本条件,而其认定标准就是公司登记申请人所提交的申请文件和相关材料的关联性、完备性、合法性是否在形式上与法律、行政法规所规定或公司章程所记载的某一公司设立的基本条件相符,公司登记行为的作出和实施仅仅意味着公司登记机关对这一相符之事实所作出的确定或认可。
上面的分析旨在说明,公司登记申请人所提交的申请文件和相关材料的关联性、完备性、格式性直至合法性、真实性,对公司设立登记的有效性具有实质意义。依据这一基本逻辑,如在公司设立登记过程中,公司登记申请人所提交的申请文件和相关材料不具备合法性、真实性,或者由于公司登记机关未尽谨慎审查义务,因疏于审查而未发现申请文件和相关材料在关联性、完备性、形式性方面存在重大瑕疵或缺陷,则通过公司登记行为所确认的公司设立事实与法律、行政法规所规定或公司章程所记载的某一公司设立的基本条件不相符合,则导致业已成立的公司存在重大瑕疵。公司设立登记撤销就是针对此一情形所给予的必要补救。
三、公司设立登记撤销的制度价值
(一)公司设立登记后能否被撤销
公司业经设立登记正式成立之后,能否由原公司登记机关以撤销公司登记之决定径行予以撤销,立法和学术上尚存在较大分歧。考察域外立法例,目前大多数国家没有关于由原公司登记机关可径行撤销公司登记的规定或者制度安排。在德国,《德国股份法》只在第 41 条 - 第 53 条规定了公司登记前公司设立瑕疵的民事赔偿责任,又在第 399 条、第 400 条规定了有关设立登记中的虚假陈述、不正确说明责任人的行政和刑事责任,没有有关公司设立登记撤销的规定;[21]《德国有限责任公司法》第 9C 条也只规定了拒绝登记制度,第 82 条规定公司设立时虚假陈述责任人的行政和刑事责任,也没有专门设定公司登记撤销制度。[22]在英国,公司法虽然规定公司登记官有“将停业公司除名的权力”,但也只在公司不开展业务或经营的情况下,公司登记官“可以将公司名称从登记册中除名,除非公司原先表明有相反的理由。”[23]在美国,《标准公司法》第 2. 03 条也规定“公司章程备案之时公司即开始存在,除非另行确定一个推迟的生效日期,”“州务卿将公司章程备案是证明发起人已满足成立公司的所有先决条件的决定性证据,除非该州取销或者撤销成立公司的程序或者强制公司解散。”[24]美国《特拉华州公司法》有关公司设立登记(主要为公司章程的注册),均以注册申报日期为特定生效日期,对“在注册申报之时即有不准确的事实,其签署、加盖印章或确认不当或错误,或在其他方面存在缺陷,州务卿就之前的注册申报接受该文件注册申报申请或对该文件进行注册申报与归档,对任何人均不负担责任。”[25]在日本,2005 年新通过的《日本公司法典》虽然在第 49 条、第 579 条均确立了股份公司和持份公司经“设立登记后成立”这一登记成立主义原则,但同时又规定公司设立登记只具有公示公司营业信息、宣告公司成立(如第 49条)和不得对抗第三人(如第 908 条)的证明效力,即公司“应登记的事项,非在登记后,不得以此对抗善意第三人。即使在登记后,第三人因正当事由不知道该登记的,亦同。”“因故意或过失登记不实事项的人,不得以该事项不实,对抗善意第三人。”[26]在韩国,《韩国商法典》第 192 条只规定了经法院裁定的设立无效与设立撤销,应办理登记,此登记类似注销登记,也无直接由公司登记机关作出撤销登记之规定。[27]在法国,《商事公司法》第 242 -1 条规定,“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董事长、董事或者总经理,在公司于《商事及公司登记簿》注册登记之前,或者如其注册登记手续系以欺诈手段获准办理,或者公司设立之各项手续未按规定办理,于任何时候,发行股票或股金券者”,均应承担罚金或监禁等刑事责任。[28]就登记机关而言,如 1984 年 5 月 30 日第 84 -406 号关于《商事及公司登记簿》的法令第 34 条赋予了登记法院的书记员可以随时审核已经进行的登记是否存在瑕疵,并有权责令申请人在 1 个月内更正。如发现公司登记存在事实错误时,“均可由书记员本人按照负责监督登记簿的法官做出的裁定,予以撤销。”[29]可见,只有法国公司法规定可由公司登记机关径行撤销。但因法国公司登记机关为法院,法院所作的撤销是通过负监督登记簿之责的法官(而非负公司登记之责的书记员)以裁定的方式进行的,应属于司法撤销制度的范畴,与我国《公司法》上的行政撤销登记制度自然不能等同。
域外立法之所以不轻易设定公司设立登记径行撤销制度,在于其从营业自由和交易安全的价值取向出发[30],坚守企业(公司)维持原则[31]。从契约关系来考察,企业(公司)一经成立并开展营业,就以其为连接点形成一系列以合同为基础的交易网络。[32]由此,公司一经成立,公司之出资人、经营者、劳动者就与公司形成一个彼此相互依存的利益共同体,公司的稳定和存续对公司内部出资人(股东)之间、出资人与公司之间、出资人与公司经营者之间、公司与劳动者之间利益关系的维护与发展自然具有本源意义。此外,公司成立后,作为一个独立的营业主体和交易主体开展一系列营业活动,就必然要与交易相对人、同业竞争者、上下游的营业合作者建立起各种不同的交易关系,形成各种债权债务,公司的永续存在,对保证交易安全无疑也具有基础意义。正因为如此,公司的存续与维持无论对公司共同体利益的维护,还是从交易安全、社会稳定的角度来考量,均具有实质意义。如任由公司登记机关轻易撤销其业已作出的设立登记,则不仅会损害公司共同体成员的利益,也会因特定公司这一交易连接点的消失,使某一交易链条中断,甚至使某一交易领域发生集体性债务危机。这也是为什么域外立法没有把公司登记径行撤销制度作为一项正式制度规定在公司法的基本原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