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国际法中的外交庇护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4-08-21
四、外交庇护可以被允许的例外——基于人道主义保护
面对外国人遭受人道主义危难而袖手旁观,这肯定是违背国际法的,但必须是出现了明显的人道主义危难时,才可以采取,否则由派遣国使馆自己来决定是否出现了人道主义危难例外,这难免会使这种例外受到滥用,并且也是对驻在国主权的侵犯。《奥本海国际法》中提到:“有时有人认为,作为例外,根据迫切的人道理由,又给予庇护的权利,这通常是指避难者因专横代替法律的场合,”可以有例外。另外,1950年,国际法研究院在巴斯举行会议上通过的决议第三条(二)规定:“对于生命、人身和自由受暴力威胁——这种暴力来自当地当局,或者当地当局所容忍或煽动的每一个人,都可以给予庇护。”然而,即使出现了人道主义危难,使馆来庇护生命、人身和自由受到暴力威胁的人时,这也只是权宜之计,一旦这种人道主义危难解除之后,应当将其交还给驻在国,这时与其说是外交庇护,不如看成是基于人道主义的特别保护。
结束语
外交庇护尚不是国际法的一项原则。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看,外交庇护尚不是国际法的一项原则,因为关于外交庇护制度,在国际法上,目前尚没有统一的国际法公约,也没有大家一致认可的国际惯例。即使认可外交庇护的国家的驻外使馆的外交人员,根据自己国家关于外交庇护的条款来庇护某一外国人,这也并不能约束东道国。因为,国际法并没有赋予国家认可外交庇护的单方面的、明确的资格。
由此可见,无论从法律的角度,还是从具体实施运作的角度来看,外交庇护都面临着许多问题。国家之间建立外交关系的初衷,是为了国家之间更好的沟通和国际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是人类进步的体现。但是,外交庇护的运用,无疑将打破这一美好的前景,并为以后国家之间的和平相处埋下隐患。
参考文献:
[1] 王铁崖.国际法【M】法律出版社,2008.
[2] 梁淑英.国际法学案例教程【J】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
[3] 黄金祺.政治庇护与外交庇护【J】世界知识,1987.
下一篇:中越南海争端之国际法分析